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往事》
第21节

作者: 梦遥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勾结了雪峰山上的土匪“过山风”,以排帮利润的一半为代价,重金诱使过山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了一百多名土匪攻上山来。
  得到攻山的信号后,水上漂拉上自己的一票心腹,里应外合,先放火响应过山风攻打山门,并砍死砍伤了帮中的十几名兄弟,把重伤的栓子和几个分堂主围困在了龙掰子的卧室里。
  拼死保护龙掰子的栓子,率领一帮汉子血战一个多时辰后,被土匪的散弹枪击中,幸亏被几个分堂主抢了进来,满脸血肉模糊地躺在龙掰子的身边。
  几个分堂主悲愤填膺,准备与水上漂做最后的死战。
  日期:2019-09-19 16:07:36
  奇迹发生了,在这要命的关键时刻,一直神智不清的龙掰子却突然清醒了过来!

  但大势以去,无力回天。龙掰子只好带着几个分堂主,抬着栓子,从密道里逃出生天。
  重伤的栓子在龙掰子和几名分堂主的拼死保护下,总算捡回了一条命,但却因被土匪的散弹枪击中了脸,留下了满脸恐怖的伤疤。
  血海深仇时刻在他心里涌动,使他觉得如同在火上煎熬,天天想着复仇的大计。他一边养伤,一边暗中找回了一批兄弟,日夜操练演习。
  终于在一年后的一个晚上,龙掰子率领他和几十个兄弟摸回排帮,一场恶战,栓子手刃了水上漂。
  树倒猢狲散,水上漂那些手下原本就不太愿意跟着他,现在他一死,大家都又归顺了龙掰子。
  然后,栓子趁消息尚未散布,又以水上漂的名义请过山风到排帮来过节,半路劫杀了过山风。
  报了血海深仇后,龙掰子想归隐山林,过几天清静日子,便要把扛把子的位子传给栓子。但栓子说什么也不肯接受,龙掰子只好挑选了一个好日子,任命栓子为二把头,尊称“疤爷”,并当众宣布,疤爷的号令就是他龙掰子的号令,所有排帮兄弟必须听从。
  自此,排帮再无纷争,并且势力越来越大,一千多号弟兄唯龙掰子马首是瞻,成为安化势力最大的帮派。
  日期:2019-09-20 10:13:04
  第十五节 夜宿“小汉口”
  “师傅,到了!”
  天保一撩门帘,从船头钻了进来,把疤爷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
  他撩起小窗上的帘子一看,天色已暮,繁华的湘资口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他踱了出来,大家都已经聚齐在各自船上等着他安排了。
  夜色中的湘资口,客栈排房灯火相映,三教九流、七十二行,街上一门子都不少。
  此时正是夜幕初降之时,江面渔火点点,渔歌悠扬,繁星倒挂,新月如钩……
  自古就有一个说法:“船到湘资口,有风都不走”,其热闹繁华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也赢得了“小汉口”的别称。
  一条用整块整块的麻石铺就的古道上,街道两旁飘逸的炸薯片、炸臭豆腐,烹油条、煎油饼,烤地瓜、烤土豆、炒瓜子花生的香味;从楼亭间进进出出,美仑美奂,扭腰摆臂的渔姑少丨妇丨;江边飘来的阵阵情歌渔曲,还有从摆渡船及放簰筏上传来的吱吱呀呀、梆梆嗵嗵的簰鼓橹声……。
  这个千年古镇的喧嚣与浮华尽在眼前景象的不言之中了。

  “来咧,您三位楼上雅间请!”
  酒保的热情吆喝和浓郁的酒香一齐钻进船舱里汉子们的耳朵和鼻子,把他们都刺激得饥肠辘辘了。
  日期:2019-09-20 11:41:48
  满伢子使劲地嗅了嗅,用力咽着口水,眼睛不停地瞟着疤爷。
  “你带兄弟们上去吃点东西,随便逛逛,我就不下去了。切记不可闹事,早去早回!”
  天保应了一声,带上兴高采烈的满伢子和一帮兄弟,分批上岸去了。
  从安化到洞庭,顺着资江,沿途要经桃江、益阳、湘阴的几十个小镇。
  放排不仅水路凶险,更多的是沿途土匪、地痞恶霸的勒索讹诈。
  湖南以前有一句谚语:铁打的宝庆,银铸的益阳,纸糊的长沙。
  就是说当时宝庆铁匠铺多(茶马古铁马掌),益阳钱多(从贵州及上湖南来的货集中交易),而长沙虽是省会,却是个纸糊的样子货。
  因为有了排帮,贵州、云南的山货,都可以经茶马古道几千里,运到邵阳、安化,再经益阳、湘阴,然后转进洞庭、长江直至全国各地。
  有这样的财路,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邵阳、安化人开始有钱了。底气足了,想法也就多了。
  他们想:为什么一定要卖给益阳和湘阴人?我们直接把排子放到洞庭、武汉、浙江去不行吗?
  当然不行!

  就算过得了益阳十八湾,也决计过不了湘阴的湘资口。
  日期:2019-09-25 15:10:55
  第十六节 湘资口
  在资江的尽端,北岸有一个繁华富庶的千年古镇,屹立在资江注入湘江的交界处,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小汉口”——湘资口。
  这个千年古镇,临江的一面,全是由一半建在江水中,一半建在堤岸上的吊脚楼组成。两三百栋水与楼一色,天与人合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连成一片,近看像一艘雕龙绘凤,一眼难以望到头尾的木船停靠在江岸;远看似一条长长的彩龙在江边摇头摆尾般地游弋与嬉水。
  临资口古镇始建于东晋时期,居民多以打渔摆渡为生,开始只是一片祖先们用于捕鱼小憩或晾晒渔网的地方。
  在陆上交通很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大都依赖水运,而湘资口则是湖湘水路的重要门户。此处湘水、资水汇合,贯通了整个湖湘水系,可谓是“上通三江,下达两广”。
  日期:2019-09-25 15:21:11
  那些年,湖湘人驾船或是放排跑码头闯江湖谋生计的,怕是很少人没到湘资口。这里是入洞庭、下武汉、抵南京的必经之站。驾排而过的排古佬,必须在此解排加固,才能安稳地横穿烟波浩渺白浪滔天的洞庭湖,驶向全国各地。
  于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通过纵横江湖的排古佬的口,成为了湘资口一张响遍全国的名片。
  本地人一般叫吊脚楼为“吊楼子”,吊楼子主要靠大量木头加工而成。
  建造时,须得在冬天河水较为枯干的时候,先在河里打下木桩,再在木桩上用榫卯结构栓上木梁,再架上木柱,然后围上木栏,然后上面的房子,就跟湘北的“排扇屋”一样的做法了。
  日期:2019-09-25 16:01:16
  构建吊楼子的所有木材,都必须先在桐油中浸泡两个月,然后在通风处晾晒半年,待木材完全阴干,才可使用,这样木头才能防水防腐防虫。
  古镇几乎每天都有放排客经过,所以湘资口最不稀罕的就是木头,居民们稍稍拿些物品交易,一些产自大山深处的好木头便留了下来,成为湘资口风情万种的吊楼子了。
  吊楼子是湘资口湘北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是湘北人民对古民居建筑的一个重大贡献。据考证,湘西与广西部分地区的吊脚楼,就是借鉴湘资口吊楼子的构建方法,仿建而成。
  日期:2019-09-26 09:34:36
  一百多年前,原是没有这一规矩的。有一年湘资口遭遇了一场大水,损失相当严重,乡绅们在组织募集救助资金的时候,就想到了每天放排经过的排古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