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之择——一个关于湘西放蛊的恩怨情仇的故事》
第6节

作者: ahad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春梅无语了,不想找苗寨的黛苟,又能找谁呢?

  日期:2018-11-23 08:57:44
  “找客家人(那儿把不是苗族的其他民族都称作客家)不行吗”?春梅接着像是回答
  当然行。镇筸所在的腊尔山苗疆,历史是属于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地区。由于当地的腊尔山红苗是在历代朝廷不断驱赶而迁居这里的,苗民经常反叛,朝廷不厌其烦。明朝开始,朝廷在这里开始建了24堡,后来建了13哨,再后来建了苗疆边墙,一系列的军事设施把苗民和客民分开。这种状况一直到清初的苗疆开辟和改土归流,也就是这时打破隔离,把苗民纳入朝廷管辖。
  一开始也还是禁止苗汉通婚的。雍正五年(1727)湖广总督傅敏甚至规定客民苗结亲“照违制律,杖一百,仍离异”,媒人也要“杖九十”。直到雍正八年,湖广巡抚赵宏恩提出,“准许民苗兵丁结亲,令其自相亲睦,以成内地习俗”。至乾隆年间,正式开放民苗婚姻之禁。
  朝廷准许苗汉通婚,有多种原因。苗疆开辟后已经形成汉土民与苗民杂处,已经难禁交往,而交往中民苗青年产生情愫也是自然的事,所以也就顺水推舟。而朝廷官员从苗汉通婚看出民苗婚姻中苗族受教化,改从民俗,以民化苗,有利苗疆稳定。苗、客民的婚姻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融合。

  日期:2018-11-23 19:55:58
  找客家人,怎么找?客家可不兴赶边边场唱歌。
  “给城里有钱人做小,有好吃好喝的。”晓月开玩笑说。确实,当时城里很多有钱人会请年轻貌美的苗妹子做小。
  晓月和春梅不再讨论,因为他们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她们仍然在时不时到城里来卖米豆腐,看着城里人衣着光鲜地逛来逛去,看着城里的女娃背着书包去上学,她们也就看一眼,又埋头做她们的生意。
  日期:2018-11-24 02:24:28

  这时在他们身边来来去去的军人引起了她们注意,这些军人年轻,英俊,走起路来身板笔直,带着武器,除个别兵痞外,大部分士兵彬彬有礼,特别是一些下级士官谈吐都不一样。
  而且,这里的军人还特别多。
  从明清时起,朝廷在镇筸常年驻扎有近八千驻军。这些当兵的在这里也算有身份的人,除了他们来自汉区,有较高文化与见识外,更兼其有很好的收入。这样的条件对苗人的女子来说,即很有吸引力。
  当然,现在已经是民国,但是镇筸仍然是一个军事重镇,光陈渠珍筸军的三十四师在湘西就有三万五千人,常年在镇筸的有大几千,这些士兵有客民,也有苗民,但是即使是当地苗民,经过军队的服役,眼界宽了,习俗变了,与原来也不同了。
  日期:2018-11-24 07:52:10

  鱼多了就容易撒网,也容易抓到自己喜欢的鱼……
  两个苗妹子虽然不说,但是他们似乎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有一天,一个兵哥哥来到她们的米豆腐摊,和她们搭讪,然后牵着她们的手,走向新生活。
  所以当建昌第一次和她们搭讪的时候,当我走进她们的生活的时候,她们一点都不吃惊,就像她们已经预期的一样,接受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所以我和建昌说,不知道我们是在撩妹,还是妹在撩我们。
  她们实际上已经张了一张网,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日期:2018-11-24 10:14:29

  六
  两个小兵和两个苗妹儿堕入爱河后,过上了一段甜蜜的日子。
  两个小兵的日子都相对休闲,我做的连队文书,职务并不多,只是从外来的文件递到时,照例在簿籍上照款式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收到某处来文,所说某事。发去的也同样记上一笔。文件分平常、次要、急要三种,一个连队,也没有多少文件往来,更多的是写写连队通知、告示什么的,大部分事上午就可以做完,也不要站岗放哨。建昌早上早操,每天要在城门楼上站4个小时的岗,除此时间也是很自由的,有时他为了白天能玩,会主动要求站晚岗。

