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之择——一个关于湘西放蛊的恩怨情仇的故事》
第31节

作者: ahad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2-23 08:28:13
  就在这时,春梅突然给我说:“我们可以找嫂嫂帮忙”。
  “找嫂嫂帮忙?怎么帮?”我一脸惊愕地问道。
  “我嫂嫂是草鬼婆。”
  “啊!”草鬼婆是湘西的说法,其实就是蛊婆,放蛊的人。我总想着怎样用武力解决梁秃头,但春梅这时不经意中却提出了一种湘西的解决方式,这事态的发展已经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了。
  日期:2019-02-23 13:58:20
  在湘西,谈起放蛊事情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态度都很坦然,都对草鬼婆的存在深信不疑,甚至有“无蛊不成寨”的说法。
  湘西苗族几乎全民族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在这里苗民的观念世界,蛊有毒蛊、虫蛊、水蛊、咒蛊、情蛊、恨蛊等等数不清的类别。湘西人认为蛊是一种魔法,依附在蛊婆的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蛊婆)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所以蛊婆放蛊出于被蛊所逼迫,到一定时日必放一次。若不放,蛊无食,就会反咬放蛊人。据说放死一个小孩可以过一年,放死一株树可以过两月,如放死自己的孩子,则可以过三年。蛊婆住的街上,一般人都对她敬而远之的客气,她也就从來不会对本街孩子过不去。有点良心的草蛊婆不想放人,就去放蛊于树,以求解脱。所以在湘西的一些路旁一见有枯死的树,人们就说是草鬼婆放死的。

  日期:2019-02-23 19:22:45
  放蛊的巫婆在湘西叫草鬼婆,湘西的草鬼婆的样子很有特点,有两个极端:在一些苗寨都有一性格孤僻,红色的眼睛且布满血丝的老太婆是草鬼婆;但在有的苗寨也有特别漂亮,面色红润的妇女被指认为“草鬼婆”,也即很丑的、很漂亮两个极端的女人都有可能成为“草鬼婆”。“蛊”在把许多有剧毒的毒虫放在一个陶制瓦罐或瓷坛之类的器皿,里面盛着毒蛇、蜈蚣、青蛙、蝎子、马蜂、飞蛾、蚕蛹、蚂蚁之类的上百条虫子,因其大虫吃小虫的缘故,加上用妇人经血的刺激和喂养,集成了一个聚百毒于一身的毒王,把这毒王烘干研成粉末,即成了一种名叫“蛊”的毒药。

  每个蛊婆都设有自己的蛊坛,藏在山涧、溪流或家中的隐蔽处,蛊婆需要非常谨慎地保护它,因为蛊坛一旦被外人发现,蛊婆自己命将不保。
  日期:2019-02-24 10:45:47
  这些在湘西都是人的常识,这这里长大的湘西人都知道。
  但是说春梅嫂嫂是草鬼婆则让我大跌眼镜,这大大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识,因为在苗寨草鬼婆是人人皆知的,而我认识春梅这么久,吴家寨也经常来,可我从来没听说过。
  我必然要问春梅,为什么嫂嫂是草鬼婆寨子里的人都不知道?
  无蛊不成寨呀,一个寨子的草鬼婆是很知名的人物,寨子里的人遇到生病和死亡,草鬼婆是一个重要的宣泄口呀,你这个草鬼婆寨子里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日期:2019-02-24 14:02:00
  春梅倒是不慌不忙地介绍说,你当然不知道,因为这里面有隐情,嫂嫂并不是什么寨的草鬼婆,甚至也不是她娘家的草鬼婆,只是她娘家的“准草鬼婆”,这听起来拗口吧?于是她说起了这里面的原因:
  嫂嫂家原来在腊尓山山区一个离新寨不远的一个寨子,那是一个十分偏僻的苗寨,春梅的嫂嫂叫龙秀英,她家在寨子里已经是三代的草鬼婆。
  日期:2019-02-24 19:15:59
  为什么草鬼婆会传代下来?这和草鬼婆的产生方式有关。
  一个苗寨的草鬼婆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很简单,比如有个妇女去邻家串个门子,恰巧第二天那家的小孩就病了,于是孩子的母亲就会回忆孩子这些天接触了哪些人,突然就想起昨天那个妇女到家里来时,给孩子带了一块新蒸的粑粑。母亲便疑心是那妇女下了蛊,又将这种疑心告诉了她的妯娌,然后妯娌们分头回去告诫自家的孩子,那个人是个草鬼婆,女人们又趁着在一块做事的功夫又把这消息传给了更多的人。

  只要寨子里有人生病,她的屋前屋后刀斧铮铮骂声四起,声声直逼她的耳廓更穿透她的心房。她最终被孤立了。一堵看不见摸不着的墙隔离了她和所有的人,被无形禁锢的她不曾翻身已经碰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她就这样背着草鬼婆的名声走完了一生最后的路。也许在她死后,却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蛊坛,可寨里的人仍然松下一口气说,这下我家的伢崽可以平安长大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