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21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以说这是一个生在军营,长在军营的娃儿,而且赵匡胤也不是赵家的老大,而是老二。老大叫赵匡济,没长大成人,早早就死了。赵匡胤有弟兄五个
  老大:赵匡济

  老二:赵匡胤
  老三:赵匡义
  老四:赵匡美
  老五:赵匡赞

  如果这哥五个都能长大成人,那在勇猛无比的父亲赵弘殷的调教下一定能成为五虎上将,不过,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能平平安安的活下来,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老大和老五都是早早的死了。就剩下赵二赵三赵四这哥仨。
  日期:2019-01-24 15:17:14
  赵匡胤和自己活下来的两个弟弟,从出生开始就是听着刀枪棍棒声长大的,父亲行军打仗的部队经常要根据战争的需要,开拔在不同的阵地。有战胜的时候,也有战败的时候。战胜了还好,官兵抢老百姓的那些东西,可以让自己有好天能吃点好的。但战败了就很惨了,这些人脑袋都差点被敌人砍了,哪还有心情做好吃的,有什么就吃点什么吧,如果仗打的时间长,经常是没人给做饭,又找不到吃的,就只能常常饿着肚子!

  饿!怕!乱!成了赵匡胤童年挥之不去的三大阴影,也是他至今不愿回忆的原因所在。
  大家要知道赵匡胤出生的公元927年是个什么时期,五代十国的第二代,后唐明宗李嗣源兵变篡权的第二年,如果说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一大段的话,那赵匡胤的爹赵弘殷,就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全部。
  出生于公元899年的赵弘殷8岁时,大唐灭亡,随之而来的是朱温建立的大梁帝国。907年朱温册封王瑢为赵王,赵弘殷刚开始闯江湖就是跟着这个威德军节度使赵王混的,王瑢这哥们也是一个奇葩式人物,命比较好,虽然归属大梁,但并不归朱温管,自主管理自己在河北镇州的一片国土,以此为都城建立自己的赵王国,后来大梁灭亡归属后晋时,这哥们依然称赵王,自己玩自己的,纵观王镕的一生,可以用贪图享乐、目光短浅、不思进取、治国无为来评价这哥们。

  所以你想都想得到,怀有大志的赵弘殷追随这哥们没多久就发现王瑢不靠谱,但追随期间,赵弘殷最大的收获是在赵王的地界上娶了一个本土的河北姑娘,这个姑娘姓杜,当年赵弘殷娶她的时候,她刚好15岁,正值青春美妙之时,就被骁勇善战的赵弘殷给虏获了芳心,可能是杜姑娘太漂亮了,也可能是那时候没有避孕的措施,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杜姑娘硬是给赵弘殷这个武将边打仗边生孩子,哐哐哐,连生七个,五个男孩,两个女孩。男的咱介绍下,女的后面也会详细介绍。关键的是赵弘殷居然这么痴情,让这七兄妹成了同父同母的七兄妹,这在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非常难得。

  日期:2019-01-24 15:17:41
  这个杜姑娘不但能生,而且能管。管的丈夫赵弘殷服服帖帖的,管的三个儿子更是听话的不得了,如果你不了解这一层,你永远理解不了赵匡胤怎么可能所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而不是亲生儿子。
  儿子怕妈,说明妈妈小时候管的严。管的严是坏事吗?绝对不是。棒槌之下出孝子也许不对,但小时候对孩子们严厉的管教,绝对有利于孩子们茁壮的成长。

  现在的杜姑娘就是后来硬生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人,后面咱们再详细摆她的龙门阵。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童年,可以想见的是,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这两个人,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妈。其他军营中的将领教会他的只是上乘的武功,帮他打造了一个魁梧的身躯而已,而真正影响他一生的是他自己的亲生父母。
  他继承的父亲的优良品质,同样的肖勇善战,同样的拼命三郎,同样的坚忍不拔。但这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他继承了父亲的英雄基因,一是胸怀远大,永怀功业理想。虽然只是一届武夫,但他是有远大理想的军官。往上数四代,他们家世代为官,而且都做的很大,赵弘殷肯定想着能更上一层,光宗耀祖,虽然自己最终未能实现抱负,但培养了两个当儿子当上了大宋的皇帝,也算是功德圆满了。二是处事圆滑,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里赵弘殷不管是跟随谁,都能很快得到器重,官至权臣。原因是自己确实很有本事,更重要的是赵弘殷善于揣摩上级领导的心思,能抓住主要矛盾,所事办的漂亮,把话也说的非常漂亮。

  日期:2019-01-24 15:18:18
  父亲这两个优秀的基因被赵匡胤毫无保留的继承了。
  赵匡胤从母亲这继承下来的东西,就不是说话办事的能力这么简单了。

  从小跟着他爹到处打仗的赵匡胤最喜欢的就是舞刀弄枪,骑马射箭,父亲领兵出征后,在家里闲着无事的小赵匡胤就摆弄这些东西,他的母亲就非常严厉的逼着他读汉书唐史。
  赵匡胤倔强的挺着小脑袋和他母亲顶嘴:“俺爹说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现在是混乱年代,刀兵未停,孩儿只想好好练武,将来用刀抢打出一片天地,才算不虚此生。”
  杜姑娘看着这个顶嘴的孩子,也没有生气,笑着说:“为娘的只希望我儿继续祖业,不要玷污了赵家的门楣就行了,也不指望你成就一番什么霸业,你别一天到晚的东想西想的。”
  赵匡胤不服气的说:“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过是一个武将家的孩子,李能成就帝业,为什么孩儿就不能呢?孩儿虽然不才,但却想和唐太宗李世民那样,轰轰烈烈的做个大丈夫,娘,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幸亏你还小,长大了要再说自己想当皇帝的话,那可是株连九族的死罪,你想害死为娘吗?如果你小小年纪就满嘴的大话,将来一定没什么出息,去,把为娘给你准备好的汉书连抄三遍去……“

  杜姑娘可不是一般的母亲,生在乱世的她,治家严毅,颇通礼法。这是个什么概念?意思就是说,从小对赵匡胤的教导,在赵匡胤童年时就已经完成了对一个皇帝最重要的品质塑造,灌输善良和智慧。并且在身边陪伴了赵匡胤40多年,巩固和强化了这种善良和智慧。
  这是一个伟大的皇太后,如果没有她的临死安排,今天的大宋可能进入不了历史的长周期王朝,你赵匡胤能黄袍加身,别的武将就不能了吗?你能欺负人家后周的孤儿寡母,别的藩王就能叛乱欺负你们家的小孩子吗?
  所以兄终弟及的政治智慧是在千年以后,才慢慢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
  赵匡胤的童年其实一直在默默的充电,充了多长时间呢,充了20多年,我的天,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赵匡胤只放过两次电,而且放的都不太理想。一是傻不愣登的驯服了一匹烈马。

  二是赌博后逗鸟,走出屋后房子塌了。
  原来,小赵匡胤和小韩令坤在野外一间土房里玩赌石子的小游戏。玩的正高兴时,突然听到外面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很是嘈杂,赵匡胤以为是猛兽来了吓着了小鸟,小哥俩一商量正好带了弓箭,那干脆把猛兽射死,为小鸟除害,还可保这方百姓平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