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60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果然被赵匡胤猜着了,李景达可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的亲弟弟,这次他被任命为御北兵马大元帅,南唐的满朝文武全国上下,可都眼巴巴的看着呢,不立军功可是要被别人笑话的啊,老这么像缩头乌龟一样守在城里,真是憋屈的很,不管赵匡胤是不是真的像外界传言那么生猛,我老李都必须跟他战一战!
  果不其然,两军相持不下时,还是老李首先沉不住气了。主动发起了挑战,赵匡胤接到战报后,立即整军出城,摆好阵势,只等南唐大军到来。
  过了一会儿,果然见到唐军摇旗呐喊,蜂拥而至。赵匡胤指挥众将士上前迎敌。双方战鼓喧天,一边目中无人,立志要扫平淮南;另一边临危受命,立誓要保卫山河,雄踞江北。两军厮杀了几十个回合,也没分出个胜负。
  日期:2019-02-17 08:15:57
  打仗是个体力活,从早上打到了傍晚,两军将士都感到饿的不行,这才各自收兵。
  回城后,赵匡胤仔细检查了一下,伤亡不过几十名。他又让将士们把各自穿的皮笠呈上来,检查完毕后,他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让他们几个上出列,上前一步走!
  赵匡胤对他们几个大声呵斥道:“你们几个也太孙子了吧?我挑你们来,难道就是让你们来扬州混盒扬州炒饭吃的吗?为什么不肯拼命杀敌?难道等着南唐的敌军砍掉你们的头吗?好吧,既然想死,我就成全了你们”说完,就命令手下,将他们几个推出去要斩首。
  众将茫然不解纷纷上前求情,赵匡胤解释道:“兄弟们,难道你们以为我冤枉了他们不成?今天临阵,将士们各自戴着皮笠,为什么只有这几个人皮笠上有剑痕呢?”
  说到这里,大家就更加搞不明白了,老赵你这是在玩啥?
  赵匡胤又说道:“敌众我寡,咱们可是一个打十个,全靠大家拼命杀敌,如果不能拼一死战,我们全得玩完,我督战的时候,看他们退缩不前,就用剑在他们的皮笠上作了标记。要是不将他们就地正法,明天谁还会奋勇向前,以后还怎么带兵打仗?不如将这六合让李老拿去好了。咱们一起被皇帝处死算了”
  众将士听后才恍然大悟,个个吓得面面相觑惊讶不已。将这几个砍了头之后,赵匡胤失声痛哭,亲自将他们的尸首一一掩埋,并让掌书记一一以烈士的名义记录了下来,上报朝廷,对他们的家人给予优待。这些人也算死的值了!

  第二天黎明,赵匡胤在大帐里召集众将士说:“兄弟们,能不能退敌,就看今天。咱们要各自为战,不要瞻前顾后!只要大家能个个能奋勇杀敌,哪怕他兵再多将再广,照样也会一败涂地!我们会再一次创造奇迹!相信我!”
  众将士齐声允诺,精兵就是精兵,艺高要胆大,他们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士兵,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英雄。
  赵匡胤命士兵饱餐一顿,等到辰时,传令出兵。将士们踊跃出城,行军才几里就碰到唐军到来,大家争先恐后突袭阵中,也不管什么刀枪剑戟,敌人越多,越是杀得凶狠。唐兵面对这一群发疯的豺狼,怎能招架得住,只得节节败退。
  李景达自以为人多势众,命令部下分兵两路,包抄赵匡胤。没想到李景达围了这头,那头又被冲破;围了那头,这头又被冲破,两边总是不能兼顾。
  就在这时,后周的大军中忽然窜出一个彪形大汉,手持长矛,带着一队人马直捣唐军的中军,竟然将李景达马前的大帅旗勾倒在地。李景达不免大吃一惊,急忙勒马后退。那群周兵穷追不舍,大有不取李景达首级誓不罢休的架势。
  幸亏李景达部下拼死拦截,才让他逃了出去。南唐军队见大旗已倒,主帅落荒而逃,军心一下就涣散了,几万大军土崩瓦解,几乎全军覆没。
  赵匡胤这第四口啃下了这六和大捷。
  日期:2019-02-17 08:16:18
  胜利,只是又续写了一次能打仗的辉煌而已,而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是,他挽救了他的发小,大宋的开国功臣:韩令坤。如果没有赵匡胤,韩令坤弃城而逃的行为,一定会被砍头的。所以赵匡胤让他悬崖勒马将功赎罪,救的是老韩家这一族。
  赵匡胤这边是打了个大胜仗,但周世宗那边亲自攻打寿州,却没有好消息传来。攻了几个月都没有攻下来,柴荣脸上也有点挂不住了,这次御驾亲征,咋就不灵了呢?
  反正赵匡胤也打了三个大胜仗,面子上也过的去了,再打下去,也未必就是好事,见好就收吧,当周世宗柴荣正准备下令班师回朝时,忽然接到六合的捷报。
  这让周世宗柴荣眼前一亮,心生喜悦!他想改变主意,不想往河南退了,他想要改从扬州进兵,和赵匡胤会师一处,攻打江南。
  此时,接了牛鼻子冯道的职位,担任后周当朝宰相的范质,上奏道:“陛下从孟春出师,已围寿州数月,连续用兵却并未攻克。现在已经是盛夏时节,这天儿可真是热啊,咱们几个都热的受不了,找把扇子扇扇,都累的旁边的小姑娘气喘嘘嘘的,现在的兵力可是疲惫的很,粮饷也不足,要是继续征讨,恐怕不是万全之策。依臣愚见,不如先回河南,咱先休整休整,等到兵精粮足的时候,再图江南也不迟啊。”

