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第59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11-9 14:41:40
  一“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扶馀人(包括沃沮人和东濊人), 靺鞨人及古朝鲜遗民。
  二高丽(公元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 王氏高丽, 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之一。918年后高句丽国弓裔王的部将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丽国,定都于自己的家乡开京(即今朝鲜开城)。1392年被朝鲜王朝所取代。

日期:2008-11-18 18:28:42
  正当兀术率领的金国东路大军在淮河及江南一带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时,西线的金国军队也向陕西及四川一带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目的就是与兀术的东路军形成东西包围的态势,争取一举消灭南宋的残余抵抗势力。
  西路军的统帅便是金国的“常胜将军”娄室,自从四年前亲手活捉辽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后,娄室的名气是威震八方,就连宋国上下都无不畏惧这位神勇无比的老将军。
  其实娄室在西线的军事行动早在北宋灭亡、赵构建国南宋时便已经开始了,当时娄室的主要任务是扫清山西一带的北宋抵抗势力,1127年五月间,娄室一口气攻克了山西及陕西北部的解、绛、慈、显、石、河中、岢岚,宁化、保德、火山等十几个州县。
  所过之处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几乎征服了整个河东地区。
  1127年十二月,吴乞买发动了三路灭南宋的庞大军事计划,娄室和婆卢火成为西路军的主要统帅,负责进攻陕西,取道陕西攻取四川,实现对南宋的战略大包围。
  而我们的常胜将军继续着他的连胜记录,在1128年的一年时间内,娄室和婆卢火又攻克了陕北重镇延安和绥德,动摇了宋国在陕西的地区的根基。
  这时,一位宋国的重量级人物向娄室投降宣告了整个宋国对陕北地区统治的彻底结束。
  这位重要人物名叫折可求,如果有谁是陕西府谷县人的话,对这位人物应该是非常的熟悉。
  陕西府谷的折家军的历史或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在后唐时期,折家军的创始者折从阮便官封为府州世度使,成为陕北地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北宋国建立后,折从阮的后代们便归顺北宋王朝,一直忠心耿耿的替北宋镇守着陕北的边疆。
  而折家军中最有名的一位人物却是一位女性,此女名叫折赛花,是折从阮的孙女。
  但折赛花有位更出名的丈夫,名叫杨继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杨家将》中的头号老大。
  各位看过小说《杨家将》的朋友不禁会问:“杨继业的妻子不是叫佘太君,怎么会姓折呢?”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要纠正大家的错误观点。其实,佘太君在历史上并无真人,很可能是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将折误传成了佘,所以杨继业的妻子便成了佘太君,真实的折太君便无人知晓。
  杨家将能在民间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与折家军的支持是离不开的。
  但实际情况是杨家将对北宋王朝的贡献远不如同时期的折家军,所以说劳动人民的口才真是厉害,硬是把一个实力平庸的杨家将说成了北宋国的头号救星。
  真正劳苦功高的折家军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默默无闻,几乎要被世人所遗忘。
  但折家的某些后代们不想就此被世人所遗忘。于是,便有了折可求率众向娄室集体投降的故事。
  折可求虽然众小生活在北宋,也深受父辈们忠君思想的熏陶,但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使他对整个国家失去了信心,因此投降新生的金国也就成了他的必然选择。
  1129年二月,折可求率领麟州、府州、丰州的所有将士集体向金国投降,娄室没费吹灰之力就几乎占领了整个陕北地区。
  但娄室的下一个军事目标——晋宁军(今陕西佳县)却是块难啃的骨头。
  虽然晋宁军所属的九个寨已经全部投降,但晋宁军却死活不肯投降,而且娄室一下子也找不到破城的良策。
  因为这个晋宁军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正好位于绥德和府州之间,就像卡在娄室咽喉的一根鱼刺,搞的娄室非常难受。
  而且晋宁军的守将徐徽言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这位徐大人曾经在第一次太原救援战中率领手下的三十名勇士渡过黄河袭击金营获得成功,后来被封为晋宁军安抚使。
  1128年冬,在娄室进攻陕西时,徐徽言曾经多次联系折可求,要求两人联合起来共同抗金。
  但没过多久,却得到了折可求投降娄室的消息,气得徐徽言大骂折可求。
  不过折可求并不记恨徐徽言,相反他还想救徐徽言一命,为了在娄室面前表现自己,折可求提出了自己亲自前去招降徐徽言的要求。
  折可求对劝降徐徽言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俩之间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儿女亲家关系,折可求希望靠着自己这张老脸说服自己的亲家投靠金国。
  但折可求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徐徽言非但不肯投降,还差点了射杀了折可求。
  强攻不成、劝降失败,于是,娄室第一次产生了绕过晋宁军继续向南进军的念头。
  关键时刻,娄室手下的一名谋士赛里阻止了娄室的退兵想法。
  赛里的理由是晋宁军靠近西夏国边境,如果不能拨掉这个钉子,会给金国的后方带来隐患,所以必须攻克。
  而且赛里已经发现了晋宁军的弱点,那就是城中的水源问题,整个晋宁军城中没有水井,所有军民都必须饮用护城河的水,只要切断城中的水源,整个晋宁军就不攻自破。
  娄室听后是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士兵在城东开挖渠道,将整个护城河的河水引入渠道,切断了晋宁军城中的水源。
  娄室的这条计策真是非常的有效,一旦失去了水源,城中的全体军民士气大乱,再也无心恋战。
  三天后,晋宁军守将李位、石乙开城投降,娄室顺利地占领了晋宁军的外城。
  但晋宁军的最高长官徐徽言并不打算束手就擒,他退守子城继续和娄室对抗。
  由于城中水源切断,徐徽言的绝地抗争并没有能够坚持多久。
  三天后,晋宁军子城告破,徐徽言自杀未成,被金兵抓获,常胜将军娄室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他还想获得另一种胜利的快感,那就是征服徐徽言,使这位宋国的忠臣为金国服务。
  于是,这两位战场上的对手在另一个战场展开了一番较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