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
第12节

作者: 司马寻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朱温想拍马冲出去的时候,被恰在自己一旁的二哥一把抓住:你想死啊?咱抢谁也不能抢刺史大人啊,要掉脑袋的,要死,你自己死,可不能连累我们全家。
  其实是朱二哥多虑了,因为这时张大人全家的轿已经开拔打道回府了,后边有卫队护佑,岂是你一个毛贼想抢就抢想劫就劫的。
  不管这个姑娘是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惠儿,但连句都没来及说一句,就这么擦肩而过,让26岁的小混混朱温,要多郁闷就有多郁闷!
  回到家后,朱温就跟二哥打听这个张刺史和他们家人口的构成情况,不打听还好,自己只问了句,二哥绘声绘色的给自己讲了半个多小时,此时的朱温心里很难过,好像有打翻了十三瓶醋一样,难受及了。挡在他和这个姑娘之间的,不是那些丫鬟和官兵,而是他一个乡村小混混和刺史之女之间的门户差距,他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二哥一把抓住,没有鲁莽的冲出去。
  否则,被那些官兵当刺客一样绑起来的自己一定被刺史家的姑娘看不起,要想娶别人,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侥幸啊
  侥幸的是,那个姑娘好像根本就没看到自己。不知道自己如此穷酸。

  痛苦啊!
  痛苦的是,怎么才能建功立业当上大官呢,不为求荣华富贵,只为和心爱的姑娘门当户对。
  郁闷极了的朱温和二哥长谈了一夜,讲了自己这么多年来心里的苦恼和自己远大的抱负,只有闯出一番天地,才是唯一的出路啊,谈着谈着,两兄弟就完全想到了一起,越聊话越投机,越聊心越激动,
  第二天,朱家的这两个外来破落户辞别了刘地主家,一起投到当时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军黄巢的军队里,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兵仔子,开始了自己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

  虽然朱二哥参军没多久就战死沙场一命呜呼了,但这个朱温却在每次的战役里都格外幸运。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但能捡条命回来,还经常小有战功。越来越深得黄巢器重,屡被提拔,直游奕使兼同州防御使。官虽小,但多场真刀实枪的对战对朱温的教育却不小。
  所有伟大的战役,都是从小战役开始打起的。理论从来都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实战。死读书的危险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活学活用,很容易读成纸上谈兵的赵括,误已误国。
  此时的朱温也许不懂这个道理,但却在亲身实践着这个道理。他从一次次战役中提练,归纳,总结了很多实用的作战方法,因为这是黄巢组织的农民起义军,不是中央的正规军。平时舞的最多的只有锄头,刀枪棍棒这玩意,咱也没使过啊!啥,你说射箭?说实话,拉过马,拉过牛,也拉过屎,就是没拉过弓,使多大劲拉这弓,真不好掌握,特别是一阵风吹过来,我咋感觉我射出去的箭明明是直的啊,它怎么老飘啊?

  朱温也清醒的意识到这些问题,虽然当上了个小队长,但不能回回都是自己像傻逼一样的冲在最前面啊,回头一看,朱二椤孙三莽是跟着呢,刘五六张磨蹭好像掉队了啊,更气人的是赵无能和钱跑跑居然掉头往回跑!
  这那成啊,万一哪天我朱温感个冒拉个稀,这个仗还咋打呢?不行,必须给这帮农民和小混混们定个规矩1、只准向前不准退后。2、只能听我的,错的也要听。3、打赢了每人多赏三个馒头,打输了每个打三十大板。…………4、……,不知道该写啥了,算球了,咱又没读过什么书,能想仨就仨吧,多了那帮农民也记不住!
  事实求是的讲,从朱温一生来看,确实是不一个好鸟。但成为一只坏鸟之前,此时的好鸟朱温还是可圈可点的。
  所谓的道理,难道需要知道并都能写篇论文吗?不需要的。道理不用知道,会用就行,如果能变成本能的反应更好。
  其实,我们也不是为朱温翻案去刻意美化他。此时的朱温挖空心思打胜仗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我中华之崛起。而是为了自己的门弟,他太知道门当户对的重要性了,他必须尽快往上爬,好让自己有资格娶张刺史的女儿。
  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多了更多的胜算。战场就是如此残酷,每次都需要押上自己和全体将士的身家性命去赌输赢。好在天佑进取之人,上天眷顾你的前提是你自己要格外努力。
  朱温此时就是那个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今后的日子里,他将像前生的安禄山一样快速升迁平步青云,直止建立大梁的王朝,这个咱们留在下章再说。因为有个女人,实在等不及的出场了。
  喂,说你呢,姑娘,妆都没化好怎么就出来了呢?得得得,时间宝贵,别折腾了,就这么着吧,就你这个邋遢样,不怕朱温不喜欢你啊?
  唉,好吧,就让这个姑娘先这么邋遢一会吧!生在乱世,她能怪谁呢?
  时年公元882年2月,朱温攻城略地拿下不少城池之后,又刚刚攻下同州,当他骑着高头大马刚要进城时,在前面一群难民堆里,有个女子正回头往后看,两人正好互相看了一眼,我的天,虽然离的很远虽然衣衫破烂,但那张脸却是朱温见过一面就永世再也忘不掉的脸,他策马向前,拔开人群,径直来到姑娘面前。他惊喜万分,感觉自己的心都快激动跳出来了,他急忙的问这个姑娘身边的人:“这是宋州刺史张大人的女儿么?”“军爷您是谁?”旁边紧紧护着她的妇人警惕的问道。“你们不用怕,咱们是老乡,我也是宋州砀山人。”

  听朱温一口熟悉的家乡话,那个姑娘对朱温微微的点了点头。这下朱温近距离看清了那张虽然蒙尘满面却柔美的脸,是她,就是她,就是五年前遇自己擦肩而过连话都来得及说一句的张小姐本人无疑。
  多年之后,朱温做了大梁的开国皇帝后,还总是在梦里梦到这一刻的相遇。
  相遇后相认相爱的故事史书的写的太精彩了,每读及此都让我心醉,古来历代的美女配英雄都不差不多,不同的是,也许远远没有朱温和张惠的爱情来的刻骨铭心。
  因为他们有不相知时单相思之苦,也有相爱相亲的甜蜜,更有20年相扶打下江山的传奇,不幸的是这是他们生生世世第一次却也是唯一的一次相恋,爱完之后,这个朱温,不对,不是朱温,是安禄山将用5000年火烧冰封之苦赎罪。

  此世的朱温也许不敢相信,将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自己,后世会有两个伟人高度赞许他。
  一个是北宋的名人苏轼苏东坡,他说朱张的爱,令人垂泪。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与此有莫大的关系,讲到苏东坡时咱们再揭密。
  另一个是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熟读二十四史,对历代帝王都独特见解的毛主席,对朱温所干的荒唐事没有评价,但对朱温的军事和战功却评价极高,他评价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跟曹操一样的人物,其实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千古之后的朱温应该知足了,因为历史从来没有真相,只有想象。万人唾骂又怎么样?有这两个伟人的认同,可抵千夫所指的雄兵。一个认同功业如曹操,一个认同爱情可垂泪,夫复何求啊,夫复何求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