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年华》
第3节

作者: 朴麦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27 09:11:35
  第四章:最早的回忆
  最早的回忆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在五岁的时候。朦胧的记得当时村里有户家人开小卖部,是用木板拼起来的那种,在地上顺便一搭,盖上篷布,简单简漏,通过木板间隙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商品,小小的一间,感觉风吹都会倒一样。门也是有木板拼起来的,门扣是用几根铁线扭起来,一端用铁钉固定在门柱上的中间,另一端接到门框上,接到门框上的端子是扭成个椭圆形;在门框中间打个小洞,再把几跟铁线扭起来,有一端扭了留个园圈,把没有园圈的一端插进去,并且固定好,有园圈的那端在门外;把门柱上的铁线扣到门框上面的铁线另外加一把锁就好了,门锁好了,门缝很大。

  有一天早上,和几个小伙伴玩耍,有个小伙伴说小卖部关门了,主人家去做农活,买不到东西。大家玩一会就散了,我跟邻居家堂哥一起回家,他大我四岁,他跟我说小卖部关门了咱们进去拿点东西,我疑惑不解说门都不开了怎么进去?堂哥说你个子那么小,说不定还能从门缝钻进去;家里穷,没什么吃的,自然很瘦小。我说我不去,我怕被人家发现了不好,堂哥说咱们不拿东西,就拿钱,拿了钱再去买东西,等于还给人家了,这样没事的。那时候并不知道钱的概念和用途,感觉和裹烟的纸张一样。在堂哥的诱惑和怂恿下,我鬼使神差地屁颠屁颠跟着他来到小卖部。

  堂哥环视一周后,说没人看见,开始吧!堂哥双手顶住门向里推,门缝本来就大,这样一推门缝更加大,我趴在地上头先进去,侧着身子轻而易举的爬进去。我站起来后堂哥通过木板的缝隙指挥我到一个放钱的小木盒,小木盒没有锁,打开盒盖后我随手抓两把放在裤袋,就急匆匆跑回来了,感觉里面一片漆黑提心吊胆,总觉得有人盯着自己一样,生怕被别人发现一样。堂哥还叫我多抓几把,我害怕不敢了,他双手推着门,我从门缝爬出来了。

  出来后我们迅速离开小卖部,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分钱,我把钱拿出来,放在一块平躺石头上开始分钱,我并不懂钱面值的大小,他分给我五张棕色最小的那种,那些红色、绿色和其它颜色的都归他。堂哥还说我分得的钱最多,功劳最大,而他的那些钱加起来都没有我的那五张多,我觉得自己分得多才对,他说的有理。分完钱我们都兴高采烈、神采奕奕,我们各自找石洞把钱藏起来,把小石头堵上洞口,这样别人不会发现了。

  到了中午东窗事发,有人在远处看见我们进去小卖部,还告诉了小卖部的主人家。小卖部主人发现钱少了之后马上来找堂哥,堂哥就把藏起的地方告诉了对方,我还小并不找我,我们都是小孩子对方并没有追究。可是在村子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传得沸沸扬扬。
  我老爸去干农活回来,当听我到去偷钱的事,气得脸都变成猪肝色,冒火三丈还是控制住了脾气,我那么小就去偷钱,他不得不相信是真的。父亲先找个凳子坐在我家小门旁边,背靠在门柱上,风正好吹在他身上,这样会凉快一些。老爸叫我到他身边,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有硕大的汗珠留到脸上,脖子都是汗珠,短袖都湿了。正好是中午艳阳高照,阳光通过小门射进小黑屋里,显得格外明亮,却相当刺眼。父亲问我什么去偷钱,我说是堂哥让我去拿的,父亲说你们不是去拿,是去偷,没有经过别人同意或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擅自拿的都是偷。我说知道了,父亲说你下次还去不去偷?我说不去了。我以为这就完事了,没想到老爸甩手给我两巴掌,也是第一次打我,把我脸打得火辣辣,就两巴掌把我打得晕头转向的,两眼泪汪汪,以至于后面说什么话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老爸说偷东西要付出代价的,以后绝不能去偷!

  我不知道堂哥的父母怎么教导他,从那次偷钱之后,我们再也不敢去偷东西,老爸的那两巴掌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我长大一些,明白了钱的面值之后,对于堂哥分钱的事愤愤不平、耿耿于怀,偷盗不对还违法。分钱的时候却不公平,堂哥分给我的只有棕色五张,每张是一角。他分给自己的是红色、绿色和其它颜色,红色是一块钱,绿色是两块钱,其它颜色就是五角和五块之类。小时候每次想到这件事是我就来气,堂哥把我使唤,分钱时极为自私,还说我功劳大,我分得多,把我骗了,一点都不公平。那些都是小孩子的事,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甜,如果不是我老爸那两巴掌这些根本记不住。

  第二件事是在五岁那年秋收。有位游客来村里拍照,正好来到我家,我跟着爷爷在晒玉米。游客给了我两块糖,那是我记得第一次吃糖,打开红色的包装后里面是白色的奶糖,放在嘴里很甜很清香。游客还拍了一张我跟爷爷的合影,爷爷抱着我在他怀里,慈眉善目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我手里捏着另一块糖。那是唯一一张跟爷爷合影。家里穷舍不得花钱拍照,感谢那位好心的游客拍好洗好后寄回来,想爷爷就拿出来看看,游客只是小小的举动,却给了穷人家最好的怀念方式。

  日期:2018-11-27 09:12:59
  第五章:童年

  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大人去放牛羊,长大点自己去放。忙的季节,都要帮家里干农活,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读三四级是最累的。当时村里有一户人家去外地居住,把家里所有的田地都让我家来种,说好每年年底要给那家分多少粮食,相当于租金。刚好那家人的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啊旺,啊旺读的小学只有到二年级。经过他父亲和我父亲的商量,每个学期让啊旺来我家住,每年年底我家就不用给啊旺家分粮食。啊旺跟我同岁,我们读同年级,还是同班同学,同睡一张床。
  啊旺来我家读书后,我有伴,每天放学父亲安排我们去干活。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是下午16:30下课。到春夏季的学期,天黑得比较晚,每天放学回家吃饭后,就拿起斧头或镰刀上山砍柴,每天都砍一捆柴回家,不是很重,我们自己扛得起就可以;到了秋冬季天黑得比较早,上山砍柴要的时间多,父亲就让我们每天放学后去草地割草。周末我们把自己衣服洗完了,要么上山砍柴要么去割草。周末村里的孩子也上山砍柴,但只是偶尔,我们扛着柴火下山可以在崎岖的小山路上奔跑,而其他孩子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摔倒了,看他们的样子让我们忍不住笑。

  那时候我最希望快点放假,放假啊旺就回他家,我没有伴,我就不用天天干活。最讨厌也是开学,啊旺一来我家,我就天天干活。啊旺读三四年级是在我家住的,读五年级时,啊旺的父母搬回了村里,啊旺跟他父母住在一起,我家不再种啊旺家的田地。啊旺的父母回来,我是最开心的,谢天谢地,我不用每天放学砍柴和割草。我并不讨厌啊旺,我们天天形影不离,就如同亲兄弟。父亲也说过什么都不会时,别把勤快丢掉,很小就锻炼过,后来怎么吃苦的活,我都能接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