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往事》
第10节

作者: 梦遥20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19 10:27:25
  第四章 杀人坡
  第一节
  在湘北,族姓或帮会间结下梁子,解决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下战书,设下擂台,双方派人上阵,称为文斗;一是直接纠集人马,直接械斗,称为武斗。
  王伯曾多年以来就苦心积虑想挑起一场两姓间的械斗,以雪十多年前大败之仇,并在各族中重新取得领导地位。所以,他精心布置了一番,先让王大棒子挑起事端,原本他是想让王大棒子打伤了许四明,许姓必会讨还公道,或是率先挑起械斗,或是设下擂台,届时他再装出一付不得不应战的委屈样,博得其它各族的同情。没想到王大棒子和五癞子太不争气,居然让许四明一个人收拾了,气得他暴跳如雷,不得不重新制订计划,准备械斗。

  但得知许明哲从长沙带回了三十支德国造后,他不得不改变了主意。
  他与管家王云甫及教头王大雕商议,担心武器上比不过许姓,械斗必定会吃亏,死伤多了也无法对族人交待。于是拟定来一场文斗,由鬼刀出手,最好是杀死许家威,灭了许家的威风,伤了许家的元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许姓必不敢再与王姓争霸。他特意将打擂的日子选在了许家摆喜酒这天,为的就是在许姓大喜的日子里制造血腥,增加霉运,并让更多的乡邻亲眼看到他是如何灭了许家威风的。

  第二节
  许明哲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
  他特别喜欢在思考的时候抽着家里的地种出来的烟丝。从官场到商场,几十年来他都没能改了这个习惯,不管什么场合,他从不抽卷烟,出门都是自己带着烟袋。
  德才老汉担心地看着他一口又一口地抽着冒烟,焦虑地说:“老爷,王家一定是要上那鬼刀。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刀手。要不要让大少爷从省城何大人那里请个师傅回来?”
  德才老汉在大院当了多年的管家,自然知道许明哲跟何燮明的关系,也知道何燮明在警备厅的手下里有不少的高手。
  许明哲脸无表情,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还是不说话。
  “明哲,我看这个办法行。”德常老汉也说,众人都附和着。
  “你们都怎么了?就被一个刀手唬住了?请别人?不怕外人笑话吗?管它什么鬼刀神刀,我先会一会他!”家威被激怒了。

  “老三!”许明哲回头喝斥住家威,又转过头对大家说:“家事还是自己解决吧,不要  去劳烦何大人了。明天德才叔在留在家里招待好亲朋,要热热闹闹的。家威召集好族中青壮男丁,做好准备,跟我一起去杀人坡。德常叔你们三人分头去其他几个族长家里坐坐,把事情都跟他们讲明白、清楚,让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来做个见证。就这么定了,大家分头行动吧。”
  傍晚,大少爷家诚携着家眷也回到了大院,家信则还在县城未归。
  第三节
  杀人坡,位于许家台西南方向与王家寨交界的地方,是一个寸草不生的大斜坡。
  据说当年闯王李自成兵败湖北九宫山后逃往湘西张家界的时候,途经湘资口,部队渡河时遭到了清兵的伏击,损失惨重,被清兵活捉了八百多人,全部砍杀于此地,杀人坡由此而得名。据说坡底一个深潭内前不久还有人摸出来一个骷髅。

  说来也怪,这杀人坡四周都是草青树绿,唯独这坡上寸草不生,光秃秃的一片坡地,泥土都是暗红色。就是下雪,这里也是从没有积雪的,往往是头天雪下下来,第二天一早就融化了,四周一片白皑皑的,只有这一块地红通通的,显得很是怪异肃杀,平时里很少有人来。老辈人都说,泥土原本是黄色的,是后来人血染红后就一直是这个颜色了。
  一大早,天上突然下起毛毛细雨。按说湘北地方的气候,一般下雪过后是天睛的,这样下雨极为少见,引起了很多人不安的猜测。
  杀人坡上面搭起了左中右三个看台,看台上各摆着十几张桌椅。看台的前面,也就是坡的正中间,树着两根旗杆,杆头上各放置着一个彩球。旗杆的左右两侧各插着十八把刀刃朝上的尖刀,刀身黝黑,刀口发出逼人的寒光。
  旗杆的前面,是一口硕大的、热气腾腾的大油锅。
  暗黑色的油早已被烧开了,不时翻滚着冒出一个大泡来,几个身着白色孝服的人正在往锅底的灶内添加着柴火。

