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到底是怎么一个恐怖黑暗的地方》
第45节

作者: 乱世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曾子仁定了定心神,摆脱了幽蓝色刀光笼罩下的恐惧,他恶狠狠的看着女子,朝着身后的侍从摆摆手,
  “走!”
  侍从们托起地上被金铭尹射伤的同伴,尾随曾子仁,灰溜溜的绕过长廊,奔着绛云楼的大门而去。
  走出大门,曾子仁跨步坐上马车,这才算是稍稍平复了他粗重的呼吸,刚才的酒气已是荡然无存,逐渐的恢复着冷静。

  马车下的王管事凑到车前,隔着门帘朝里面小心翼翼的问道:“少爷,您看要不要叫夏守备调人来把这地方给他围了,给您出口恶气!”
  曾子仁狠狠的咬了咬牙,对门帘外的王管事说道:“这绛云楼里不知道坐了多少达官显贵,何况今天又是我酒后惹起的事端,算了,回府吧!”
  王管事应声而去,招呼着马夫催动马车,朝着府门而去。
  车上的曾子仁闭着眼,脑门上的青筋跳动着,嘴里阴恻恻的念叨着:“好个sao女人!还有那三个外乡客,咱们走着瞧!”
  安逸仍旧坐在亭台里,看着方台四周此起彼伏的叫好声,面露鄙夷之色。刚才如果走的是他们三个,兴许台下这帮人也会如此叫好吧。
  “公子还不打算让你的人收手吗?”
  那方台上的女子扶着腰间的弯刀,不看拿着刀的林牧之,也不瞧端着弩的金铭尹,只朝亭台里着安逸方向望来,似乎一眼就洞穿了安逸才是这三人的核心。
  安逸站起身,向女子拱拱手,回道:“我们兄弟三个在此小聚,是你这绛云楼摆下的题头让我们作对,结果却被这一帮纨绔子弟搅了我们的雅兴,这可就是你们的待客之道?”
  女子听罢也笑了笑,短靴轻触地面,飞身而起,轻盈的落在了安逸的桌前,对安逸道:“看公子面生,想必是个外乡人吧,你可知道你刚刚得罪了四川都指挥使曾大人的公子?”

  安逸心道怪不得那个小少爷刚刚那么嚣张,原来是都指挥使的儿子。眼前这女子八成是打着先打发走那醉酒闹事的曾子仁,然后再搬出指挥使的大名唬走我们这三个外乡人的如意算盘。
  “谁家的大公子不是我所关心的,我只关心这绛云楼搅了我们这一杯水酒,是不是该有所表示。”
  那女子倒是没想到安逸居然不吃这一套,不过她也不慌不忙,凭自己这一身媚骨,就算是皇帝老儿来了,也能让他骨头轻上二两。
  她将桌上的青花酒盅慢慢斟满,用两根玉葱一般修长的手指夹着酒盅,递到安逸面前,“既如此,那姐姐这杯浊酒,就当是给公子赔罪了。如果公子不满意,那姐姐就让紫韵姑娘亲自陪公子快活一晚可好?”

  她说起话来虽然声音慢条斯理,但是与高影疏说话的那种温婉不同,总有着一股子媚劲儿在里面,让人听着骨头都是酥的。
  安逸并没有看这递到面前的酒盅,而是一副笑盈盈的表情对她道:“敢问姐姐芳名?”
  “绛云楼,柳思意。”
  安逸听罢也伸出两只手指,轻轻的放在柳思意手里这酒盅的杯沿儿,将酒盅慢慢的按到桌台上,然后缓缓俯下身子,让自己近乎要贴在柳思意的脸颊上,直到连她的呼吸声都已经清楚入耳,才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柳姑娘可要记得,你欠我一杯水酒。”
  安逸说完后,也不顾愣在当场的柳思意,直起身走出亭子,冲着方台上的林牧之和金铭尹招了招手,三个人穿过长廊,朝着绛云楼外走去。
  直到安逸的背影已经消失在长廊尽头,亭台里的柳思意才省过神来,她松开手上夹着的那盏青花酒盅,嘴角妩媚的挽起了一个月牙,
  “哪儿来的毛头小子,居然调戏起姐姐来了。”
  第三十一章·王府

  第二天清晨,安逸就早早的醒来,整理好衣冠,就打算奔蜀王府而去。昨晚因为到达成都县已是深夜,今天如不早去拜访,就显得有些失礼了。毕竟是未来的老泰山,还是勤快一点好。
  想到这儿,安逸不由自嘲的笑了笑。
  清晨的成都要比入夜后的人多上许多,来来往往的人流、马车,远处的朝晖透过清晨的薄雾,斜射在安逸的头上、脸上和周身,让他感到一阵的神清气爽。穿过城中的街道,距离安逸的老宅打马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便是蜀王府。
  那王府修的甚是气派,四川本就是天府之国,大夏朝的西南粮仓,所以历代蜀王也就成了太祖爷封的七个王爷中最阔绰的,这蜀王府经过几代蜀王的修缮、装饰,自然是宏伟奢华。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蜀王府”,门前石阶下座着两尊威武的石狮子。
  安逸到门前翻身下马,那石阶上的侍卫看到安逸驻马门前,便挎着刀走了过来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安逸冲那站在门口的侍卫作了个揖:“请麻烦进去禀报,华阳县安逸前来拜见蜀王千岁。”

  侍卫听罢,转身从侧门进府里禀报。不一会儿,带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那管家一脸笑盈盈的走到安逸身前,说道:“来的可是安公子?我是王府的管家周贺,王爷已在房里等候,请您跟我来。”
  安逸拱手相谢,将手里的缰绳交给那侍卫后,便跟着管家从偏门进入王府。
  蜀王府的府院比安府的老宅不知道大了多少,几间巍峨的厅房整齐的归置在院子里。周管家带着安逸七拐八绕的,来到了院后一片小园林,沿着园林的小路找到一处偏房。
  一进房间,就看到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束白菊。

  “可是安逸来了?”
  一道充满磁性的声音从内房传来,还未等安逸回答,一旁的周管家早已应声道:“回王爷,安逸公子已经请到。”
  “好了,那你下去忙你的吧。”
  “是~”
  周管家朝着里屋向安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躬身退出屋子。
  安逸顺着管家指的方向,转进里屋,就看到蜀王一身便服,坐在一把太师椅上,左手端着天目瓷茶盏,右手轻轻的刮着杯里的茶叶,细细的品着。
  旁边的高影疏则着一身金丝软烟罗,躬着身子在书架上翻找着竹简,

  “参见王爷千岁!”
  安逸站在门口,恭敬地朝蜀王作了个揖。
  “哦,安公子不必多礼,请坐吧。”蜀王放下茶盏,示意安逸不用拘礼。
  高影疏闻声抬起头,她放下手里的书简,看着安逸,脸上泛起了一抹浅浅的微笑。
  安逸朝她眨了下眼,坐到了蜀王的下首。
  “承蒙王爷赏识,委以团练使重任,特来拜谢!”安逸说着又朝蜀王拱了拱手。
  蜀王笑了笑道:“安公子机敏过人,在华阳县帮本王惩办污吏、收编山匪,此等少年英雄,能愿为朝廷效力,该本王感谢你不推辞才是。只是不知你此番,带了多少人马前来?”

  安逸道:“王爷过奖!能为朝廷分忧,也是我等晚辈的荣幸。本次前来一共带来了两百余人马,主要就是那二龙山上归化的山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