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义》
第21节

作者: 天行健19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献帝即位时年仅9岁,被董卓牢牢地控制在手里,成为傀儡皇帝。董卓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势,以献帝的名义,把幽州牧刘虞的太尉头衔取消,改任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放弃了司空的职位,自任太尉,兼领前将军,继续统领自己的军队,又封为郿侯。11月,董卓升位相国。汉朝自从萧何当了相国以后,再没有人挂过这个头衔了。董卓还通过献帝,取得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原来在古代,臣下朝见皇帝时,司仪人要报出朝见者的姓名,“赞拜不名”就是司仪人只报官职,不直呼姓名。另外臣下在朝见皇帝时,要小步快走,称为“趋”,表示恭敬小心;还不许带剑穿鞋上殿。“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是可以带剑穿鞋,大摇大摆地上殿。董卓的母亲也因为儿子的权势,被封为池阳君,可以设置家令,家丞等官职。

  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建议董卓矫正桓、灵时期的弊政,擢用天下的名士,以孚众望。董卓在起用蔡邕之后,也早有这个打算,于是在任太尉之后,联合司徒、司空、大司马等上书,给陈蕃、窦武和所有的“党人”平了反,完全恢复了他们过去的官职和封爵,已经死了的,派遣使者去吊祭,擢用他们的子孙作官。董卓作相国之后,又命周毖、伍琼和尚书郑泰,长史何颙(yóng)等负责整顿吏治,对一些政绩很差,名声不好的官吏予以淘汰,清廉有政绩的则予以擢升。又征召一些在野的名士出来作官。其中最知名的有荀爽、陈纪、韩融等人。荀爽,字慈明,颍川郡颍阴人。曾作过豫州从事,后来看到朝政昏暗,隐居不仕达10余年。这次董卓征召,也不想出来作官,无奈州郡的宫吏把他监视起来,一直相持了两个多月。董卓任命他为平原相,他又拖了一些日子,才被迫去赴任。走到宛陵,追拜光禄勋,跻入了九卿之列。入朝任职仅3天,又升任司空,更跻入三公之列了。荀爽从受征召之日起,直到跻身三公之位,前后经过了95天,除去犹豫拖延的时间不算,不过是几天的事。升官如此之快,实为亘古所罕见。正是:勿谓佞臣无善政,破格用人逾常规。欲知董卓起用人才的其它情况,请接看下回。

  ①蒙尘:帝王流亡在外,称为蒙尘。
  ②执金吾:督管京师治安的长官。
  ③膂力:体力。
  ④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的属官,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秘书长之类。
  ⑤祭酒:即博士祭酒,学官,秩禄六百石,隶属于太常。
  ⑥侍御史:监察官,六百石,隶属于御史台。
  ⑦治书侍御史:监察官,六百石,隶属于御史台。

  ⑧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六百石,隶属于少府,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⑨侍中,侍从皇帝的高级官员,二千石。
  ⑩伊尹:商代名臣。霍光:西汉武,昭,宣时名臣。
  日期:2019-04-01 16:36:23
  第九回释曹操中牟疏网
  讨董卓东土连兵
  话说被董卓破格起用的名士中,还有陈纪,字元方,颍川郡许县人。以德行闻名州郡,事奉父母最孝。董卓下令州郡,征召他入京,怕他不来,在家中就地拜五官中郎将。入京不久,又调任侍中。韩融,字元长,颍川郡舞阳县人。学识渊博,名声昭著,董卓征拜大鸿胪。
  董卓又接受了周毖和伍琼的建议,提拔了一批官员为州郡长官。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孔亻由 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而董卓手下最亲信的人,却不处于显要的职位上,仅仅在军中任中郎将,校尉等职。董卓这样做,是为了收买人心,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但这些被他提拔的人,后来却多数成为他的政敌了。

  董卓性情残暴,专横跋扈,已经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他对自己的门客说:
  “我这个相国,并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而是其贵无比的,并不是别人的臣子。”
  侍御史扰龙宗向他禀报事情,走进他的屋子,没有解下佩剑,他就立刻命人把扰龙宗活活打死。雒阳的贵戚很多,豪华的宅第一所连着一所,家家都积存了很多金银珠宝,董卓纵容他的士兵,随便进去抢劫财物、**妇女,使雒阳的豪门贵戚们一夕数惊,都有朝不保夕之感。
  董卓放走袁绍之后,又后悔了,心中一直很不安,便要向各州郡下令,悬赏捉拿袁绍。周毖和伍琼表面上是董卓的亲信,实际上却是袒护袁绍的,他们向董卓进谏说:
  “废立的大事,不是常人所能办到的;袁绍对此想不通,没有远见卓识,顶撞了明公,因而恐惧出奔,不过是避一避风头,未必有其它的意思。如果现在急于追扑,袁绍走投无路,势必情急生变。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是招收豪杰,集合徒众,天下英雄群起响应,到那时关东就不再属于明公所有了。”
  董卓听了二人的一番话,问道:
  “那么对袁绍应如何发落呢?”

  周毖说:
  “不如赦了他,让他在外面作一名郡守,袁绍喜于免罪,就不会成为祸患了。”
  伍琼补充说:
  “现在勃海太守出了缺,不如就拜他为勃海太守。”
  董卓听从了他二人的意见,就派人持诏书到冀州,找到袁绍,拜勃海太守,封邟乡侯,而袁绍还自称兼司隶校尉。董卓又以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消,xiāo)骑校尉。袁术心里不托底,惟恐以后董卓会除掉他,就带领一部分亲兵,出奔到鲁阳。
  曹操也不买董卓的账,认为董卓倒行逆施,以后必然要失败,不愿意接受他的官职,便骑上一匹快马,带上从骑数人,打算东归故乡。一路上隐姓埋名,惟恐被别人认出。走到成皋。天色已晚,见前面有一所庄院。曹操猛然想起,这正是父亲的老朋友吕伯奢家,少年时还随父亲在这里作过客。于是决定先在这里住上一夜,明天早上再赶路,便率领随从打马向庄院走来。庄院很大,院墙很高,墙下有一道沟堑环绕,前面有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有武装的家兵把守。这种有家兵设防的高门深院,当时称为“坞”或‘坞堡“。因为天下大乱,很多大地主都筑坞自守。曹操向门楼上喊话,说有故人来拜访。少顷,大门打开,吕伯奢的一个儿子出来迎接。吕伯奢共有5个儿子,这个儿子也恍惚认识曹操。和曹操见过礼之后,曹操说明来意,这吕公子说:

  “家父外出未归,且由我来做东道主,招待几位。”

  便命家奴们安置马匹,把曹操等人请到客房休息,把马背上驮着的行李也搬进了客房,然后置酒相待。这吕家是个豪强地主家庭,家中部曲,宾客和奴婢甚多。吕氏五子风闻曹操与董卓不和,料定必是弃官逃走路过这里,见他们的马匹甚好,行李沉甸甸的,估计内中定有金银珍宝等物,于是他们便起下了图财害命之心。曹操是个机灵人,也发现了他们的神色有些异常,就多加了几分小心。夜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个随从,几个人都和衣而卧,身边不离武器。曹操心里很不踏实,始终也没有入睡。到了半夜,果然出了事,一群手持武器的部曲破门而入,抢走了他们的行李,又要杀害曹操等人。曹操等人赶紧和他们搏斗,从屋子里打到院中,曹操手刃数人,找到了自己的马匹,上马夺门而出。几名随从都在吕家被杀死,行李也取不回来了。吕伯奢的几个儿子率部曲骑马追了一程,没有追上,便都回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