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源于意外车祸》
第11节

作者: 帅男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到办公室坐下,放下包,打开电脑,桌上的办公电话就响了起来。
  电话中传来哥哥谷嘉树的声音,“雅南,我们医院收治了一例疑似昏睡病病人,医院检验科做了血图片,在血中没有发现锥虫,想将病人的标本送去你们疾控中心。”
  “昏睡病?!西非锥虫病!”

  “嗯,以我们医院的条件现在还不能确诊,所以把标本送到你们疾控中心,我记得西非锥虫病属于疾控中心监测病种,你们的实验室应该有相应的储备检测技术吧?”
  “有pcr检测试剂,把标本送来吧,三个小时后就能出结果。”
  病人的血液标本很快送到疾控中心实验室,三个小时后结果出来。
  pcr结果阳性。

  医院收治的那位病人果然是得了西非锥虫病。
  结果反馈给医院的同时,疾控中心这边要进行这起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西非锥虫病属于rén shòu共患病,每次确诊这样的病例,医院要上报疫情系统,疾控中心要进行流病调查。
  谷雅南对这次医院发现西非锥虫病很重视,因为这是连海市第一次发现此类病人。

  西非锥虫病,顾名思义,是发现于非洲的一种寄生虫病,而且只在非洲国家流行,国内发现的病例都是从非洲旅行回来的,属于输入型病例,虽然患者也是传染源,但因为少了中间重要的传播链——舌蝇,所以在国内引起二次传播的可能性比较小,流行病调查起来也算容易。
  谷雅南拿着调查表,准备去连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病人及其周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不等谷雅南走出办公室门,陆离就跟在谷雅南的身后,央求道:“谷主任,带我一起去医院吧,昏睡病太少见了,我只在课本上见过,让我也去开开眼呗。”
  谷雅南故意正色说:“我是去干正事,流行病学调查。”

  陆离忙改口,“我刚才说错话了,不是去开开眼,是跟谷主任去学习,顺便帮谷主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请谷主任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
  陆离刚进疾控中心应急办一年时间,虽然平时有些油嘴,但的确是勤学好问。
  谷雅南问:“你既然想去现场做流行病学调查,那你对西非锥虫病了解多少?”
  陆离是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毕业,这书本上的知识难不倒他,“西非锥虫病,又叫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布氏锥虫经舌蝇,俗称采采蝇,叮咬而传播的rén shòu共患寄生虫病。
  这种病在非洲中西部肆虐,尤其是非洲撒哈拉南部,有些流行地区人群患病率高达80%。
  患者在被果果蝇叮咬后,锥虫由果果蝇体内进入患者血液内,初期反应只是局部皮肤肿胀,中心出现红点,此时即锥虫下疳,局部皮肤病变为自限性的,三周后可消退。
  之后进入血淋巴期,锥虫进入血液和组织间淋巴液后,长期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系统中,引起广泛淋巴结肿大,以及一系列病理改变。

  主要临床症状为个性改变、呈无欲状态,出现异常反射,如深部感觉过敏、共济失调、震颤、痉挛、嗜睡昏睡等。
  西非锥虫病病程可持续数年至数月,最后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常常是在昏睡中死亡。”
  陆离很快说完在课本中看过的东西,谷雅南满意的点点头,“不错,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那就跟我一起去医院吧。”
  王笑笑也想跟着去,谷雅南看了一眼应急办公室,周捷和高飞已经去了郊区流调现场,办公室内只有王笑笑一个人。
  谷雅南:“我们应急办公室必须留一个人,下次去流调现场的时候再带你,等这次流调结果出来,我会把档案和过程全都给你看。”

  陆离也跟着附和说:“对,要听谷主任的安排,你留在家里看门。”
  连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
  一位年龄在二十三四岁左右的年轻人躺在病床上,医院白色的被子盖至胸口,两只胳膊露在外面,其中一只上面吊着点滴。
  年轻人很消瘦,简直可以用瘦骨嶙峋来形容。
  病床旁坐着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大爷,头发灰白,看着病床上的年轻人,直抹眼泪。
  谷雅南和陆离站在病房外,隔着病房的玻璃门,看着病房内的一切。
  陆离小声叹道:“这位病人看着已经到了晚期,就算现在治疗,也不知道能不能捡回一条命。”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病床旁的心电图监测有异常,说明他有心肌炎,再加上他身体这么瘦,手脚还有不自主的震颤,说明已经累及神经系统,这些症状明显已经到了晚期,还有,最主要是刚才来的路上,您给我看过他的医院检查报告,他脑脊液检查有异常,书上说如果脑脊液有异常的话,预后不良,治愈率仅30%。”
  “嗯,不错,观察的还算仔细。”
  陆离接连被谷雅南夸赞了两次,心里有些得意,正准备推开病房门进去询问,却被谷雅南拦住。

  “等一等,等他的主治医生来了之后,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再一起进去。”
  陆离知道谷雅南的担心,之前他们曾来医院进行流病调查,病人家属只相信主治医生,对陌生的疾控人员保持警惕。
  由主治医生来介绍过之后,病人及病人家属才会更容易接受疾控医生的问话。
  等了一会儿,还没有主治医生的身影,谷雅南和陆离主动去了医生办公室。
  在医生办公室里一打听,才知道那个昏睡病病人的主治医生正在做一台手术,最起码要一个小时后才能出来。

  谷雅南找到哥哥谷嘉树,谷嘉树正好有空,于是帮谷雅南调出了昏睡病人的详细医疗档案。
  谷雅南仔细看了档案中病人的病史。
  谷雅南眉头微皱,“病人之前去过那么多医院,竟然都没有确诊?!”
  谷嘉树叹了口气,“基层医疗单位对这种罕见病的认识还不足,所以错过了最佳诊断治疗时间,如果不是恰好转院到我们医院,又有你们疾控中心的帮忙,到现在也是无法确诊的。”
  陆离很关心这位病人,对谷嘉树问,“病人的预后会怎么样?”
  “因为病人的状况已经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所以我们进行了有机砷剂治疗,预后状况要看个人反应,但根据以往的文献记载,只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预后大多不良。”
  医生的说法跟陆离在书中看到的一致。
  陆离想到病床上瘦骨嶙峋的年轻人,还有陪伴在病床旁的老年人,心中异常沉重。
  谷雅南打破气氛,“我们要做现场流行病调查,首先要问的就是病人的情况,谷医生,方便跟我们一起去吗?”
  谷嘉树了解自家的小妹,每到工作的时候,她都是这么一本正经的语气。
  谷嘉树语气却很幽默,“既然疾控中心的领导要求,我们医生当然配合。”
  重回病房,病床上的年轻人还处在昏迷中。

  陪在病床旁的老年人看到谷嘉树,站起身,紧张地问:“大夫,我儿子怎么还没醒啊?他已经睡了一天一夜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