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观赏指南(想看中国古代军队如何作战,就请进来探讨)》
第4节

作者: 李幺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悍勇!异常悍勇!

  更悍勇的还在后面。
  公元1126年,36岁的韩世忠已经成为抗金名将。这年冬天,数万金兵围攻赵州城,守将王渊形势危急。韩世忠顾不上召集大军,只带着随从就去增援。金军听说韩世忠进了赵州城,欢呼雷动,他们将赵州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扬言要让韩世忠葬身于此。
  这天夜晚,天降大雪,雪花纷飞,对面看不到人。
  韩世忠精选了三百名精壮死士,缒城而下,摸进金军大营中,见人就砍。金军乱成一团,自相残杀。天亮后,金军逃走,赵州城之围自解。
  几天后,韩世忠又打了一场胜仗,俘虏了大量金兵,他们回忆说,那天夜晚下大雪,他们遭到偷袭,大部分首领都死在了那天晚上。
  日期:2019-03-05 13:38:31
  雪天是劫营的好时机。
  三国有两个劫营的经典战例,一个是甘宁百骑劫魏营,一个是丁奉雪天奋短兵。短兵,指的是短兵器,腰刀之类的兵刃。在冷兵器时代,短兵器只是护身用的,打仗用的是长枪大戟。

  然而,老将军丁奉却依靠短兵器把事弄成了。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魏国趁着孙权新丧,兵分几路,叩关犯境,进攻东吴,其中一路魏军进攻到了东兴,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含山。这路魏军有七万人,而仓促迎击的吴军,只有丁奉率领的三千人。
  老将军丁奉赶到东兴的时候,天降大雪,异常寒冷,魏国将帅们围着火炉饮酒,借以驱寒。
  丁奉看到魏军毫无防备,营门大开,就脱掉铠甲,全身赤裸,一手挽着盾牌,一手握着腰刀,高声喊道:“建功立业,就在今天。”。三千名战士看到老将军如此神勇,也全都脱光了衣服,拿着盾牌和腰刀,跟着他的身后,走向魏军大营。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躲在营寨里的魏军看到来了一群赤身裸体的人,他们全都笑了,他们笑话这群吴国人是二杆子,不怕冷。可是,等到这群吴国人跑进营寨里,他们再也笑不出来了。

  老将军带着三千名裸体,一路砍杀,营寨逼仄,长枪大戟没有用武之地,腰刀反而游刃有余。魏军没想到这群二杆子吴国人真的不要命,赶紧逃跑。他们逃到桥梁上,桥梁都被踩踏了。魏军尸体在河流里堆积如山,后面的人踩着前面的尸体逃走。七万人死了一多半。
  这路魏军一败退,其余各路吓破了胆,也烧毁营寨退走了。老将军丁奉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孙权去世后东吴的第一场危机。
  甚至在现代战争中,雪天仍是作战的好时机。
  1933年,日军进攻草原城市赤峰,这天恰逢大雪。
  守卫赤峰的,是孙殿英,就是那个挖了皇帝坟墓的东陵大盗。
  孙殿英是土匪出身,手下也都是土匪。孙殿英抽大烟,手下也都抽大烟。孙殿英生冷硬憎,手下也没有一个善茬。这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日军进攻赤峰,赤峰形势危急,孙殿英带着土匪抽大烟,烟瘾过足了,孙殿英喊一声:“操家伙,上!”
  然后,孙殿英就带着上千名土匪,穿着单衣单裤,一人一把大刀片子,打开城门,向着鬼子逆袭。
  鬼子在热河一路畅通无阻,势如破竹,想着赤峰很快就会攻下。当时,日军正在营帐中休整,突然遭到了这股悍匪的攻击。
  据说,过足了烟瘾的人,力气倍增。

  双方在赤峰城下杀得难解难分,刀光与雪光闪烁,血花与杀声飞溅,孙殿英带着一群凶猛无比的悍匪,硬是将日军赶出了赤峰郊外。
  赤峰血战,成为长城抗战中最精彩的一章。
  日期:2019-03-05 13:38:55
  雪天是劫营的好时机,雨天同样是个好机会。
  雪天雨天,能见度降低,户外活动难度增加,人体也显得懒惰松懈,这种天气,只适合享乐,不适合劫营,然而,名将反其道而行之,总是能够收到奇效。
  还是南宋将领,这次说刘锜。
  刘锜的经典之战是顺昌保卫战。顺昌,是今天的安徽阜阳。
  公元1140年,金军再次进犯,宋军迎击,双方在顺昌遭遇。金军主帅金兀术亲自率领金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铁浮图”,进行攻城,但却遭到刘锜的坚决回击。
  金军对顺昌久攻不下,就把营寨移到东面二十里,想要引诱刘锜出来打野战。
  这天晚上,雷雨交加。
  刘锜手下有一员猛将,名叫阎充。刘锜命令阎充今晚趁着大雨带领五百名壮士去偷袭金军大营。金军有十万之众,而且还有金国最为精锐的铁浮图。
  古代偷袭,讲究的是衔枚疾行。枚,是一种筷子样的东西,放在嘴里,可以防止喧哗和叫喊。

  五百个人去偷袭金军大营,就需要五百个枚。有人对刘锜说:“没有这么多枚。”
  刘锜说:“不要枚了,用竹子代替。”
  安徽是南方,盛产竹子。刘锜让人砍断竹枝,做成竹哨,噙在口中,作为联络暗号。
  这天晚上,阎充带着五百名壮士,踩着哗哗的雨声,潜入了金军营寨。电光一闪,五百人一跃而起,口中吹响竹哨,看到头上扎辫子的,就挥刀砍杀。电光过后,五百人爬在地上,一动不动。
  竹哨声让偷袭者分清了敌我,竹哨声让金军肝胆俱裂。
  这一天晚上,金军惊惶万状,乱成了一锅黏粥,好容易等到天亮,金军仓皇后退,留下了几千具尸体。
  劫营,讲究的是胆量。不是胆量过人者, 不能胜任。
  日期:2019-03-05 15:13:36
  第二节:精锐特种军队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军队,他们人数稀少,但是装备精良,战斗力惊人。他们是精锐中的精锐,精华中的精华,他们在战斗中,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他们在双方相持不下,战局处于胶着状态时,突然出击,一击而扭转战局,决定胜负,甚至决定历史的走向。
  他们是帝王手中的长剑,轻易不能使用,一旦长剑出鞘,就日月变色,江山易手。
  他们的名字,就叫精锐特种部队。
  中国最早的精锐特种部队,可以上溯到战国初期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和军事家吴起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那个时代,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魏国将军吴起认为这样半兵半民的军队,缺乏战斗力,他要打造一支职业军队,这就是魏武卒。
  想要成为魏武卒,先要经过体能测试,只能最强壮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魏武卒。吴起对魏武卒的要求是,穿三层铠甲,持戈挎剑,操十二石的弓,箭囊里装五十支箭,背三天干粮,负重50公斤,从日出到日中,要行走一百里。
  由于魏武卒的选拔和训练极为严苛,所以这支部队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万人。
  当时的秦国,有六十万军队。

  魏国和秦国,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是秦国,黄河以东,是魏国。秦国是公认的虎狼之师,而魏国,是公认的弱国。
  然而,吴起带领魏武卒,渡河而西,硬生生从虎狼秦国的口中夺取了五百里土地。史书记载,公元前389年,吴起带着五万名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秦军。史称阴晋之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