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战斗,保家卫国》
第36节

作者: 军魂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敢说是吩咐,只是请老弟给个面子帮帮忙,一个是我手里有些比较紧俏的货,想要通过你的公司往外走,另一个是丨警丨察局有些关系户,想进入稽查队上班,这两件事都得经过你老弟同意才行。”卢应说道。
  丨警丨察局也属于特殊机构,可交通要道、港口、火车站,都是由日本宪兵把守的,他说话不好使,宪兵不买你的账,查到货物说扣就扣,就算能找到宪兵司令部的关系,但次数太多日本人也会反感的,不如找个安全稳定的渠道。
  整个沪市能够光明正大向国统区走货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李仕群的东南贸易公司,背后有梅机关撑腰,卢应不敢走这条线,李仕群也绝对不答应,顺风船是那么好搭的吗?
  其次就是宪兵司令部特高课支持,陈明翔的华通贸易公司,这条线比较稳妥,宪兵们不可能连自己家的货物都调查。
  “走货倒是没有问题,卢局长的面子我一定给,这也是我的荣幸,可稽查队的人事安排,您可找错人了,这事是特高课决定的,我说不上话。”陈明翔实事求是的说道。
  “我听岗村少佐的意思,稽查队的编制除了一个翻译、一正两副三个队长,联络办公室之外,下面会分为港口、火车站、码头、交通要道四个执行科,还有机要科、总务科、宪兵班、货场管理科和车辆办公室等科室,八十多个人的规模,也不算小了。”

  “特高课已经调了丨警丨察局的档案,从里面挑了三十多人,其中有两个是我朋友的孩子,至于怎么安排,岗村课长说要听听你的意见,到时候还请陈科长多多美言,不管成与不成,我都领你这个人情。”卢应说道。
  “请卢局长明示,想把这两个人安排到什么岗位,我可以向岗村少佐推荐,但不保证结果。”陈明翔说道。
  既然通过了特高课的调查,那就是说,他们进入稽查队是没问题的,卢应的要求必然是安排他们当官,但是当什么官,那也是有讲究的。
  堂堂的的沪市丨警丨察局长发话,最少也得是科长级别,想要走货顺利,必然要走水路,但他也不能开口就把港口和码头两个职务一起拿走,那叫不懂规矩,在特高课那里也绝对不会通过。
  陈明翔对谁当官并不在意,眼下他是个光杆司令,正缺人手呢!他不害怕让人给架空了,稽查队的特高课翻译,等于拥有最终决定权,不但掌握着稽查队的印章,宪兵队也会听从他的安排。
  如果有不开眼的蠢货想造反,自然也会有人盯上空缺出来的岗位,向他通风报信,作为晋身的资本。稽查队随便一个小办事员,油水也是不低的。
  再说,一群乌合之众能成什么大气候,他好歹也是职业特工,要是连这点事也应付不了,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如果有可能,最好是一科和四科的科长,你放心,他们到了稽查队以你马首是瞻。以后老弟有什么事情,丨警丨察局方面都好说,大家互惠互利嘛!”卢应笑着说道。
  “这两个人,谁当一科的科长呢?”陈明翔问道。
  这个汉奸倒是真好意思张嘴,两个科室的科长,果然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胃口,也不怕撑死了。
  一科是负责港口的,也是最主要的运输途径,这可是要害科室,得到的实惠也会更多,含金量很足。
  四科就要差得远了,沪市向外走货的主要目标是国统区,陆路的关口多而且运输时间长,容易惹麻烦,卢应在这两个人里面肯定有所偏重。
  “一个叫宋博海,是我远方亲戚的孩子,另一个叫姜安平,是市政府一位要员的亲属。”卢应说道。
  “我尽量保证宋博海的职位,其次是姜平安,特高课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
  虽然没有点出来,可陈明翔自然明白该怎么做,笑着端起酒杯和卢应碰了一杯,事情就算是达成了一致。
  华通贸易公司添了两辆新车,陈明翔就在周海文的指点下,开始学习如何驾驶,周家作为沪市的富商,周海文早就是老司机了。
  “我考虑在沪市找两个好点的位置,开两家药店,药品特别是西药,现在是价比黄金,我们以后少不了做这样的买卖,为了应付各方面的检查,也是给特高课一个借口,这个事情要做到前面。”陈明翔说道。

  “兄弟,你比我还适合当商人,你说的很对,现在只要手里有货,有多少就能卖多少,全都是黄金大洋结算,像是磺胺、奎宁、阿司匹林片,都是日本人禁运的战略物资,也是国统区急需的物资,我看可以做。”周海文说道。
  “明天我就到英美和德国的公司联系一下,组织货源,你关注前来公司洽谈业务的客户,看谁有这方面的关系。”
  “我们分为两步走,一部分是明面上的,向特高课备案,一部分是我们兄弟的,夹在货物里暗箱操作,公司没有隔夜粮,我觉得心慌啊!”陈明翔说道。
  华通贸易公司现在就是个典型的皮包公司,一是利用客户的定金收货,二是利用供应商的货物远转,也可以说是借鸡生蛋,这样下去可不是长久之计,公司必须得有流动资金。
  要赚取更多的钱,提升自己在宪兵司令部和特高课心目中的价值,交易的品类和规模一定要增加。
  而特高课的活动经费有规定用途,想抽调也拿不出多少来,而且还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核,特工总部就更不用指望了,自己还缺钱呢,所以陈明翔把眼睛盯到了药品方面。

  这可是明令禁止的战略物资,哪怕是特高课也要慎之又慎,好在有梅机关纵容特工总部向国统区交换物资的先例,陈明翔也不怕特高课不答应。
  “我们公司的业务,进展远远低于我的预期,这么好的条件,不应该是这种成色才对。”周海文皱着眉头说道。
  “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在观望,如果第一笔业务顺利做成,你瞧着吧,接下来的客商会踩烂门槛的。”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不是商人,但是他比周海文更懂得商人心理,尽管华通贸易公司号称有宪兵司令部的免检通行权力,可这是嘴上说的,没有实际的例子作为证明。
  万事开头难,第一单买卖就是向沪市的商人们展示实力,等大家发现的确是这么回事,还发愁没业务?这简直是开玩笑!

  仅仅一周的时间,一千件二十支棉纱由纺织厂生产完毕,用卡车运到码头,刘奎旭带着人清点完毕,陈明翔和特高课负责货物交易的新井少尉,盯着码头把货物装上了轮船。
  许多沪市够分量的商人,都派人或者亲自来盯着交易,他们看到,码头负责检查的宪兵,根本对这一幕视若不见,交易顺利完成。
  “明翔,还真叫你给说着了,昨天下午咱们刚给国统区的客商交货,晚上几个大纺织厂的老板就到我家,哀求着想让我帮他们开工。”
  “沪市经历了大轰炸和炮击,很多纺织厂的机器都被炸坏了,战后日本人又开始全面压制本地纺织业,有大量的纱锭闲置,你看这个事怎么处理?”周海文刚上班就找到陈明翔的办公室。

  开战之前,沪市的纺织企业有六十多家,占据全国总份额的百分之四十还多,纺织业是高度发达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