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第47节

作者: 飞雨落霜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些人也太猖狂了,晓红越来越不明白了,这样看来,社会黑白颠倒的事情,还真是不少,可能人们都愿意把黑的说成白的,把错的都说成对的,也大有人在。
  其实,晓红她也不想计较什么,她 无非是不想让人贬低自己念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后连个家庭妇女都不如,这扇她两个嘴巴都不能容忍。妈妈这样说也没啥错,自己确实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再这样下去,自己早晚都得被她们给同化了。
  妈妈说得对,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分海阔天空,一两句犀利话,她有啥不能忍的,于是,她挪过妈妈手底的水盆,低头说到。
  “妈,剩下的这些衣服,我来洗吧,你进屋歇会儿?一会儿洗完衣服,我也跟你们去地里摘菜!”
  “地里的活不用你干,你下午把屋子打扫干净行。你看看,盆里的水有点儿凉了,你再兑点儿热水再洗吧!”妈妈说完,起身擦了擦手,她下午还要去菜地摘菜,家里的活儿扔给晓红,她放下不管了。
  晓红把手伸进水盆里,感觉水有点儿凉,起身从屋里拎出一壶热水,慢慢倒进了盆子里面。一些细碎的肥皂泡,像速生的泡大珠一样,挨挨挤挤地膨胀起来,这些粘稠的,像唾液一般的泡沫,立刻飘满了水盆的边缘,裂了又生,生了又裂,反反复复地溢了出来,满院子飘散。
  阳光暖暖地照着, 胡同里又安静下来。这些日子,四儿一直没有回来,他所在的工地很忙,他们盖了两年的楼房,暂时还不能封顶,工地,很多力工都请假回家,整个工地处于半停工状态。
  四儿跟师傅出去这么多年,他可是工地的主力,一到工地缺人手的时候,他一个人能顶五个人用,即使家里再忙,他也不能从工地脱身回家。现在,他好像有两三个月没有回家了,家里的人整天周旋于菜地和市场之间,也没有人去工地看他,眼看地里的庄稼要动刀,也不知道他现在咋样了。
  最近一段时间,城里的建筑工地大缺人手,老板们为了抢工期,竟不惜一切手段。他们想方设法地在工地盲目地展开疲劳战术,他们不要质量,只要速度的做法,致使很多年轻的力工因身体吃不消,都纷纷离开工地。老板们见力工越来越少,都急红了眼睛。

  他们宁可花高出一倍的薪水来村里找人干活,也不愿把一堆烂摊子活儿撂在来年春天在盖。这还不算,他们背地里还昧着良心,处心积虑地把住户的楼照偷偷拿去银行贷款,为了打通关节,他们请客送礼,大吃二喝,全然不顾别人的死活。
  现在工地人手吃紧,他们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七拼八凑地招揽各路人马,来工地干活儿。
  今年的冻期早,如果楼房不及时封顶的话,会给他们的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防止夜长梦多,老板在人困马乏的状态下,亲自阵指挥工人加班加点三班倒,然后挑灯夜战,打算抢在入冬之前强行完工。
  农村人没有来钱路,只能靠力气维持生计,为了多赚外快,胡同里一来招工,他们便蜂拥而去,村里很多男人都不顾家人的反对,成群结队地背着行李去城里打工,他们杂乱的脚步,在院门口轻轻一闪,匆匆忙忙走过去了。他们走了以后,地里的庄稼留给了家里的女人。
  可是有人去了,脑子灵活儿一点儿的,见事不妙,以借钱为由,干完活多少能要出点儿钱回来,可有的人去了工地后,脑袋跟榆木疙瘩不开窍的,只是一味地埋头干活的,到头来除了颗粒不收之外,好像连路费都拿不回来。
  看到这番情景,晓红突然想起了远在工地的小四儿,他的心里又是一阵失落。四儿身体不好,他小的时候没吃过几天奶,他刚刚满月妈妈到砖厂出窑,几乎是奶奶喂大的,因为食火过大,营养不良,他的脾胃不和,又满脸菜色,嘴唇常年脱皮,他的身体非常单薄。爸爸不想让他待在庄稼院里,让他学了手艺。

  四儿没念过多少书,他十三岁辍学跟了师傅学瓦匠。然后常年到外地干活,几乎每年春节前后在家里能待一两个月的时间,工地一开工,他得跟师傅去工地,他们常年住在四面透风的空房子里艰难度日,随便走到哪里,哪里是暂时安身之处。
  以前,四儿跟着师傅去城里盖楼,常常因为包公头不讲信用,大楼封顶之后,很多工头都卷款逃跑,留下一些偷工减料的烂尾楼,被人告法庭,弄得他们师徒好几年的工钱都打了水漂。等他们一群瓦匠带着力工好不容找到工头要账的时候,才发现欠账的要账的腰杆还硬。可能他们背后都有靠山给支招,不然他们也不会猖狂得这么明目张胆。有一回,爸爸替他要钱,临时住在工地的床铺,工地半夜失火,爸爸非但没有要回钱来,还差点儿把命丢在那里。爸爸回来以后,半夜睡不着觉,蹲在院子里一颗接着一颗抽旱烟,他郁闷了好长时间,也没缓过神儿来。

  世界哪有那么多公平的事啊!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老板欠人家农民工的血汗钱,杀死害命还要歹毒,可他们个个都脑满肠肥,红光满面,一个个都开名车,住豪宅,逍遥法外,活得非常滋润,无辜的力工们纵有千般声讨,万般查访,究竟也没有能力把他们都推法庭,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只能忍气吞声地任人宰割他们的劳动果实。其的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现在有了劳动法,政策又好,四儿和师傅他们再出去干活,有劳务市场给他们撑腰,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风险了。自打城里棚户区改造以后,他们的收入,也是一年一年好。四儿是个特别顾家的孩子,他从工地挣回来的钱,一个不花,都拿回来交给妈妈。妈妈把他的钱都攒起来,也很不少,都留着给他结婚时用。
  午后的阳光,斜射在院子里,像一团燃烧的火苗,散发着白亮亮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晓红洗完衣服,再用力把水拧干,一一把它们晾到了晾衣杆。她见衣杆没有晾满,回到屋子里翻开箱子,找出几件穿过的衣服,也想拿到院子里面洗洗。

  她翻着翻着,突然从箱子里面拎出一件红色的衣。这件衣是姐姐在城里班时,用她第一个月的工资给她买的。那个时候,姐姐挣的钱不多,仅仅够自己糊口,她平时花钱特别谨慎,从来都不乱花钱,但给两个妹妹买件衣服,却没有心疼过。
  当时姐姐在商场里买了两件款式不同的红衣服,一件给了妹妹,这件颜色较鲜艳的留给了自己。姐姐还说晓红的皮肤白,穿红的较好看,特意买下来送给她。
  孙晓红特别喜欢这件衣服,一直都没舍得穿,在春天开学的时候,她只穿过一次,然后如获至宝地放进柜子里面压箱底,以后再也没有穿过。现在她把它找出来,捧在手里,不禁又想起了姐姐。
  孙晓红一直都觉得姐姐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跟自己相,可强多了。姐姐的人生经历,可谓一段一段曲折,说起她的往事,连她自己都唏嘘不已。
  姐姐初三那年,因村里的教学质量不好,为了让姐姐考个好的高,她被妈妈送到离家很远的四姨家去寄读。四姨家也住在农村,那里的学也不是像传言说的那么好。妈妈非得让她去,姐姐也没有办法,只好试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