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钱是个苦差使》
第5节

作者: 白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拿盒感冒药。”
  前门开了,母亲刚要站起来,彭勃赶紧上前,走到柜台前熟练地拿出一盒药来。
  “姥爷。”
  拿药的人走了,门却又一次开了,姥爷、姥姥和三个舅舅出现在家里,母亲勉强站起来,脸上勉强挤出点笑来了。

  “我刚听说,饭还没吃。”姥爷言简意赅,“是不是镇里有人在整长远?”
  “肯定是,姐夫就是个书生,搞技术搞生产他在行,搞斗争他不行。”
  “我听说了,就是崔裕?的主谋,南光那几个副厂长都是镇里派来的,姐夫都被他们架空了,中层也没有几个人跟姐夫一条心。”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母亲默默地给大家倒茶,“大湃,带着妹妹到楼上。”
  “我不,我要看电视,我要看《太极宗师》。”小妹彭冰这个年纪并不能理解大人的心思,暂时的危机已过,她觉着天又在头上了。
  “二姐,我去找过崔裕禄了,他说,只要先给工人发一个月的工资度过难关,一切好商量。”
  “真的?”母亲的声音很颤抖,可是这需要三十万!对彭家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要听崔白脸的,他向来说话不算数。”姥爷反对,“南光厂就是个无底洞,到时钱打了水漂,孩子爸爸又被赶出厂子,那才叫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他看看彭勃跟彭冰,“你也得替两个孩子想想。”
  母亲姜黎在犹豫着,钱,她能拿也愿意拿,可是她也知道崔裕?的为人,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哭都没地儿哭。

  “上去,我让你听我的小录音机。”彭勃强行抱起妹妹。
  索尼的小录音机音质很好,可是磁带全是盗版带,动不动就会卡轮缠绕在一起,还要小心地取下磁带来,用手转动磁带的两个轮重新弄好。
  彭冰把耳机插进耳朵里摆弄着小录音机,“哥,隔壁小凤家买电脑了,”戴着耳机彭冰的声音很大,“爸不是答应你,你上大学也给你买一台吗?”
  电脑?
  彭勃只能苦笑一声,98年的电脑,还是赛扬450的CPU,内存大约是64 M,但也要八千多块钱,相当于秦湾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眼下家里这个样子,彭勃已经没有了要买电脑的念头。
  “哥,你在干嘛?”妹妹在听小录音机,可是愣不丁出现在他的身后,吓了他一大跳,“你有这么多钱?”
  手里的钱不多,差不多一万多块!

  在南河,象彭勃这样大的孩子手里的私房钱远不止这个数,彭勃上高中没有时间,这都是寒暑假糊鞋盒挣的,糊一个鞋盒能挣5分钱,多的时候一天就能糊上千个。高中三年下来,加上爸妈给的押岁钱,差不多也一万多块钱了。
  他拿出自己的衣服,嗯,几乎全是T恤和polo衫,质量不差,都是秦湾的名牌。
  “哥,你要出差?”看着彭勃把衣服和钱装进一个旅行包里,彭冰笑道,“还是旅游?带我一起去吧。”
  “你?”彭勃笑了。
  作为一个重生者,凭着前世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与人情世故,他自信有能力有把握处理父亲与镇上的矛盾,也能救活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与五星厂扯上关系搞点单子他自忖还能做到,可是这都太慢,太慢!

  父亲如果能顺利下发工资,救活这个小厂,就会解除这次危机。
  他当然也不相信崔裕禄,但是只能一试,现在这是惟一的路。
  “哥,我求你了,我们坐火车。”小女不知愁滋味,南河火车站就在家门口,兄妹二人没事了就坐火车到秦湾到云海去玩,可是没有出过省,在彭冰八岁孩子的心里,这是特别好玩的事儿。
  “好,你先睡觉,明天我们就去。”
  “真的,哥,你太好了。”彭冰兴奋地在彭勃的脸上亲了一口,“哥,那我们到哪里?”
  “沪海。”
  “沪海?我知道,我知道,有大白兔奶糖。”

  楼下,声音渐小。
  当彭勃再次来到楼下,姥爷、姥姥与三个舅舅正站起身来,“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人是铁饭是钢,自己个不能先垮了,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也得先吃饭。”
  “嗯,爹。”母亲姜黎轻声地应道,她转头看看自己的儿子,儿子在前面的柜台里拿了几盒药,不用仔细瞧她也知道,有感冒药也有拉肚子的药。
  “大勃,看着你妈吃饭,马上要上大学了,也是大人了,得把家顶起来。”姥姥伸手在他的头上拍了一下。

  “嗯,我记住了姥姥。”彭勃道,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就等明天出发了。
  盛昌鞋业、南光树脂、长城鞋料……
  大雨过后的南河,一大早长街上就已经忙碌起来,数不清的黑豹运输车在卸货装货。
  走过望不到头的作坊铺面,经过鳞次栉比的广告牌,远远地看到了“南河站”三个大字。

  作为一个百年老站,南河站的建筑风格很古老了,就象后来电影《芳华》中的那个车站,推开厚重的斜斜镶着两道长长的铁把手的木门,彭勃回过头来看看抛在身后的家,走向售票窗口,在候车室里,他用公用电话给自己的母亲发了一个传呼。
  “妈,我去沪海了,开学前回来。”
  在人山人海的旅客中,他把旅行包顺着火车的窗户丢进去,自己挤进了汹涌的人潮。
  “呜——
  咣当咣当——”
  绿皮火车慢慢开动了,彭勃出神地看着窗外,看着二十年前的这片故土。
  这是一趟开往夏天的火车,一趟开往沪海的火车,一趟开往希望的火车……
  整个九十年代,在彭勃的记忆中,最快的火车时速还不到100公里,“出行难、出行慢”是他当时最大的感受。
  所以后世每次出差,他都选择飞机这种出行方式,再不愿回想起那种绿色车皮的火车,不愿回想那种混合着厕所、方便面与脚丫子气味的混合味道。
  看着窗外新建的南河皮鞋城飞快地远去,家乡远离,彭勃怅然若失,这种绿皮火车从秦湾到沪海要坐上整整两天,不象后世的高铁,只要六个小时就可以了。
  他特意挑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打量着迎面开过来的绿色的火车——这二十年后已经成了一个时代记忆的东西。此时,当年那些不好的记忆竟然在慢慢变淡。

  火车车窗玻璃上灰蒙蒙的,每个车厢表面都显得十分破旧,车窗周围的铁皮锈迹斑斑,正值夏天,这趟绿皮车车厢上面却蒙了一层厚厚的黑色煤油。
  伴随着绿皮火车车厢里的嘈杂,车厢外缓慢移动的风景也充满了一种另类的烟火气,那种九十年代末的不急不慢、不慌不忙让彭勃感觉到一丝温暖一丝平静。
  记得后世徐小平在报纸上说:“搭上历史这个火车的人是这个时代的娇子和宠儿,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人。而在旁边担忧、观望、徘徊的人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弃儿。”
  那么这趟沪海之行,自己是否会变成时代的骄子和宠儿呢?如果,第一颗扣子就扣错了,接下来的就都扣错了。所以第一件事一定要做好。
  他转头看看周围,车上人不是太多。还有一个月才到大学的开学季,作为一个客货两用的小站,途经南河站的这列火车倒不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