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浅述(原帖无法更新,个人修行经历分享)》
第21节

作者: 江南桃之夭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4-25 07:14:00
  15、打坐到一定程度可以辟谷!
  这个章节内容我还做不到,但是我认为是能够得到实现的。因为我这几年打坐过程从刚开始比病时能吃、到慢慢不需要多吃也觉得精气神好、到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是顺其自然的,而不是刻意不吃:那段时间我吃了晚餐就感觉不舒服,勉强吃的时候也能胃口很好的吃下去、吃完没多久就拉出来了,吃完后有时候总感觉食物卡在喉咙处快要溢出来、忍不住就吐了。之后慢慢不吃晚餐,反而觉得舒服多了,精气神各方面状况都很好;但是隔几天又吃晚餐,又出现身体感觉不舒服,然后就又不吃。反复好几次,吃了晚餐都出现不舒服;不吃反而舒服,而身体精气神各方面良好;之后就干脆不吃晚餐了!

  所以我认为打坐到一定程度,从虚空吸取的能量滋养身体;就可以随着虚空能量吸取得越来越多而少吃、不吃食物。
  有些美容院、养生馆忽悠没有具有打坐等方式来吸收虚空能量的人进行辟谷;还说古人都这样养生。我在新闻媒体就看到类似这样文章,小编取名就叫“辟谷某老师”!这样的千万警惕,如果本来就是身体有病的,不吃食物还可能导致加重病情。
  日期:2019-04-25 07:32:47
  a、以下所有内容转载南怀瑾先生关于辟谷的文章内容:

  中国道家把闭关叫做“入圜办道”。道家正式修的时候是不看书的,专门做功夫。饮食要特别注意,要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点。一般是一日三餐,或五、六餐,七、八餐,慢慢减少;最后辟谷,不吃五谷肉类,只喝水。
  最后达到“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界。神满不思睡就是昼夜长明,脑子昼夜清醒,但是空的,无念的。
  我自己也测验过,曾经有二十七天不吃饭,我照样抽烟,照样喝茶;补充水分很重要。我的经验,如果胃里气不够,那会出问题的;因为胃消化是在相互摩擦的!
  日期:2019-04-25 07:37:24
  b、有两个人,一个学道家一个学佛;看到我二十几天不吃饭,他们二人也要学辟谷。我说你们千万不要乱搞,会死人的。他们不说话,一个老居士,一个修道家练气功的,搞不了几天,一个送医院,胃开刀了,一个腿残废。所以你们不要随便学,清理肠胃是应该的,饿坏了会饿死人。
  日期:2019-04-25 07:44:05
  c、过午不食要禅定功夫到了才可以。过午不食慢慢可以训练;好几天吃一餐,就够了。
  道家三句话:“精满不思淫”,人精满就不漏丹了,没有漏精,爱欲没有了,自己本身发生乐感。“气满不思食”,气充满了,那就到达辟谷,不吃世间的杂粮了。“神满不思睡”,连睡眠的障碍都克服了。
  汉朝刘邦的军师张良,就已经到达了辟谷这个程度。刘邦的太太吕后跟他说你要营养啦!要补品啦!逼着他吃了,结果张良吃了就死了。到了那个程度,饿不死人,吃得死人的,所以气满不思食…
  日期:2019-04-25 07:49:19
  d、《孔子家语》里头孔子:“食肉者鄙”,吃肉的人野蛮低俗,脑子越来越差;“食谷者愚”,光吃素吃粮食的人愚笨,养份不够,所以越来越笨;“食气者寿”,懂得服气就长寿;“不食者神明而不死”!
  修行断谷期间,有时会讨厌吃东西,不必担心,在这个过程中间,可以喝水,偶然也可以吃水果、或者一、二口东西,不过吃多了就会变成毒药、障碍修道了。
  日期:2019-04-25 09:39:36
  e、
  修行次序,道家讲得很明白。道家《诸家气法-元气论》第五十六卷说:“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从此延数万岁,名曰仙人。”

  日期:2019-04-25 09:42:59
  f、第五十八卷说:“凡服气断谷者,一旬(即十天)之时,精气弱微、顔色萎黄;
  二旬之时,动作瞑眩、肢节怅恨,大便苦难;小便赤黄,或时下痢、前刚后溏;
  三旬之时,身体消瘦,重难以行;(以前赢弱之候,是专气初胀所致,若以诸药,不至于此也)
  四旬之时,顔色渐悦,心独安康;
  五旬之时,五脏调和,精气内养;

  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暢;
  七旬之时,心恶諠烦,志愿高翔;
  八旬之时,恬淡寂寞,信明术方;
  九旬之时,荣华润泽,声音洪彰;
  十旬之时,正气皆至,其效极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长。

  三年之后,瘢痕灭除,顔色有光。
  六年髓填,肠化为筋,预知存亡。
  经历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脑实胁胼,不可复伤,号曰真人也。”
  日期:2019-04-25 09:47:57
  上段文字的注解:
  修习服气断谷的人,开始很难,修习到一旬(十天)的时候,人的精气会变弱,面色萎黄。
  修习到二旬的时候,四肢都会难过,都会变硬;大便先是硬的,屙不出来,接着是稀稀水水的。
  到三旬的时候,身体会变瘦弱了,这是气开始变化所引起的,不要害怕,如果懂得用药物帮忙,就不至于这么严重了。
  到四旬的时候,面色慢慢好转,思想专一,心里头也没有什么杂念妄想了。
  到八旬的时候,智慧打开,喜欢寂静,即使在人世间很繁杂,也觉得很清净了。到这个时候,各种方术都懂了,小神通也都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也都知道了。
  到九旬,人就很漂亮了。
  等到十旬的时候,就能与宇宙之气相通、与天地正气合一了。
  日期:2019-04-25 09:50:28
  修到第六年的时候,气充满了,身体比婴儿还要柔软;肠子里面很干净、变成筋了,不过肠子中间还有洞,还可以排泄。如果这时砍了他的头,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白浆。到达这个程度,自己可以预知生死了。

  这样保持戒律清净,修到第九年的时候,鬼神听你指挥,天人伺候左右。这时,气完全充实;到达真人境界。
  日期:2019-04-25 19:50:48
  我在这几年诵经、读国学,常常感慨自己以前为什么就没有学到这样的知识,让自己知道如何为人处世;以至于干过很多错误的、愚蠢的事情!但又想,即便年少时候学了,也没有现在这种体会和理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真真非常有道理!

  我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开始是、从现在开始!我抛砖引玉,把我这几年学习知识如何运用的想法和思维先分享给大家;恭请各位斧正、补充,非常感谢!
  日期:2019-04-25 20:00:58
  1、实践出真知!
  王明阳的“知行合一”:明白一个道理后,不行动、不实践,那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实践若符合此道理,那“知”才算是真知;实践若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我们学习儒释道知识也好、其他知识也好,某人的名言警句也好;总归是要“实践出真知”!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