  我们有时间就会去晓月和春梅的米豆腐摊,她们不让我们插手,她们说苗家的男人就不做这些事的,我们只能看着她们忙前忙后,春梅怕我站在旁边无聊,总会在忙中给我一个甜蜜的眼神,或者在闲下来时和我搭几句话。我们也会尽量多从沱江给提几桶水用来洗碗,毕竟食客看着清澈的洗碗水,干净的摊子会放心很多。这是个力气活,我们男人做,两个妹子并不反对。

  日期:2018-11-24 13:13:49
  我们还想办法尽快卖完当天的米豆腐。我们注意到了附近的箭刀坪小学中午许多学生会到附近的面馆吃一餐简单的午餐,而学校的后门在老菜街,离东门不远,于是中午的时候我们帮忙把摊位挪到学校的后门,学生中午放学铃一响,学生们就围着晓月春梅她们的米豆腐摊子熙熙攘攘,往往米豆腐一会儿就没了。
  卖完米豆腐,两个妹子就和我们一起玩,甚至有时候两个妹儿不卖米豆腐,我们约她们,她们也会进城里玩,反正就六里地。总之她们喜欢和我们在一起。
  日期:2018-11-24 16:00:01

  撩妹首先就让妹子高兴,这两个苗妹儿和任何客家姑娘一样,也喜欢逛街,喜欢好的东西,于是我们经常一起逛街。
  我和建昌军饷都不高,我每月九块银元,建昌六块,但我们平时也没多少花度,这时也乐于给自己喜欢的妹儿花。
  我们最早给两个妹儿买的一件东西是油纸伞,油纸伞是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涂上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大红色,即可遮阳又可防雨,女孩子撑上特好看。湘西的春秋总是阴雨连绵不断,看着春梅和晓月雨天里戴一个斗笠,披一身蓑衣,我们觉得遮掩住了她们的身材和美貌,我让春梅把伞撑开摆了一个姿势,我则蹲下来做了一个照相的姿势,春梅笑得弯下身子都起不来了。从那以后两个妹儿进城都是打油纸伞了。

  日期:2018-11-24 22:29:13
  一天我们在江西街闲逛,突然熊家杂货铺的看见一双绿色的橡胶高筒鞋吸引住了我,这在当时的湘西还是稀罕货,有也是黑色的,于是我要春梅他们试一试,春梅问了价,真不是一般的贵,她们有点犹豫,在我的坚持下还是试了,最后我眉头都没皱一下就买了两双,你们不知道两个妹子多需要这双鞋:晓月和春梅平时都是穿自己做的布鞋,但每当下雨天,不仅乡下到城里的道路非常泥泞,连城里的青石板路也到处是泥巴和积水,如果穿布鞋用不了一会就会变泥水鞋,所以一到阴雨天,两个妹子都穿得是草鞋,特别是很冷的那种天气,看着她们穿着一双泥泞潮湿的草鞋忙前忙后,脚冻得通红,我打心眼里觉得心疼。我觉得这既适用又漂亮的高筒胶鞋再贵也值得买。

  日期:2018-11-25 09:43:48
  又一次我们路过道门口——需要说明一下,所谓道门口,就是原来清朝廷在湘西的最大管理机构绥沅永靖兵备道所在地,镇筸的富人区,我们路过时迎面走来两位丰腴高大的中年妇人,穿着旗袍,很是风韵,煞是好看。但我们错肩而过后,春梅仍然频频回过头去,就让我有点奇怪了?我一个男人回头看看风韵女人倒还有情可原,她怎么也老回头看?是不是看上那身旗袍了,那可是绫罗绸缎做的,已经超出我这小兵能力之外了。我就掐了她一把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