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好的年代》
第32节

作者: 古大头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直到二更左右,三人一马才来到了县城跟前,这时他们脚下的路已经平坦宽阔了许多,虽然算不得正经官道,却已足够让马匹放开驰骋了。
  虽然是黑夜之,但陆缜依然能借着火光看清这座小县城北边城头的模糊轮廓。这是座三丈多高的城楼,不但看着不甚高大,而且面还显得颇为残破,坑坑洼洼的,显然是曾经遭受过许多次攻击所留下的痕迹。

  走到近前时,甚至抬头还能看到方的几个缺口。另外,城门头刻着两个苍劲却又斑驳的大字——广灵。这一切都似乎是在向人诉说着这座城池曾经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让陆缜的心久久都未能平静下来。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陆缜之前也曾去过一些博物馆,看过不少几百千年前的珍藏。但无论那些东西保存得有多完好,却总给他一种不真切,并相隔太远的感觉。
  而现在,虽然只是一道破损陈旧的城墙,却让他完全领略到了真实历史的质朴感。那种饱经沧桑,屹立不倒的历史沉淀感实在是让人心动万分哪。
  “大人……”见他突然驻足,抬头看着那城墙久久无语,韩四忍不住叫了一声。
  陆缜这才从内心的感叹里拔出神来,随口道:“我似乎对这儿有些印象……”说着,才继续往前走去,很快来到了城门跟前。
  这种小城是没有什么护城河的,但因为身处边地,防御却相当仔细,不但城门紧闭,外边还堆放了一溜的拒马,一看是用来对付可能来犯的蒙人骑兵的。
  而在三人靠进的时候,城头已突然亮起了一点火光,一个粗鲁的声音传了下来:“什么人,胆敢半夜靠近我广灵城?”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鲁把总么?我是县衙的韩四哪……咱们终于找到县尊大人了。”韩四不敢托大,赶紧把自己的姓名身份报了过来。
  “原来是你小子……”城的鲁把总呵呵笑了起来,但随即又是一愣:“你说什么?你们真把陆县令给找到了?”
  “正是,还请把总你受累开下城门放我们入城。”韩四点头应了一声。
  头立刻传来了几声议论,随后鲁把总道了一句:“等着!”便没了动静。
  在城门前等了一阵后,只听得一阵吱嘎乱响,那扇看着颇显陈旧,却又很是坚固的城门便缓缓地被人从里面打开了一条缝隙,在几根火把的照耀下,陆缜瞧见了一名身材高大,穿着褐色戎装的汉子正大步走过来。

  在他仔细打量这位满脸杂乱胡须,都辨不出对方年纪的将领时,对方也看了他好几眼,然后哈哈笑了起来:“果然是陆县令,你可算是回来了。要再不回来,兄弟们可真要去北边找你了!”
  只听声音,陆缜知道这位是刚才城头的鲁把总了,便冲他一笑:“倒让鲁把总你们受累了。”
  “算不得什么。”粗豪的汉子把手一摆,不以为然地道:“陆县令你能安全回来总是好事,天晚了,快回县衙去吧。”说着,让开了路来。
  陆缜点了点头,便和其他两人一起从他身边擦过,穿过两丈许的城门洞,朝着城内行去。
  直到瞧着他们离开,鲁把总才嘬了下牙花子,若有所思地歪了歪头,脸闪过了一丝古怪的笑意来。
  这广灵县着实不大,从北门这边走到位于城的县衙不过半里多路程,只一会儿工夫,他们便已来到了一座看着颇显威仪,只是有些残旧的衙门跟前。

  一面红漆白面的大鼓立在大门边,头则高挂着写有“广灵县衙”四字的匾额。此时面的红漆已剥落大半的大门正紧紧的闭着。
  韩四也不客气,当即前用力地捶起门来,同时大声招呼道:“老李头,快些开门,大老爷他回来了!”
  这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县城里传出去老远,很快有一阵激烈的犬吠声从四面响起,顿时热闹了不少。
  而在他敲了好一阵门后,那大门才被打开,一名佝偻着身子的花甲老人一脸惊讶地站在那儿,当其看到陆缜时,脸很快露出了惊喜之色来:“大老爷,大老爷您真个回来了?”
  而随着这一声招呼,很快地,平静的衙门也迅速热闹起来,几盏灯笼由远而近地过来,十多个神色匆忙的男子也先后迎了出来,在看到陆缜后,个个都露出了惊喜交加的神色来。

  见此,陆缜心里却是一阵发紧,到了这一步,自己必须全力去把这出李代桃僵戏给演好了。
  虽然眼前这一群人陆缜没一个认识的,但只根据这些人的站位,他已能判断出个大概来了。!
  国人一向讲究论资排辈,这在官场显得尤其突出。列席时的位置,走路时的先后等等,都是能充分体现出各人身份的。只看这几位迎来的家伙的先后位置,便可推知最前面那个五十来岁的瘦削男子便是县衙的二把手候县丞,而落后他半步的那个四十岁左右的黑脸男子应该是申主簿。
  “大人,你可算是回来了……”几名县衙里的官吏颇为惊喜地前拱手道,却让陆缜又觉着有些古怪。
  他所知,虽然在洪武开国时曾立下过官员得留宿衙门的制度,但这并不符合人情,所以朱元璋一倒便开始被人刻意忽略,后来更是连提都没几个人提及。可现在,衙门里居然能一下出来这么多人,而且这还是大半夜的,实在太也怪了些。但很快地,他便明白过来,显然是那位陆县令的失踪让众人心神不宁,这才一直留在衙门里等候消息。

  果然,在见礼之后,几人又一面将他迎进门去,一面七嘴八舌地询问和关心起他的情况来。显然,堂堂一县县令几日的失踪对这一衙门的人来说算是天大的事情了。
  面对众人的关心,陆缜便只是一拱手,口含糊地道:“多谢各位牵挂,我……因为头被山石所伤,所以到如今依然昏沉的,有许多事都记不太清了。”
  “啊……”众人闻言都是一惊,有人这才着灯笼那点光亮发现陆缜身的那些破损,确知他遇到了些艰险,可一时却又不知该如何问候了。
  事实,他们这些人与陆县令也不是太熟悉,他才到任不过两三个月,而且因为一些不可说的原因,他们众人与这位年轻县令还有着不小隔阂呢。这次只是事情闹得太大,才不得不在衙门里装个样子。
  最终,只听候县丞道:“县令大人看来确实受惊不小,那且先好生歇息几日,待身体恢复了再说其他也不迟。”
  “是啊,只要县令大人能回来便好。”申主簿也点头如是说道。其他几人见他二人这么说了,只能纷纷点头。
  陆缜虽然感觉其有些怪,却也没有点破,口称是。为了掩盖自己身的破绽,现在他自然是越低调越好了。先把一些问题推到撞伤了头部,然后再徐图后计。
  说话间,众人已绕走到了一块一人多高,三丈许长的照壁跟前,在照壁对着大门的一面,张贴着不少榜书,陆缜瞥了一眼,知道那是官府用来告知下面百姓的判词、告示甚至是海捕公,只是现在天黑看不太清楚。
  绕过照壁,左右却立了两座简陋的亭子,里面还各立有一碑。虽然看不清面的字,但陆缜凭着自己对历史的记忆还是很快知道了它们的名字——申明亭和旌善亭。这前者用来惩恶,后者用来扬善,那石碑刻的是作恶与行善之人的姓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