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第56节

作者: 飞雨落霜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忙!不忙!这房钱,你们什么时候给都行!我和你二嫂也不着急用钱!辉也说了,二叔二婶也不是外人,这些年你们也没少照顾我们,这钱啥时有啥时给,不用放在心。”二伯摆摆手,嘴里不停地说。
  “那怎么行,你和二嫂这么高看我们两口子,我们感动还来不及呢,家里又不是没有存钱,怎么能拖欠你们的房钱呢!亲是亲,财是财。除此之外,我们两家的感情还是有的!”晓红妈笑着说。
  “你们是啥人,我和你二嫂都一清二楚,也没把你们当外人,要不这房子也不能留给你们!”二伯用无信任的口气说。
  “我这人你也知道,心里有啥说啥,而且说到做到,在外面办事从不拖拖拉拉打马红眼。你跟我二嫂也不容易,卖了房子,到了城里,也得适应一阵子能缓过劲儿来。兜里有点儿钱垫底,心里有准,不要跟我们外道了。你们在家里等着,一会儿我去银行取钱,等写完合同,我把钱点给你们!”晓红妈说着站起来,要往外走。

  “哎,跟辉去城里住,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说心里话,跟你们处了这么多年邻居,子一辈父一辈的,真是没待够哇!你二嫂要是没得病的话,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走。这些年,你们也没少帮助我们,你二嫂的命都是你们救的,现在要走了,还真是有点儿舍不得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二伯叹了一口气,轻声说道。
  二伯说的确实是心里话,他家一有大事小情,孙国栋两口子没少帮忙,他们是进了城里,忘了谁,也忘不了晓红一家老小对他们的恩情。这房钱,他也没有多要,也算作是一种变相的报答吧。
  “咱两家这么多年的老邻居,处得亲兄弟还好,说啥都不是外人,该咋办咋办,再说你们去儿子那里,还是兜里揣点儿钱好,虽然儿子不说什么,儿媳妇要是说话了,咱在那里也没法待下去!没啥说的,把钱尽快还给你们,你们拿着,千万别有什么顾虑。以后,我们家要是缺钱的话,再进城找你们去借,这脸面的钱,一定分毫不差,你们也别不好意思拿,我去去来。”晓红妈说着,起身走了出去。

  二伯眼泪汪汪地看着孙国栋,他双手捂着脑袋,把头埋在前胸,像是有很多难言的苦衷。
  孙国栋见他这副进退两难的模样,心里也明白他的苦衷,皱着眉头劝他:“二哥,儿子来接你们进城养老,一家人在一起,我看也是件好事,你们去吧,也别有什么顾虑了!辉也不是说一次两次了,如果你们不去的话,可泯灭了孩子的一片孝心!人都这样,等老了投奔儿女也很正常,想多了也没用,顺其自然吧!”听了孙国栋的安慰,二伯无奈地点点头。他这人向来都不爱说话,现在更加沉默。他抬头向窗外瞟了一眼,低低地应了一句。

  “嗯!”二伯的喉咙里哽咽着,一时说不出话来。孙国栋见他这样闹腾,又开导他说。
  “去儿子那里养老,早晚都得有这一天,都说养儿防老,养儿防老,老了不去儿子那里去哪里。早去晚去的好,你也别想不开。你看,你俩现在都这么大岁数了,到了那里也好有个照应。这两间房子,什么钱不钱的,我先帮你照看着,如果你和二嫂在儿子那里,想什么时候回来,咱们还有地方住,到这是家,你当我是你亲弟,是到了城里,有啥难事儿,一定记着回来找我,兴许还能帮忙呢!”孙国栋的一席话,说得二伯感激涕零,两行眼泪顺着苍老的面颊簌簌地流了下来。

  晓红妈从银行回来后,二伯又在胡同里找了几个间人,很快写了卖房合同,晓红妈也把房钱交给了二伯。她把合同收好以后,又在家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算是答谢各位的帮忙。
  没过多久,二伯和二娘被儿子给接到城里去了。他们搬走以后,晓红妈起早贪黑拾掇了好几天,才算把这两间房子打扫干净。这两间房屋,因年久失修,门和窗都已经不太结实了。晓红妈忙完之后,修了房盖,又换了窗的玻璃。又因暂时没人居住,她还找人把两家的界墙推倒铲平,又特意买了一把大锁,将它的门窗牢牢地锁了起来。
  这样一折腾,原本两家的小院,最后变成了一个大院,看着宽敞的大院,晓红妈心里暗自高兴,她现在又给儿子,制了一份可行的家产,每当走在胡同里的时候,自然把头抬得很高,很是扬眉吐气。胡同里的人都当面说晓红妈有正事儿,连儿子结婚的房子都准备好了,有这么能干的婆婆做坚强的后盾,谁家姑娘嫁过来,都会享福。
  大岩爸爸死后不久,家里没有了经济收入。他活着的时候,家里风光无限,死了以后,他家的日子变得寒酸起来。大岩妈这才想到他爸的许多好处来。可是光想有什么用,要不是自己的嘴巴太歹毒,大岩他爸也不会自杀而死,到头来还不是自己坑自己。到了这个时候,她是搬块石头把天砸个窟窿,又能怎样。这也叫自作自受,也叫自己把自己往绝路赶。

  更可气的是,他姐夫怕人财两空,居然来家里催婚,想白捡人,他大姐勉为其难地结婚了。他妈在胡同里走动的时候,总是垂头丧气的样子,家里突然没了依靠,她又不太会过日子,每次在胡同里走动的时候,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嚣张了。
  她这人因嘴巴不好,到处得罪人,在胡同里树敌太多,很不招人待见。此一时,彼一时,以后她再抬头跟人家取借的时候,也变得低声下气了。
  说到底,她这个女人也不是一个太会吃苦过日子的人,她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的日子也挺拮据的。没过多久,哭天抹泪地过不下去了。
  于是,她娘家人来家里撺掇她改嫁,她这人别看心浮气躁,遇事儿也没啥主见,没等挨过了春节,她卖掉了房子,携儿带女地嫁给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很快搬离了这个胡同。
  大岩妈搬走了以后,买他家房子是一个村医,叫李永福,他家里有四个儿子,因为没有生个女儿,他老婆把几个儿子,叫做大丫,二丫,三丫和四丫。虽然这种叫法有点儿滑稽可笑,但是大家都这么叫,也见怪不怪了。

  他家搬到这个胡同了的时候,大丫已经结婚另住了,而且还有了孩子。家里的二丫也订了婚,三丫和四丫还在学校里念书。家里的经济收入,靠村医给小孩子们治个头疼脑热的收入,把日子维持得也算不足下有余。
  丑妻近地家宝。 村医的老婆别看长得丑,她为人和善,很容易让人接近,他们家搬到胡同里的第一天,她和大家混得很熟。他家的生意很好,每天都有跟多人来家里给孩子看病。尤其是换季的时候,小孩子感冒发烧那是常事,前来他家看病的人挤满了一屋子,他家的日子过得异常的红火。
  李永福挣的钱多,他家花的也多。三个儿子,一个要结婚,两个要学,都得拿钱来打点。如果他不能挣钱的话,几个儿子能要了他的老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