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硅谷,就是旧金山到San Jose的这条线上房子也不便宜,因为那些IT企业都是动不动就是给10万的年薪,购买力在那里;100万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便宜的房子。前段时间我去Mountain View,就是Google总部所在的地方。其实也是小镇,但是我一个朋友买的是一个公寓楼,3室一厅,大概100平米,只要40万美金。夫妻俩都是美国的博士毕业,都在IT企业工作,两人收入一年大概18万。你说生活有什么压力?过个几年有钱了再去换个100万的独立房,养两头狗。这就是你有了付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给你的回报,让你享受好的生活。你看中国的博士,都挤破了头去考公务员。这就叫脑体倒挂。
而南加州一带,跟硅谷清一色的高科技比起来就有点鱼目混杂了。从santa babara(jackson豪宅所在地)到洛杉矶再到san diego沿着太平洋这一条线基本上也串上了。这里的房价有高的,几百万,几千万,但是便宜的也有10几万。最近几年,因为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人在家里就可以办公,尤其那帮搞艺术的,很多都是个体户,洛杉矶房价太高,就迁到周边的小镇上来,同时又不会远离城市。一些新兴的小镇就在周边开始兴起了。
日期:2009-12-09 11:37:57
前面已经说了不少城市,大家也看出来了,美国的很多城市不像中国那样是集中式,而是小城市的集群为主。洛杉矶号称美国第二大城市,但是真正叫洛杉矶的其实是很小的一小部分。另外周边还有将近100个类似中国的区县(比如比佛利、好莱坞都是区)各自为政。这些区县都是紧密地挨在一起,构成了巨无霸的广义洛杉矶。因此生活的半径也被扩大了,开个30公里的车去买个菜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看到有同学回帖说美国的城市布局跟中国不同,因此房价也没有可比性。是否有可比性,该如何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探讨。但是我今天要说说纽约。纽约跟中国的城市就比较像了。
纽约市由五个区组成,最核心的区是曼哈顿。曼哈顿长什么样呢?它其实是一个狭长的半岛,类似于上海的崇明岛。只是这个崇明岛靠长江里面的一端是连着陆地的。岛的两侧两条河(你叫它海湾也行),东面的那条和隔着纽约的另外的几个区,西面的那条河则是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分界线。
曼哈顿59万平方公里(想当于北京二环内)的面积上,住着163万人。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我们用北京做比较,北京中心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四区总面积大约90平方公里,人口227万。两者相比较,人口密度差不多。
如果再往大了比,整个纽约5个区790平方公里(北京五环内750平方公里,两者相当),人口827万。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还是拿北京来比,北京的东城、西城、崇文区、宣武区,再加上朝阳、石景山、海淀、丰台,这八区的人口大约也是在800多万。考虑到外来人口,我们假设这八区的人居住在五环以内,那么密度也是跟纽约差不多。
所以现在有了一个基本概念,北京二环内,曼哈顿;北京五环内,整个纽约市。当然你一定要说这样比不科学,那我也没办法。
曼哈顿岛上基本上都是高楼了。而且有些楼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毕竟这里的美帝国的老巢。很多楼也显得十分陈旧。好在美国人注重维护,内部的装修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外面破点,里面住着还是很舒适的。你看看《老友记》就有大致的感觉了。
当然,曼哈顿岛上也有崭新的漂亮的高层商品房,不过都是豪宅了。以前台湾新闻说连战在曼哈顿豪宅,就是那种豪宅。
曼哈顿的房价自然也不会便宜了。一般2室2厅100平米多一点(使用面积)至少都是100万美元了,折算面积的话1万美一平米金起,高不封顶。
有没有便宜的,也有。就是面积小一点。类似于那种单身公寓,一个卧室的,价格也是1万美金一平米,总价50万也能买到。
当然,美国有物业税,这个问题以后会具体谈。这里先说个大概,如果你在曼哈顿有一个100几万的房子,一个月大概要交1000块钱。这只是一个大概数,根据房子的不同而不同。
这个是曼哈顿大致房价。再提醒一下,曼哈顿,北京二环内。
