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华讲解千里命稿》
第50节

作者: 老猫批八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0-13 14:37:54
  蒋介石人生简历参考,提供给命理爱好者参照学习:
  蒋介石命造
  出生农历:丁亥年 九月 十五日 午时。
  枭  伤  日元  伤
  乾造  丁  庚  己  庚(日空戌、亥)
  亥  戌  巳  午
  藏干  甲壬  辛丁戊  庚丙戊  己丁
  官才  食枭劫  伤印劫  比枭
  地势  胎  养  帝旺  临官
  起大运周岁:7岁 6个月 10天,每一交大运年 5月 11日起运(公历)。
  排大运:

  比  劫  枭  印  杀  官  财  才
  大运 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甲辰 癸卯 壬寅 
  长生 沐浴 冠带 临官 帝旺 衰  病  死
  岁数 9  19  29  39  49  59  69  79
  年份 1895 1905 1915 1925 1935 1945 1955 1965 
  (附)蒋介石生平经历(括号内大运、流年为笔者添注):

  蒋介石父蒋肇聪继承祖业经营盐铺,1895年病殁。蒋介石由母亲王采玉抚养成人,幼年入塾,诵读经史。
  1903年,(己酉运,癸卯年)入奉化凤麓学堂,两年后至宁波箭金学堂就读。
  1906年初(戊申运,丙午年),肄业于龙津中学堂;4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清华学校,结识陈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响。
  1906年末,回国。(戊申运,丙午年)
  1907年,(戊申运,丁未年)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习炮兵。
  1908年春,(戊申运,戊申年,岁运并临)赴日,入东京振武学校并加入同盟会。
  1910年冬,(戊申运,庚戌年)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投身民主革命获得孙中山的器重,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上海,受陈其美指派,率先锋队百余人至杭州,参加光复浙江之役;嗣后在沪军都督陈其美部任沪军第五团团长,与陈其美、沪军第二师师长黄郛结拜为“盟兄弟”。
  1912年1月,(戊申运,壬子年)受陈其美派遣,收买歹徒暗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案发后避往日本,曾办《军声》杂志。

  1913年夏,(戊申运,癸丑年)二次革命起,在上海参加攻打江南制造局,事败后隐居上海;10月,(戊申运,癸丑年)加入筹建中的中华革命党;11月,再渡日本。
  1914年7月,(戊申运,甲寅年,28岁)孙中山在东京宣告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蒋介石被派往上海、哈尔滨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
  1916年5月,(丁未运,丙辰年,30岁)陈其美被刺后,蒋介石奉孙中山命去山东潍县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参谋长。不久袁世凯死,中华革命军解散,蒋居上海,与青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等人有往来。
  1917年7月,(丁未运,丁巳年,31岁)孙中山南下“护法”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18年3月,(丁未运,戊午年,32岁)蒋介石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闽。因受粤军将领排挤,常离职滞居上海,曾与张静江、陈果夫、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
  1922年6月,(丁未运,壬戌年,36岁)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去广州登舰侍护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器重,做《孙大总统蒙难记》一书;10月,被孙中山派任东路讨贼军第二军参谋长。
  1923年2月,(丁未运,癸亥年,37岁)被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8月,奉派率领“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学习军事、政治和党务。
  权利中枢阶段

  1924年1月,(丁未运,甲子年,38岁)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革命军队,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1924年10月,他组织和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参加镇压广州商团叛乱。
  1925年2月,(丙午运,乙丑年,39岁)东征讨伐陈炯明;6月,平定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等战役,战果卓著,因此获得声誉,先任潮汕善后督办,继兼广州卫戍司令。
  1925年8月,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任军长。廖仲恺被害后,他支持汪精卫驱逐胡汉民出国,不久又将粤军总司令许崇智驱离广州,收编粤军部分师旅,一跃而成为国民党内握有军事实力的首要人物。10月,率师第二次东征,全歼陈炯明叛军。
  1926年1月,(丙午运,丙寅年,40岁)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和革命势力。他相继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率总司令部赴前线指挥作战。国民革命军在工人农民支援下打垮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湘、鄂、赣、闽四省完全光复,并继续向豫、皖、苏、浙进军。
  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自广州迁往武汉,但蒋坚持要迁都南京,冀图直接控制。

  1927年3月,(丙午运,丁卯年,41岁)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等一系列提高党权、防止个人独裁和军事专制的决议,取消了蒋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职务。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员和革命群众,并在广东和东南各省“清党”,从而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6月,蒋介石与冯玉祥在徐州开会,取得合作反共协议。由于蒋介石在和汪精卫、李宗仁等派系的矛盾和斗争中孤立无援,被迫于8月下野。10月,出访日本寻求支持。
  回国后,离弃妻妾,与宋美龄于1927年12月1日结婚,从此与宋子文、孔祥熙联姻,通过他们加强与美国的联系。
  军阀混战
  1928年1月,(丙午运,戊辰年,42岁)重任总司令职。2月,主持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全面改变孙中山的革命政策;会上被举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4月,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组成四个集团军合力北进,战胜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0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改组国民政府,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蒋介石为要确立个人独裁统治的局面,以“裁军建设”相号召,力图“编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军队,加剧了与各军事实力派之间的矛盾,遂至兵戎相见,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阎冯战争(见蒋阎冯大战)连绵不断。蒋介石凭借帝国主义和江浙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一一战胜了各派武力。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丙午运,庚午年,辛未年,44岁)蒋介石调集大量军队,对江西、湘鄂西、鄂豫皖及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连续发动了三次军事“围剿”,均以失败告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