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群英传——再现元末明初风云际会的那段峥嵘岁月》
第14节

作者: 元明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7-05 16:06:01
  刘基星夜到了城阳山,令乡人引入山谷深处,遥望山之南坞,见一仙居,虽只是一草庵,但见清云隐隐,瑞气非凡。忽见一小童来迎道:“来者莫非是刘伯温乎?”基大惊道:“仙童如何知我姓字!”童子道:“吾师昨日有言:‘今日必有远客至,访者必是刘伯温。’”基道:“真神仙也!人言信不诬矣!”遂与小童同入仙居,但见庵壁左右各有题诗。
  右侧诗云:

  隐居三十载,石屋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明朝饮碧泉。
  樵人歌垅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左侧诗云:
  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落款:李白。
  日期:2019-07-05 21:35:52
  览诗毕,基谓小童道:“诗仙李白也曾到访此地?”童子道:“然也。听师父讲,五百年前,师父于居室右壁题诗罢,好事者多咏其诗。一时间,从长安到洛阳之间的驿路传舍,处处题有此诗。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经传舍,览诗吟之,嗟叹道:‘此仙诗也。’询问路人,得知是师父所作。李白遂游至新安,涉溪登山,累访师父不得。乃题诗于庵之左壁。”基忙问道:“敢问仙童,今日师父在否?”童子道:“事不凑巧,师父一早即负薪售卖去了,到现在未归。不过师父临走交代,若有刘伯温到访,让其在此等候,不要走开。”基遂留下等待。

  日期:2019-07-06 14:17:06
  直等到夕阳西斜,还不见仙人归来,基已略显焦躁。正在坐立不安之时,忽闻远处传来吟唱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小童道:“闻此声,即知是师父回来了。”二人忙出外迎接。只见宣平肩挑扁担,手拄拐杖,醉腾腾的疾驰而来。
  日期:2019-07-06 20:05:50
  即至庵前,基见宣平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灼灼有光,身如古柏之状,颜色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忙向前施礼道:“小生刘伯温在此有礼了。”宣平道:“相公久等了,失敬,失敬。”遂相携入得庵中,共席而坐。二人谈笑风生,甚是畅快。久之,宣平道:“老夫乃荒山村叟,无学无识,辱相公远来,不知有何见教?”基乃长叹道:“大丈夫生世不谐,困蹇不堪也!”宣平道:“观子形体,无苦无恙,谈吐优雅,生活适意,而叹其困蹇者,何也?”基道:“吾此苟生耳。有何适意可言?”宣平道:“此不谓适意,而何谓适意?”基答道:“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祖益昌而家益肥,如此方可谓之适意。吾虽志于学,富于游艺,本以为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而今我风华正茂,犹闲居于家,非困蹇而何?”言讫,而目昏思寐。

  日期:2019-07-07 09:48:31
  任何作品,能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有其可贵之处。红楼梦之所以名声大于金瓶梅,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支持。相比于红楼梦,金瓶梅只能在民间苟且偷生,仍然得到那么多拥甭,并且经久不衰,实乃不易。
  日期:2019-07-07 12:55:58
  宣平见基略显困倦,乃探囊中枕以授之,言道:“你枕下我这枕头,当令你荣适如志。”基接过枕头,见其枕由青瓷制成,且两端各有一窍。基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越发明朗,既而光芒四射。基乃举身而入,不想却穿越至家中。基但觉如南柯一梦,及见自家老屋,才知并非是梦。阔步入得房中,打开包袱,见有《六甲天书》于内,基惊骇不已。细细想来,幡然醒悟,原来仙人趁其举身入枕时,即把此书遁入基包袱中。基自得了天书,在家日夜研习,甚得其妙,学就一身奇门斗数之术。

  日期:2019-07-07 20:04:53
  却说刘基归家数月后,乃娶青田富氏女,女容貌美丽,贤惠大方。基自此顺风顺水,资财也越来越丰厚。基大悦,由是衣装服驭,日益鲜盛。时常与文人雅士相交结,为士流所赏识,侍讲学士揭傒斯称道:“伯温乃魏征之流,而英明又超过之,将来必是济世之器。”西蜀赵天泽也认为基为诸葛孔明之辈。
  日期:2019-07-07 21:52:50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吏部点选人才,授基江西高安县丞。基初登仕途,意气风发,作《官箴》以自勉。其略曰:
  治民奚先,字之以慈。有顽弗迪,警之以威。振惰奖勤,拯艰息疲。
  疾病颠连,我扶我持。禁暴戢奸,损赢益亏。如农植苗,蚤夜孜孜。
  涝疏旱溉,无容稗秕。如良执舆,顺以导之。弱不可凌,愚不可欺。
  刚不可畏,媚不可随。无取我便,寘人于危。无避我谤,见义不为。
  天鉴孔昭,民各有思。惠之斯怀,推之乃离。誉不可骄,器恶满欹。
  谤不可怒,退省吾私。人有恒言,视民如儿。无反厥好,以暴予知。
  是用作箴,敢告之羁!……

  刘基在高安县丞任上,以廉节著名。发奸擿伏,不避强权。为政严而有惠,小民皆以慈父颂之,而豪强却数欲构陷之,基颇为郁郁不得志。及至莹玉谋反案发,基乃奉命领兵前往剿寇。此后之事,前文已表,不题。
  日期:2019-07-08 11:35:52
  且说莹玉师徒二人在普胜家里将息了七八日,打听得事务甚是紧急,纷纷攘攘,有做公人到各处缉捕。普胜得知,只得对二人说道:“师父、师弟,不是我怕事不留你们安身。如今官司搜捕得急,排门挨户,只恐他日有些疏失,必须怨恨我夫妻二人。我却寻个好安身去处与你,只不知你心中肯去也不?”莹玉道:“我这几日也曾寻思,想这一日终究会到来,如何在此安得下身?今日若得徒弟有这好去处叫我俩去,我等如何不肯去?只不知是哪里地面?”普胜道:“是蕲水管下一座三角山饮血洞,我有一好友,名为项普略,又号项甲,在此打家劫舍,霸着一方落草。蕲水官军捕盗,不敢招惹他。师父二人只有去那里安身立命,方才逃脱这罪罚。若投别处去,终究会被捉拿。他常派人到我这里打造兵器,也常有书信来劝我入伙,我只为恋土难移,不曾去的。我写一封书信去,备细说师父、师弟的本事。于我面上,如何会不肯收留你?”莹玉道:“徒弟说的是,我也正有此心。今日既然被官军追捕,没潜身处,此为最妙。你快写书信与我,只今日便行。”

  日期:2019-07-08 15:44:41

  普胜随即取幅纸来,备细写了封书信,递与师父,又安排酒食送二人上路。只见邹大嫂指着普胜说道:“你如何便这等叫二位贤士去,前面定会让人给捉了!”况天道:“阿嫂,你且说我们怎地去不得?如何便被人捉了?”邹大嫂道:“贤弟,如今官司遍处都有了文书,出一百两赏银,画影图形,明写籍贯年甲,到处张挂。彭师父又是出家人模样,走到前路,须躲不过。”普胜道:“头上戴顶毡帽便了。”邹大嫂道:“天下只有你聪明,净说些痴话!这个如何瞒得过做公的。我却有个主意,只怕贤士依不得。”莹玉道:“我们既要逃灾避难,如何依不得?”邹大嫂大笑道:“我说出来,二位贤士莫要见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