那么曼哈顿居民的收入多少?美国官方数据说,曼哈顿人均收入10万一年,号称美国首富区。我前面说了,在美国大部分地区,10万一年算高薪了,微软,Google给工程师才这个价。但是注意,曼哈顿因为富人太有钱了,因此普通居民也就“被平均”了,其实在曼哈顿,3-5万也是普通人的工资。很多行业,比如新闻、比如广告、甚至于金融行业底层非核心的岗位,也就是3-5万的收入。要在曼哈顿买房,压力在美国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更何况,曼哈顿的消费要比美国其他地方稍微高一些。
当然,普通人即便在曼哈顿上班,也不会在曼哈顿买房。房价贵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多高楼挤在一起生活太压力。所以很多人跑到岛外的其它区或者是新泽西去买房。
我这里上传几张曼哈顿的图,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这些图是我在帝国大楼上拍的,同一个位置,都比较真实。这张是往海的一边看,右边隔河的新泽西,左边隔河(不是很明显)则是纽约的其它几个区。
日期:2009-12-09 15:12:47
100万美元的房子,在曼哈顿,也就是在相当于北京二环内的地段。对收入5万一年的普通美国人来说,已经是贵到天上去了。除了价格以外,也可以从上面的图片看到,整个曼哈顿乌压压一片全市高楼,住宅也是以高层为主,住得都很压抑。当然也有楼层、景观好的房子,不过价钱也就高了。
于是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岛外纽约的另外几个区,以及另一边的新泽西。在这些区域选择就多了,范围也大了,有公寓楼,也独立房子;但是坏境参差不齐了,比如纽约的皇后区就相对差一点。但是有一点就是肯定的,就是出了曼哈顿,房价会立即便宜很多。同样档次的公寓楼在曼哈顿要100万,隔了一条河的布鲁克林价格可以差一半,50-60万就能拿下。如果还是觉得贵,你可以去皇后区,价格还可以便宜一二十万。同时纽约的地铁十分发达,上下班也十分方便。
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分析一下,纽约跟北京比,面积、人口都差不多。纽约还是给普通老百姓选择的余地,曼哈顿的豪宅你尽管去贵,但是我还是能够用相当于10年薪水的价格在合理地段的买到100平米的房子。而在北京,就是普通居民也有5万人民币的年收入,现在想花50万买个100平米的房子基本上快到天津了吧。
那么问题到底在哪里?人口,土地资源都不是问题的根本,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甚至炒房也不是问题的关键。纽约的房子全世界的人都来买,价格也没有炒到疯掉。
这里就要说到房子的产权问题。独立的房子产权是没有疑问的,你买了这个房子,地皮就是你的了,以后是你儿子和孙子的。但是对于曼哈顿公寓而言,这个产权该怎么算?美国的做法简单的说可以用概括成“集体拥有”。整一个楼假如有100个住户,大家集体拥有这个楼,相当于一个公司拥有100个股东。如果哪一天你把这个房子卖了,就相当于把股份给转让了。这种“集体拥有”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和规则,比如有些规定只能自主,不能出租;有些甚至连谁能不能买这个房子都要审核过。
另外一种公寓楼是公司所有,专门用来出租,不用来出售。但是政府对房租有严格的限制。前段时间曼哈顿有几个楼擅自调高房租,结果被《纽约时报》爆出来了,最后被政府处罚了。
总的来说,这种“集体拥有”模式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避免你单打独斗,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总是弱势的,但是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住房公司”,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开发商面前都是平等的法律主体。没有强势弱势之分。正式因为这样,左右房地场的几个力量能够得到平衡,住房价格也能够得到稳定。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这种模式就决定了房子一旦建了起来,就几乎不能动了。因为要拆整个楼的话,股东大会内部首先应该会有不同的意见。民主就是七嘴八舌,最后导致效率低下。所以曼哈顿的这些楼,几十年前就在那里了,现在还是那样。再怎么维护毕竟也是几十年的老楼了。所以中国人一到那里,就会感觉纽约怎么那么脏、那么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