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观赏指南(想看中国古代军队如何作战,就请进来探讨)》
第11节

作者: 李幺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夏军外围一片慌乱,但是窦建德的万人亲兵卫队训练有素,他们丝毫也不慌乱,反而迎着玄甲军冲过来。
  战争立即陷入了炽热化。
  玄甲军兵分几路,卷起旗帜,杀入了夏军阵营后,这才将旗帜高高竖起。夏军看到唐军旗帜高扬,阵地被攻占,一下子溃不成军。
  在这天的激战中,至少有上万名夏军被刺死,五万名夏军被俘虏。李世民当天就遣返了这些俘虏,让他们回家继续当农民。窦建德在乱军中被长矛刺中,在奔逃的路上落马被俘。

  三千五百人击败十二万人,玄甲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窦建德一败,没有指望的王世充只好打开洛阳城门,拱手投降。此前,洛阳粮尽,军民以浮土充饥。
  玄甲军虎牢关一战,灭掉了郑国和夏国,解决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强大的对手。
  日期:2019-03-08 20:37:47
  李世民回到长安。
  外乱扫平,内乱又起。

  李世民有个哥哥,名叫李建成,有个弟弟,名叫李元吉。弟兄两个看到李世民功劳最大,就联合起来排挤李世民。李世民不愿意受制于人,就起了杀心。
  这就是宣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和各个王子都有自己的私人军队,李世民也有自己的私人军队玄甲军,他之所以敢于在长安城中下手,就因为他掌握着一千名横绝当世的玄甲军。
  结果,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元吉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李世民顺理成章地做了太子。
  丰功伟绩,尽为争权夺利;尸横遍野,都是农家子弟。
  李渊死后,太子李世民当了皇帝。
  当了皇帝的李世民,将一千名玄甲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做了自己的御林军,一部分交给了兵部尚书李靖,去征讨突厥。
  突厥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心腹大患,匈奴走了,来了鲜卑;鲜卑走了,来了柔然;柔然走了,来了突厥……
  李世民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来自北面草原民族的威胁。
  公元630年正月,朔北大雪纷飞,呵气成冰。李靖带着包括玄甲军在内的三千名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一路向北,突然出现在突厥可汗所在的定襄。突厥可汗听闻账外的喊杀声,大惊失色,连衣服都顾不上传,裹着棉被,骑着千里马逃走了,一口气逃到了铁山。
  铁山距离定襄几百里,突厥可汗想着唐军不会赶到这里。可是,他刚刚来得及喘口气,就看到浓浓的大雾中,唐将苏定方带着二百名玄甲军追来了。
  突厥可汗转身再逃,一直逃到了灵州西北,想投靠吐谷浑,然而,被玄甲军追上来,生生活捉。

  突厥可汗空有几十万军队,却没有时间组织抵抗,玄甲军千里奔袭,擒拿突厥可汗。可汗被捉,突厥土崩瓦解。
  大唐北方一片安宁。
  日期:2019-03-09 12:41:26
  大唐过后,是富裕的宋朝。
  唐宋代表了中国经济文化的顶峰。灿如繁星的唐诗宋词,它们的艺术成就至今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超越。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中写道,大唐府库里的钱堆积如山,穿钱的麻绳都朽断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施耐庵的《水浒传》,描绘了大宋安静祥和的市井生活,就连武大郎这样的残疾人,也能够靠卖馒头养活一家,还买了临街的两层房屋。然而,风和日丽的那一天,潘金莲一开窗,这一切都改变了。

  大唐大宋,万千气象,国富民强,令人神往。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看他的土地面积,而是看百姓的富裕指数。
  宋朝的钢铁冶炼业极度发达,设备完善,技术先进,而周边的辽国金国、西夏蒙元等游牧民族,在大宋的影响下,冶炼业也迅速兴起发展。蒙元落后野蛮,血腥残暴,每到一地,就实行屠城,但却留下工匠,迁居和林,制造兵器。和林,在今天的内蒙古哈尔和林。
  正因为这个时代的冶炼锻造工艺极度发达,所以,大宋和各个游牧民族都拥有了一支重装特种部队。
  辽国的重装部队叫铁林军,西夏的重装部队叫铁鹞子,金国的重装部队叫铁浮屠。另外,蒙元有怯薛军,大宋有背嵬军,虽然不像上面三种部队那样人戴盔马披甲,武装到牙齿,但在防护方面比普通部队强出很多。
  先说铁鹞子。
  铁鹞子最初不是西夏重装部队的称呼,是辽国契丹的。

  铁鹞子是辽国契丹最精锐的部队,因为身披铁甲,奔突迅疾,如同鹞子搏击鸟雀一样,所以命名为铁鹞子。
  铁鹞子曾横行北方二十年,后来被后晋军队击败。后晋,是大唐解体后,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
  铁鹞子和后晋军对决。后晋军在地上遍布鹿角拒马,鹿角拒马本是城战中的重要防御器械,但用在野战中,发挥了奇特功效。
  凶悍的无坚不摧的铁鹞子来到了鹿角拒马面前,停下脚步,因为马身上披着铁甲,人身上穿着铠甲,他们无法翻越。不得已的请示下,这些重装骑兵从马背上滑下来,放下兵器,脱掉铠甲……
  就在这时候,后晋军突然发起了疾风暴雨般的攻击,辽国契丹铁鹞子猝不及防,全军覆灭。

  辽国铁鹞子覆灭了,西夏铁鹞子诞生了。西夏王李继迁曾经担任过辽国官职,对铁鹞子心驰神往,他回到西夏,也把铁鹞子的名字带到了西夏。
  西夏的铁鹞子,其战斗力远胜辽国铁鹞子。
  日期:2019-03-09 21:38:30
  西夏地处西北一隅,属于古代鲜卑部落的党项族,国土面积都远不如宋蒙辽金广阔,此处环境恶劣,生活苦焦,民风极为剽悍。西夏上至六十一岁的老汉,下至十六岁的少年,全民皆兵,极能苦战。
  古代的西北和现在的西北不一样,现在的西北一片荒凉,而古代的西北水草茂盛,盛产良马,盛产良马的地方,肯定盛产骑兵。
  西夏骑兵有三十万,而百里挑一的三千人,就是铁鹞子。
  西夏不但骑兵强大,步兵同样很强大。他们的步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山地特种部队。这支步兵部队的名字叫做步跋子。

  步跋子和铁鹞子,是西夏战斗力最强悍的两支部队。步跋子“上山下坡,出入溪涧,最能瑜高超远,轻足善走。”铁鹞子“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忽往来,若电击云飞。”
  铁鹞子人马都披着铁甲,这种铁甲刀砍不破,枪扎不进,这种重装骑兵,其实就是古代的坦克。而且,每一位铁鹞子上了马背,“钩索绞连,虽死马上不落。”
  很多人误以为铁鹞子是几匹马用铁索相连,发起集团冲锋,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再笨的指挥官也不会用铁链把几匹马连在一起冲锋,一匹马如果倒下,别的马就无法冲锋。真正的铁鹞子是,用铁链子把骑者连在马背上,人马一体,不使跌落。
  西夏的铁鹞子这样作战,金国的铁浮图也是这样作战。铁浮图编成的战阵叫做拐子马,《水浒传》中,双鞭呼延灼讨伐梁山,带着拐子马。而电视剧《水浒》中,呼延灼指挥的拐子马,居然是几匹马用铁链子连着,这实在太荒谬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