  周世宗柴荣不无尴尬的说道:“一个小小的寿州城,我亲自攻了几个月都没能攻下,反而耗费这么多粮饷,我实在是不甘心呐。”
  这时突然有个人站出来说道:“陛下您就放心回去吧,为臣愿意留在这里继续攻城!”
  周世宗打眼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原来是郭威的侄子,自己的心腹李重进。这也是一个能打的人,关键是可以信任的人,于是周世宗留下一万余人交给李重进,继续围攻寿州,自己带范质率大军还都京城。
  赵匡胤等人因为在外征战已久,周世宗也特令他回京,该封的封,该赏的赏,来日方长,统一全国,一不是吃顿饭的工夫就能搞定的事,慢慢来吧。
  这是周世宗第一次征讨南唐,但周世宗这次没有和赵匡胤抢风光。
  历史把所有的风头,都给了赵匡胤一人。
  当然,柴荣的心胸还是可以的,反正都是为他打工。干的漂亮,他这个老板不但不会嫉妒。反而脸上有光,心里也很爽。所以,就准备对赵匡胤进行册封行赏。

  当面满朝文武的面,对赵爱卿是一顿猛夸,皇帝也是读过书的人啊,把能用上的赞美的词都用上了,夸赵匡胤夸的很到位。
  至于说到底夸了些什么,我就不再复述了,因为夸人的话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反正中心意思就是吹捧的,我真写出来,也没啥意思。
  听完皇帝的夸将后,赵匡胤下跪谢恩,并说道:“这都是陛下恩威浩荡、众将士奋力杀敌的功劳,臣不敢邀功请赏。”
  周世宗笑道:“论功行赏,爱卿不必太过谦虚!”
  赵匡胤对答道:“陛下,为卧别无所求,但有一事,匡胤不能昧了良心,我必须跟您举荐一人个,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我手下一个判官名叫赵普。为臣之所以连连取胜,赵普功不可没,他是个人才,可以为我后周所重用,希望陛下明察!”

  周世宗柴荣本身就很爱惜人才,朝中各路英雄各种谋士,为数众多,也没把赵匡胤的举荐真当回事,反正当时心里正高兴呢,就送了赵匡胤一个顺水人情。
  ”好啊,你看上的人,朕就相信他,你有大功,朕就把他赏给你,继续做你的手下,为我大周效力吧“柴荣回了一句。
  当然,除了赵匡胤封官进爵,赏赐千金这外,这个也官升一级,成为节度推官,继续辅佐赵匡胤。
  赵普在后台候场了好长好长时间,终于登场了。
  我的天!这个赵普,可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啊!
  他在后周虽然并没有显山露水,但在大宋却一鸣惊人。
  我们要讲三百年的大宋,赵普这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他不但跟宋大祖赵匡胤有很多故事,跟宋太宗赵光义也有很多恩怨!
  更为关键的是,他影响了赵宋后来的历代君王,他制定的祖宗家法,直到现在都深深的影响了我们!
  所以,他的登场!就正式开启了咱们大宋王朝无比辉煌的开端!
  赵普到底何人?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