《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第33节

作者: 凌子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10 16:56:43
  第三十五章 化魂为城
  独立寒秋,汉江东去。
  襄阳城头,一名有着儒者之风的将领正眺望着远方的千里汉江。此时的汉江两岸,虽然有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浓浓秋意,但是却不见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襄阳这座曾经的千年名城,在历经一次次的战火摧残之后,此刻像极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于秋风中坚挺着暮气日沉的落寞身影。

  公元1244年的秋天,余玠入蜀以来的种种举措以及成果,犹如汉江之水的涛声一样,从川蜀之地源源不断的传到了孟珙的耳朵里。也正是得益于余玠为他分担了来自于四川的军政压力,他此刻才能如此悠闲的视察着荆襄的防务。
  古老的襄阳城头,孟珙时而注视着流淌的江水沉思,时而向对面的樊城深情地瞭望。
  五十年前,他作为一个婴儿在这汉水之畔降生。从他记事起,他就跟随着自己的父亲孟宗政在这里一次次抵御着金军的进攻。自父亲去世之后,他便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抗金的大旗。在这二十多年里,他一直书写着作为孟宗政儿子的最大荣耀。更是在十年前带领着南宋的热血将士,雪了一百多年前祖父,父亲那未竟的靖康之耻。
  父亲那伟岸的身影,最近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里。
  作为孟宗政的儿子,他无愧于父亲的嘱托;作为岳飞部将孟林的孙子,他承载着祖父的基因走完了祖父那段没有走完的道路;作为国家的臣子,他无负于国家,并且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支撑着整个民族在负重前行。
  只是近来,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伫立在襄阳城头的他,自顾的叹息道:“看来自己是真的老了。”
  此时的孟珙不过五十岁,正值人生的壮年。但是这三十多年来的决胜沙场,让他已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如同眼前的襄阳城一样腐朽…
  眼前的襄阳,是他在五年前收复的。由于这连年的战争,朝廷根本就没有精力,财力和人力来修复这座在他眼中至关重要的城池。如今五年过去了,襄阳还是如五年前一样残破。
  好在,近几年蒙古人内部争斗不断,暂时没有大举南下。趁此良机,这关于重建襄阳的事宜也该提上日程了…
  秋日的汉水江面,一阵瑟风吹来,带来了丝丝凉意和满地的梧桐落叶。站在襄阳城头的孟珙感受着迎面袭来的秋风落叶,不由得打起了冷颤。
  禁不住秋风的侵袭,视察完襄、樊二城防务的孟珙走下襄阳城头,回到了自己的治所。开始提笔向朝廷写下最近对于荆襄战区的视察报告。

  报告中,孟珙大力陈诉江陵(荆州),襄阳在抗蒙前线的战略地位。并预言着,在今后的数十年里,江陵和襄阳地区将会成为蒙古重兵攻打的地方。更直言这荆襄地区的归属,将决定着天下的安危,希望朝廷能屯重兵于此。
  随着最后一笔的挥就完成,孟珙吩咐幕僚即刻将文书发往江南朝廷。
  然而,一直到了年底,孟珙才从朝廷那里等到了一个让他不太满意的批复:
  “孟大帅多年抗金,抗蒙,劳苦功高。朝廷也深知身处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不容易。但是现在国家的抗蒙形势严峻,从四川到江淮的几千里防线上,哪儿哪儿都需要人,哪儿哪儿人都不够。将军请兵之事,实在是无从抽调。想必以将军之才,必能巧避兵力不足,以地利之优抗敌。现请将军暂知江陵府(荆州),不日将治所移往江陵。”
  得到朝廷回复的孟珙,虽然还想再向朝廷写下些什么。但他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

  没兵就没兵吧!已经日渐苍老的孟珙,在沉默中走上了前往江陵的路途。
  对于江陵,孟珙是熟的不能再熟,自己小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来串门,这里承载着他儿时的记忆。况且人到中年,带领兵马去联蒙灭金之时,他的身份就是江陵副都统。
  十年的南征北战过去了,自己又回到了这个曾经出发的地方。在孟珙看来,这仿佛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宿命。只是此时的江陵,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江陵!
  十年前的江陵城,环水依江,有着天然的水上屏障。而自己走了这几年,江陵城连连遭遇战争,也没人好好管过,以至于水源枯竭,那些天然的地利之优已经不复当年。
  如今,朝廷让他“巧避兵力不足,以地利之优抗敌。”
  指望朝廷往江陵城增兵已经是没什么希望了。那孟珙也就只能在地利上想办法了…
  而孟珙,真不愧为南宋当时的第一统帅。接下来的他,又将在城池的防守上造就一个千古未有的城池防御体系。
  来到江陵的孟珙,先是在江陵城方圆百里勘测了一月有余。而后,孟珙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发动着千余人在江陵城外的平原上挖起了蚯蚓一样绵延百里的“战壕”。”“战壕”宽数尺,深数丈,用以在平原之上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待各“战壕”之间连接贯通后,将活水引入其中。从此,江陵城方圆百里,水网交错,波光粼粼。
  待这套规模宏大的城池防御系统建成之后,整个江陵城被绵延百里的水网交错保护着。蒙古骑兵就算此刻到来,那千里奔袭的战马恐怕也发挥不了一点优势。如此天才的城池防御构想,也只有孟珙这样的军事天才才想得出来…
  三年前,余玠带领着川蜀之人,利用川蜀多山的特点创造了独特的山城防御体系;三年后,孟珙又带领着江陵城的军民,利用荆襄傍水之优,创造了以水环城的城池防御体系。余玠和孟珙这两个南宋的名将就此一人肩挑着川蜀,一人肩挑着荆襄,在抗蒙的道路上手牵着手前进…
  多年以后,杜鹃在川蜀大地的潇潇暮雨中鸣啼,露珠在荆襄河畔的朝阳中闪耀着晨曦,余玠和孟珙都已在岁月的长河中作古。但是其二人为后人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座不朽的城池。他们更是在这神州大地上,以山水为依托,化魂为城的同时,也化育出了一颗颗不屈的灵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