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第27节

作者: 飞雨落霜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着他那副乐极生悲的影子,孙晓红心有余悸地站在那里,忍气吞声地恼恨了半天,才渐渐缓过神来。她望着空空荡荡的胡同口,使劲地跺了跺脚,瞬间绷起一张不可名状的脸,冷冷地转过身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自己家的院门口,伸手推开嘎吱作响的栅栏门,双脚慌乱踏入。
  孙晓红进院的时候,奶奶正在院子里面喂鸡,她腰间系着一条围裙,手里端着一个簸箕。无意瞥见小红失魂落魄的样子,很是不解。“这孩子从小心思重,心里有啥事儿都闷着,这可不好。”
  这样想着, 她略微皱了一下眉头,刚想要问她怎么回事儿,突然发现小红的脸色很不好看,把刚才想要说的话换了内容:“小红,你这是跟谁生气了?你今天不是去学校取毕业证书去了吗?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奶奶,我没跟谁生气,我这是自己跟自己赌气呢!我没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小红垂着眼帘,嘴里小声地嘟囔着,心不在焉地敷衍了奶奶一句,低着头不管不顾地径直往院子里走。她这副样子,跟被秋霜摔打过的美人蕉一样,再也精神不起来了。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早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是不是又遇见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了?”奶奶心里想着,她站在院子里疑惑不解地看着孙晓红不声不吭地打开房门,躲进自己的小屋里,拉窗帘,一头扎在了炕,一动不动了。

  “这孩子唱得是哪一出啊!”奶奶见她这样,轻轻地摇了摇头,嘴里咕咕地叫着,顺便把手里的秕谷均匀地洒在喂鸡的槽子里,母鸡们不停扑棱着翅膀,都把脑袋扎在槽子里面,互不相让地争抢啄食。
  奶奶喂鸡的时候,还不时回过头来,翘起脚跟向屋子里面张望。等母鸡们吃饱散开后,奶奶悄悄地回到屋里,伸手解开腰间的围裙,换一件蓝布外衫,又朝里面的小屋探了探头,她很不放心地把耳朵贴在玻璃窗,听听里面没什么动静,轻声地问了一声:“小红,饭菜都放在锅里了,刚热完的,我一会儿去园子里面摘菜,你要是饿了,自己端出来吃吧!”奶奶说完,又靠近窗前,侧着耳朵听了听里面的动静。

  “奶奶,我知道了,你去外面忙吧,不用担心我!”奶奶的话音刚落,小屋子里面传出来一声有气无力的回答。这微弱的声音,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拉着琢磨不透的长调。
  “这孩子,动不动这样,真是愁人!”奶奶见小红安然无恙,也不再啰嗦,她侧耳听了听,觉得也没有必要疑神疑鬼,她顺手提了一个柳条筐,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她在门口犹豫了半天,才从屋子里面走出来。她慢悠悠地进了园子,回头又看了几眼,估计问题不大,这才放心去里面干活。
  院子里面空荡荡的,吃饱的鸡鸭鹅狗们,都安静得卧在院子里的阴凉处闭目养神,天边的火烧云五颜六色,散发着异的光芒,一团一团地向地面缠来,压抑得令人窒息。
  孙晓红静静地躺在那里,紧紧地咬着嘴唇。她的两只眼睛静静地盯着棚顶的灯泡一动不动。在尴尬的成绩背后,总会有许多令人尴尬的事情。
  此时此刻,孙晓红的内心是矛盾的。从小到大,她从来都没有这样无助过。那一串串沮丧的眼泪,顺着眼角慢慢地滑落,任由无声得流淌。
  一石激起千层浪,总之都怪自己没有用,一想到这些问题,她的脑袋开始莫名的膨胀。可是,这样不堪一击的考试成绩,归根到底还不是自己没用,又能去怪谁呢?
  在这样一个三辈同堂九口人的家里,生活过得虽然不算太富裕,但是孙晓红根本也没有不知足的地方。在她们姐弟五人当,她在学校里待的时间最长,读得书最多,干的活最少。这也是她这辈子最难忘,也最感恩的一段经历。
  想起姐姐,她更是难过。当年,姐姐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也挺用心,可是初毕业后,她不想念了。于是,妈妈想让她再复习一年,哪怕是考个等的专业也好啊。可是姐姐不听,她特别想在城里谋求一个好的工作,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只身一人去省城投奔当官的大伯父家留了下来。
  不久以后,姐姐在那里的介,找了一份还算满意的临时工,虽然钱挣得不多,却还满意。她每天吃住在伯父家里,为了讨人欢心,她每月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交给伯母,算做她在这里的食宿费。
  大伯父在省里一家银行当行长,因为业务的繁忙,他几乎常年去外地出差,他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里,因此姐姐跟伯母相处的时间较长些。开始的时候,伯母对她的照顾还算不错。
  可是人无千日好,花没百日红,最终还是出了问题。这寄人篱下的日子没有多久,大伯母摘掉了她脸虚假的面具,露出她本来的面目。她开始嫌弃姐姐是低人一等农村的女孩,找了个借口,背着伯父,把晓红的姐姐遣送到她娘家姐姐的家里当了保姆。这样一来,一是解决了亲戚家的家务问题,二是变相地把晓红的姐姐驱逐自家的门外。
  当时,孙晓红的大姑姑在县城里面工作,她听说了这件事情,怒气冲冲坐车去伯父家,把姐姐从伯父家里接到县城里来,给她报了个裁剪班,跟一个漂亮的女师傅学了裁剪的手艺,后来给一家高档的精品裤店做件子。她从十五岁时,在大姑姑的身边生活。如今,她依然像亲生女儿一样,跟单身的大姑姑住在单位的宿舍里,日子虽然单调,总算能平静下来,起码少了很多白眼。
  妹妹还在外地读初,她在学校里的成绩一直很好,是个好苗,学校对她做重点的培养。学校里面有宿舍和食堂,为了不耽误学习,她在学校里吃住。眼下,暑假还没结束,妹妹提前去了学校。她现在正在做最后冲刺的准备,估计明年一定考得不错。在妹妹面前,自愧不如的孙晓红深感无地自容。
  可是一想到两个弟弟,她心里更是惭愧。大弟弟,生下来瘦小体弱,妈妈怕他将来长大不能养家糊口,提了两瓶好酒,在村里给他请了个瓦匠师傅,大弟弟天天跟着师傅提着一个铅锥,顶风冒雨地站在墙边摆砖弄瓦。最近几年,城里棚户区改造,他和他的师傅整天在工地忙得不可开交,每天下来,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大弟弟挣回钱来,一个不花,都交到妈妈手里。

  妈妈把钱都存在一个存折里,留着给他结婚时用。以前为了交学费,孙晓红连弟弟的血汗钱都没放过。现在,自己居然考了这样的成绩,真是没脸见人。
  而那个最小的弟弟,居然连初都没毕业,下田干活。他正是长见识学本事的年纪,可他却每天和爸妈起早贪黑在菜地里忙来忙去,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爸爸呢?他整天沉默寡言的。他时常在大雾弥漫的天气里,一个人去村外古城的废墟,踩着坍塌的城墙,走了一圈又是一圈。作为一个坚强的父亲,孙晓红永远都不可能懂得,他的承受和担当有多么的厚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