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下的蒙古(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的故事)》
第5节

作者: 公子小捷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重任将落在海都的身上。
  年幼的海都,像当年的赵氏孤儿一样,被纳臣叔叔雪藏在贝加尔湖畔的层层密林中。纳臣把毕生武学都传授给了海都。海都,这个蒙古未来的希望,在慢慢积蓄着复仇的力量。而纳臣叔叔本人,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和(我推测应该有的)岳丈的政治能力,在巴尔忽惕部中也赢得了很高的地位。

  数年后,海都长大成人了,出落得仪表堂堂,英武逼人,望之不似人臣,巴尔忽惕人都很喜欢他。莫拿伦家族原来的部民们,也有陆续赶来投靠他的。加上他是篾年土敦的长孙,纳臣便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率领巴尔忽惕人奉他为主,海都就这样成为了巴尔忽真地域的首领。
  纳臣奉海都为巴尔忽惕之主,史载简略,此二人毕竟是外来者,他们的成功可能没有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后面我们将看到,乃蛮王子屈出律也将上演类似的剧情。
  现在,海都已经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了,他要回来报仇。纳臣叔叔一直说,不打无把握之仗,现在,他们一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他们率领人马直奔札剌儿人的营地,一举将札剌儿人彻底征服。根据拉施特的混乱记载,似乎在讨伐的过程中,札剌儿人的内部发生了分裂。一部分当年没有参与灭门行动的人,指责参与行动的人为部族招致了这场灾祸,显然,这种指责只能是自毁长城,无补于事,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
  此役之后,札剌儿人成了蒙古部的藩属,所有人都沦为奴隶,这一身份将会持续很多年不会改变,即使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很多成吉思汗的功臣名将。
  大仇得报,海都将大帐驻扎在哈剌河沿岸之地,我们很难确定这个哈剌河的位置,因为蒙古人喜欢用“哈剌(就是黑)”给起地名,哈剌河有好几条,格鲁塞认为可能在乌兰巴托的北面,那么,就不在三河之源的故地,而是偏西一点。
  海都的威名在外,许多蒙古部族人都来归附他,他的臣民日益增多。于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了,海都在哈剌河上设立了渡口,以方便牲畜饮水和人们的往来,造福了一方百姓。
  与此同时,纳臣的营地设在斡难河的下游,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从哈剌河到斡难河下游,再到巴尔忽真地域,三点之间的跨度非常之大,这显示出海都的势力在当时已经达到很强大的地步。
  《史集》称海都为“海都汗”,格鲁塞虽然表示怀疑,但还是据此称他为“蒙古的第一个汗”,这就意味着,海都已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蒙古汗国。但是对此我保留意见,根据蒙古人的习惯,如果一个领袖成为了汗,那么在《秘史》中他会被称作“某某汗/罕”,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秘史》这样称呼他。
  不管怎么说,就算海都没称汗,他的势力和领地也完全够得上一个汗国的标准了。
  日期:2018-08-30 10:11:03
  4 蒙古汗国
  草原富婆莫拿伦的长孙海都,现在成了蒙古人最崇敬和信赖的领袖,他“有了难以数计的妻妾、部属、羊群和马群”,从那个时代开始,蒙古部渐渐走上了繁荣昌盛之路。

  海都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名叫伯升豁儿(意为“可怕的人”),他的后代形成了乞牙惕(“乞颜”的复数,意为“急流”)部,铁木真出自此部;次子名叫察剌孩领忽,他的后代形成了泰亦赤乌惕(似为“善战者”)部,在与铁木真为敌之前,泰亦赤乌惕部是蒙古部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这两个部落是蒙古部的主体,处于核心位置。
  第三子名叫抄真斡儿帖该,他的后代形成了一些相对小的部落。在将来乞牙惕部与泰亦赤乌惕部的对决中,这些部落主要站在铁木真的乞牙惕部一边。

  以上三个人的名字不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传宗接代。
  为了防止读者在后面的行文中崩溃,我做了一张自海都以下六世的世系图,到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最后一排第四个)那一辈为止:
  这已经是浓缩精华版了。
  “可怕的人”伯升豁儿去世得早,似乎没有继承海都的位置。继承权位的是他的儿子、海都的长孙屯必乃(屯巴孩)。在《秘史》中,屯必乃有“薛禅(彻辰)”的称号,这是智者的意思,屯必乃想必是个文化人。
  屯必乃有九个儿子,其中,第六子合不勒,将成为蒙古人的英雄。如果我们对海都和屯必乃是否有汗号持有怀疑,那么合不勒是确凿无误地被称为“合罕”的。他是在1127年,即宋人靖康之耻的同一年,被推举上这个位置。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新生的蒙古汗国达到了它的最盛时代。
  合不勒合罕的一生,是与金国光辉战斗的一生。
  此时,金国忙于对宋战争,并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突破。兵锋南向久矣,金人对北方边境的管理,便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对草原部落采取消极的防御姿态,用赐爵赏金的办法进行低限度的羁縻,勉强维持着朝贡体系的运行,并利用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开展着离间动作。
  从地缘上看,离金国最近的草原势力是塔塔儿部,其次即蒙古。金人对他俩的政策,可以概括为枪打出头鸟:拉拢较弱的一支,然后一起去削较强的另一支。谁强就削谁,哪怕削不过,也要假装能削过。
  早年的合不勒就受到过金国人这一套路式的拉拢。

  12世纪上半叶的一天,APEC蓝,草原牧民合不勒骑马来到了伟大首都中都(北京),金主完颜晟(吴乞买,阿骨打的弟弟)在钓鱼台国宾馆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他准备了很多美食和美酒。
  合不勒高兴得合不拢嘴,虽然他也是一方霸主,但是在草原那种有钱无处花的地方,他还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于是,他放飞了,他展现了惊人的食量和酒量,以至在场的金国人惊叹道,这是一个“多么幸福和结实的人啊,他老也吃不饱,喝不醉”。
  据拉施特解释,合不勒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担心金国人对他下毒,所以每过段时间就借口出去解手,乘机把食物呕吐出来,然后重新回到宴席,这样他就似乎有了用不完的肚量去吃很多食物。这个解释有点牵强,用手强行抠到呕吐是很难受的体验,少吃点,少吐点不是也可以吗?
  就这样,酒过三巡之后,也不知是吃傻了还是吐傻了,有些醉意的合不勒突然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他醉薰薰地走到宴席中庭,拍手跳起了骑马舞,欢快的节奏和笨拙的舞姿让在场的人们欢乐得忘乎所以。就在跳到“偶巴刚刚style”的时候,合不勒一个箭步跨上前去,竟然抓起了完颜晟的胡须!——就像是想借皇帝的胡须用作骑马舞的道具似的。这么一来,在场的人可都吓坏了,拉施特说,宴席上的埃米尔(大臣)和怯薛(护卫)们立刻马上全体向合不勒扑了过来。

  大家扑过来的一瞬间,合不勒也给自己吓醒了,他反应很机敏,赶紧给完颜晟下跪道歉,请求对自己实行处罚。完颜晟,这位金国的创业之君,此时展现了帝王式的气场。他对此事选择一笑置之,原谅了合不勒,大度地化解了这场尬舞风波。究其原因,可能完颜晟是考虑到对宋战争的压力,不愿意在北方新开仇衅,也或许是他并不想苛求来自草原的野蛮人讲究什么礼仪。总之,他选择了宽恕,还赐给合不勒以厚礼,送他返回草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