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A Advisory,和ipo的区别在于可能没有上市发股票这样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more complex negotiation process 和 complex law frame-work。在香港,上市是listing rules等code,并购的话外加 take-over code,这些东西,行内的i-banker都没几个懂,要找律师,但是完全不懂就不行,因为要摆布公司,而且不能被律师和counter party 摆布。过程是很复杂的。M & A 也可能涉及发股票,什么placement,rights-issue,甚至new shares issuance。
4.各种transaction,例如M&A,IPO的 finance arrangement。 如果遇到management buy-out, leverage buy-out,还要联系各种PE,大的投资人等…
5.对于小的IBD,也会帮助公司攒写一些有的没的financial advisory piece… 因为transaction按照大小可能分级别。在香港就有noticeable, major , very substantial,还加还有connected, 和 continuing connected transactions… 这些都是联交所规定,如果要做这样的东西,都需要告诉股东。一般情况,大的transaction例如VSA (very substantial transaction) 都需要advisor,甚至整个transaction都是这个advisor initiate的,例如,这次吉利收购 Volvo,就是ford一个advisor,吉利一个advisor。
而对于小的IBD,一些小的transaction也需要他们的纸头advisor,例如connected transactions,如果数额到达major的话,必须一个第三方的advisor来给股东出具objective的expert opinion。那么这个IBD就有生意了。
收费化,差距可以因为transaction的交易额相差无数… 如果需要extra finance,则需要额外收费。
在深入的,我就不细追了… 呵呵,a bit too technical…
而且我不讨论ECM,很多时候IBD会包括ECM,ECM主要做marketing,超大公司,可能也就10-20个人是IBD的1/10左右。
Research:
研究部。
在国内的券商眼里,这个就是个back office或者 supporting device。
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国内金融系统非常简陋。
没有fixed income的instrument,没有derivative,连shorting都没有。
券商的研究,除了call buy,几乎没有人call sell. 因为投资人卖出赚不了钱,得罪投资人,得罪公司的东西,傻瓜才会去做。
中石油天价的时候,也没几个券商说sell,最多就是中性。
这个是国内research的无奈。
那么国外呢?
国外的research分得非常细,上有economy,下有equity, fixed income,derivative 3大块。
这里只谈股票,就是equity。别的牵扯到很多product design的东西,我也不懂,不谈。
Equity research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给机构客户服务。所以,有些公司严格规定,不能和媒体说东西,Goldman管的是最紧的,也因为他们最牛。而且分析员也怕说,万一说漏了什么,就麻烦大了。二来没有意义,排名和媒体,散户没有关系。
全行业最权威的II,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的排名机制网站上也有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google。
给机构客户服务什么?
1. 出报告,任何分析员认为的有必要comment的公司风吹草动,都可以写。这里写不写,写什么,是分析员自己把握的。但是一个必须要写,就是业绩,无端停牌
2. 路演,有所谓的non deal road show,deal driven road show,non-deal就是没有涉及IPO之类的路演,一般是带着客户去见公司,或者带着公司的人去见客户,例如,大老安排,我们要开始做一个industry的global marketing,在欧洲的客户想将XX银行的人,那么就打电话给公司的人,看看谁有空,能飞去欧洲。
Deal-driven就是ipo之类的,本身券商自己的IBD有业务,需要research配合,research就要倒出去和客户讲这个公司或者这个transaction等等…
3. 各种marketing… 例如在某某大酒店开一个研究发布会等等… 例如20xx年的策略会,邀请客户,公司来,然后甚至可以安排1 on 1 interview.
4. 其他还有各种requests… 因为要讲求服务,基金不愿意干的事情,都可以找你,从找XX数据到‘能不能看你 model 啊?!?’ 都有…
除了服务客户,就是内部服务了。
最主要是支持IBD,Sales。
IBD主要是数据支持等等… Sales就是各种requests…
最后就是闲的没事儿可以应付媒体,增加自己曝光率,也增加公司知名度。
媒体的事情,主要是经济师,策略师应付,例如CS的逃X,CICC的哈XX等等…
Research做的东西和IBD是几乎完全不一样…
IBD几乎不需要modeling,reports writing等等,而research几乎不需要24小时陪客人,写pitch book。
嗯!先说这么多,这个post应该还是有些value的。呵呵。
日期:2010-01-02 03:04:49
回2个关于大学的问题….
作者:无敌掌门小麦兜 回复日期:2009-12-30 12:51:31
请问下楼主,如果想在香港的外资投行工作,香港本地的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有希望么?希望大么?还是只要内地北大清华的才有可能,港大、中大的有可能么?在本科学校上会很劣势吗?
作者:kyle_cartmen 回复日期:2009-12-31 17:50:44
跟帖很久了,想问下楼主,你认为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和同级国外顶尖大学的学生的差距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最好结合例子说明哈
O(∩_∩)O谢谢
------------------------
Hey 无敌掌门小麦兜,香港的大学,就几个,如果我没错,应该是,港大,中大,科技大,城市大,理工大,浸会,现在应该多了一个岭南。
如果想去HK外资,不是没有可能,港大,中文大,科技大应该有不少毕业生是进了外资大行的。而其他的,在学校的名气上是有劣势的。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帖子里面我是说过的,
对于刚毕业,其他什么情况都一样的人。香港大行的挑选标准是:1.美国一流,英国1流先选;2. 美国2流,香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澳洲1流,国内排名超一流北大,清华等,(如果进入麦格理, 里昂,法国兴业,mainfirst,野村,大华这样的相对regional的行,当地毕业的学生会更有优势,有的时候不输给英美一流);3. 其他院校,
所以,纯本科来说,还是差距比较大的。
说句实话,没有背景,关系的本科生,我基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的在大行,除了英美1流… 什么U Penn, MIT, NYU,LSE等等,其他国家的,以master,或者honors,double degree, double major居多。没有办法,香港人崇拜英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