  西南方向,通往王家寨方向的路上,出现了一大群身着孝衣的人,缓缓地向着杀人坡而来。
  领头的是一个打着招魂旗的彪形大汉,大汉身后是王大棒子不到十岁的儿子,手捧着王大棒子的灵位。小孩子悲伤地抽泣着,鼻涕兀自流到了嘴边。
  再往后边,是十六个汉子抬着的一付棺材,王大棒子的老婆大红披麻载孝、呼天喊地地跟在棺材后面。
  棺材后面,隔着四五米的距离,是一顶八抬大轿,轿子上坐着一身黑色长袍的王伯曾。王伯曾头戴黑色冬帽,手上端着一个黑玉石烟斗,眼睛半开半合,象是在想着什么。
  轿子的左侧是全幅武装的王大雕,他身着白衣,背上背着一把砍刀,腰间挎着一把匣子手枪。

  轿子右侧跟着一身黑色短装的鬼刀,手上抱着那把黝黑色的从不离身的怪刀,目不斜视、面无表情,浑身透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气。
  轿子后面,跟着的是管家王云甫和王三麻子。再往后,就是百十个全身白衣、身背大刀的汉子,排列整齐,步调一致地跟着轿子。整个队伍,看上去象是一支送葬的队伍,但杀气却是远远地压过了哀气。
  日期:2019-07-29 10:22:02
  第四节
  一行人缓缓走到了左边的看台前,王伯曾下得轿来,径自走到当中的太师椅上坐下,王云甫和鬼刀分坐两侧,王大雕坐在王云甫的旁边,王三麻子领着其他人各自落座,百十条汉子整齐地站列在王伯曾的身后,棺材停放在坡底。
  这时,通往许家台的路上也出现了一行人。
  领头的是光华,他身着灰色的练功短装,腰间系着一要红色腰带,手上握着一根练功用的棍子。他身后跟着二十几个跟他一样装扮的青壮汉子,步列整齐有序。

  这一群人后面,是身着长袍、步调沉稳的许明哲,他双目有神,神情严肃。他的左侧是跟光华一样装扮的家威,他浓眉紧锁,手上握着那根跟他十几年的盘龙棍,棍头的铜箍闪发出暗黄色的光。许明哲的右侧跟着一个也是长袍打扮的三十几岁的汉子,长相斯文,身材修长,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的眼镜,乍一看去就象一个教书先生,只是两道浓眉给他凭添了几分英武之气,这就是许明哲的长子,在省城经营着鼎鼎大名的“世荣粮号”的许家诚。许明哲身后是四子家兴和德常老汉等几个族老。

  再往后十几步,一相头戴礼帽,身着中山装,拄着一根文棍的四十多岁汉子,身材不胖不瘦,看起来非常精明,这就是张县长。
  张县长老家是福建人,到任还不到一年,就与全县的乡绅名流都非常熟识了。他早就听闻了许明哲的大名,对他所为甚是钦敬。但许明哲忙于省城的生意,平日极少回家,虽然家信与张县长关系甚好,平时在县城内走动也多,也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结识。昨日家信到县府将情况禀报给他后,他便决定亲自出马,一是向许府贺喜,顺便结识一下许明哲,二是看能否出手相帮,解决了这一件事。于是他留着家信在县城过了一夜,一大早就带着两个丨警丨察跟着家信一起过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