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者,筮也,以奇门遁甲之术施法定局》
第58节

作者: 阴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没等我反应过来,陈三娘不知道从哪儿回来了,见老瞎子和我坐在正对面,赶紧呸了几句:“呸呸呸!大吉大利,陈瞎子你行行好,别败坏我家,我拿给你点吃的你赶紧走吧啊!”
  “这就走这就走!”陈老瞎子站起身来,没要我扶,颤颤巍巍地答道,“我这就走啊,嘿嘿,喝口热茶,死不了人的!”
  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先是他自己说,这地方没人待见他,接着三娘对他也是避之不及,就差没当面赶人了。
  “小哥,你这口茶我记住了,老夫今日冻不死,日后有你若有事事求我,老夫必定相报!”临走前,陈老瞎子递给我一个不带眼神的诡异微笑,看上去就像冻裂的树皮上吱开一个大大的嘴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你胆子真大哟!竟然敢放陈瞎子进门!”等陈老瞎子走后,陈三娘有些愠怒地说,“这人待见不得,出了名的灾星!”
  说罢拿了一根笤帚,在屋里屋外反复扫了几遍,像是要把所有陈瞎子带进来的灰尘全都扫出去,完了还拿根鸡毛掸子在我和珞小溪身上周围上上下下扑了个遍。
  “三娘,这老头怎么了呀?我看这村里的人都挺怕他的。”小神婆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怯生生问道。
  三娘又扫了一下火塘周围,嘴里念着大吉大利,半晌后才忙活完,于是坐下来喘口气,说道:“这个陈瞎子啊,你们是不知道,早些年是个驱邪先生,后来据说糟了天谴,废了一双眼睛。”

  “他是个驱邪先生?”我和珞小溪面面相觑,这人怎么看都不像算命的,说他像叫花子还更像几分。
  “可不是嘛!后来么,话说多了,老天爷收了他一对招子,他就不再吃那碗饭了,但再往后,就成了谁都不敢招惹的灾星了!”陈三娘嘟嘟嘴,煞有介事地说道。
  陈瞎子自从瞎了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以前同道士和尚挺亲,毕竟都是吃一碗饭的同行,但自从眼睛见不着以后,和尚道士见一次打一次,这也是为什么高小林从来不和他打照面的原因。
  但这还不算什么,更厉害的是,他在哪家待过,哪怕就在门前坐会儿,这家就非得死人。
  “啊,有这么严重!”我和珞小溪相视一眼,各自咽了一口唾沫。心想这还了得,这种人我竟然还让他在堂屋里喝茶。
  “可不是嘛!”陈三娘望着我们,煞有介事地继续道,“这村子里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凡事绝不能让陈瞎子进屋,否则非得死个人不可!”
  这陈瞎子早年原名陈炳仁,才解放那会儿,正当少年,算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后生。
  这陈炳仁有一手绝活,便是锔碗,那时候人都穷,谁家里摔了个碗算是大事,要是小孩不当心扔了个碗在地上摔坏了,饿几顿饭、挨一顿暴揍自是少不了的。陈炳仁锔碗的本事非同一般,据说他锔过的破碗,看上去就跟新的一样。
  加上人长得俊,又有手艺傍身,说亲的人自然少不了,十里八乡来的媒婆都快把他家门槛给踏破了,可这陈炳仁愣是一个都瞧不上。
  那时候还没有“贴烧饼”这种文雅的说法,久而久之,乡亲们都在传,这家伙是个直走旱路、不走水路的主儿,传来传去就跟真的似的。

  可陈炳仁不为所动,依旧每天挑着担子挨家挨户锔碗。
  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家家户户每隔几年总有一两个人因营养不良饿死,或是得怪病暴毙,到了后面的灾害年,更是雪上加霜。
  这陈炳仁是个怪,每逢乡里有人家里死了人,他都往前凑,特别是摆灵堂之后剩下的命灯碗(乡下人喜好用瓷碗装油做灵前的长明灯用),旁人都觉得晦气,他则见一个收一个。
  那时候陈炳仁已经三十好几了,在乡里属于大龄青年,这时候已经没多少说亲的了,可他依旧沉迷于锔碗的手艺,似乎对女人完全不感兴趣。
  有人说,陈炳仁是个吃死人饭的,不然怎么嗜好收死人用过的碗。

  直到有一天,一个村民在田里务农回家的时候稍晚了些,闹了撞客。
  所谓的撞客,就是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结果那人回到家便胡言乱语,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简直要把自己的婆娘给吓疯了。
  村子里人少,也没有医生,一时间大家急的团团转。
  “那让我试试吧。”正当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有个年轻的声音淡然地说了这么一句,这个人就是陈炳仁。
  接下来的事情更令村民们大感意外。
  只见陈炳仁从家里端来一个瓷碗,上面还印着一个大大的“寿”字,但这个寿字不是一般的字体,而是用奠文里的篆体印上去的,说白了,就是死人用的碗。
  没准儿就是从哪个灵前收来的。
  大家顾不上看是不是吉利,只说救人要紧。于是陈炳仁盛了一碗水,立了三只筷子在碗中间,说来也怪,那三只筷子没靠任何支撑,硬是直挺挺立在当中。
  接下来,陈炳仁也不知施了什么办法,三下五除二,那人的撞客就化解了,众人再看那碗水时,已经变得黑如墨漆。众人都大呼神奇,陈炳仁却有些失望地看了一眼碗里的水,什么都没说便走了。

  再后来,那个村民的撞客好了以后,便寻思着报恩,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给陈炳仁。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人见证,陈炳仁再也不好推辞,也便乐呵呵地接受了这门亲事,结婚当天,公社(当时已经开始搞公社了)里的领导头头都来了,好不热闹。
  村里的人为了避免领导说村子里搞封建迷信,给陈炳仁编了营生说是赤脚医生,那年头赤脚医生就是向阳花的代表,领导也很满意。
  婚后的日子也算顺利,大家都忙着搞生产,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用搪瓷碗,陈炳仁的锔碗营生慢慢做不下去了,便开始真的学医给人治病。
  偶尔,还是会做做驱邪先生的勾当。
  但陈炳仁婚后三年没有生下一儿一女,这件事可急煞了娘家人。他自己是个孤儿无亲无故,自然没人追问,可媳妇家里不让了,非要问个一清二楚,这俩人结婚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愣是连个带把的都没生出来。
  一开始陈炳仁媳妇还扭扭捏捏不肯说,但娘家人问得久了,媳妇也招架不住,只好老老实实说,陈炳仁从结婚到现在,连她的汗毛都没碰过。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之前村里就有个说法,陈炳仁是个走旱路的,对女人没兴趣,这下让娘家人抓到口实,非要去找他要个说法。
  可陈炳仁媳妇说,才结婚那会儿,俩人还是多亲热的,但每逢晚上,陈炳仁都要一个人住在偏屋,谁都不让进,她试着问了几次,每次都遭到呵斥,久而久之也不敢再问了,两人就这样对付着过了三年。

  媳妇直说,千万别戳破了,这家丑不好外扬,说出去多丢人。
  话虽这样讲,可娘家人不认了,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嫁给你守活寡是什么意思。
  当晚,丈母爹和丈母娘就悄悄蹲在陈炳仁家门口,看看他究竟要干个啥。
  是夜,一切如常,小两口乐呵呵吃完晚饭收拾好,准备熄灯睡觉,那个时代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入夜后都忙于创造人类,实在也找不到其他消遣方式,于是生育率居高不下。丈母娘和丈母爹一看,这不挺正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