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照本宣科治天下(王莽的第三张面孔,你不曾认识的王莽)》
第28节

作者: 周亚夫的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22 17:00:15
  慷慨赈灾
  王莽在重登大司马之位的这段时期,归纳起来其实只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件是拉拢人,另一件是打压人。两件事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巩固权势。
  相比于后者,王莽其实更喜欢拉拢人,打压人太费劲(主要是他打压的很多都没罪,罪名这玩意儿捏造得多了,难免灵感匮乏),而且一不小心就造成负面影响。拉拢人多简单、多划算呀,无非就是做做慈善,而且不用自己掏腰包,拿汉朝的财产当人情,一毛不拔照样能吸粉万千。
  当一个人感受到“慈善魅力”以后,做慈善也会像吸鸦片那样上瘾,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处理完孙宝事件后,王莽以朝廷的名义,一口气又封了三位刘氏诸侯王。这还没完,接下来,他又一口气封了一百一十七个侯,这些人全部都是汉朝开国功臣的后代。
  封赏虽然都是以朝廷的名义发出,但这些新晋的王侯心底里都跟明镜似的,皇上、太皇太后是不可能管这事的,都是安汉公王莽仁恩浩荡。

  能让这些新旧贵族们感恩,王莽的目的就达到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王莽很清楚,仅拉拢贵族是远不够的,贵族的支持只能稳定他的权力,老百姓的支持才能让他名扬天下。王莽尽管心术不正,但他有流芳百世的宏伟理想,他也清楚手下的马屁精吹捧是一回事,事实又是一回事,和周公相比,他还差得远,要当名副其实的周公他还得再接再厉。
  于是王莽努力做周公,于是汉朝发生旱灾、蝗灾,于是百姓流离失所。
  王莽急了,人倒起霉来,越努力越倒霉。看到各地灾情报告频频上传,王莽的第一反应是百姓遇到灾难,朝廷一定要和百姓同甘共苦。于是他上奏王政君:“现在百姓遭了灾,姑妈应该穿得朴素点,伙食降低点,为天下人做个表率嘛!”
  王政君一一照办。不过天下人都知道,王政君之所以自降待遇,全是因为安汉公王莽的劝谏。紧接着,王莽乘机捐钱百万、献田三十倾,交给大司空用来赈灾。

  这次王莽不止拔毛,简直大出血。公卿大臣看到连一向爱拿公家的东西当人情的安汉公都出血本了,谁还敢不捐款?谁不捐款,谁就是不给安汉公面子,等着秋后算账吧!
  为了响应安汉公的号召,公卿大臣们纷纷慷慨解囊,有钱的出钱,有地的出地,朝中捐献田宅的大臣多达二百三十人(这其中当然也有真心仰慕王莽的“仁德”而效仿的)。王莽把这些田宅统一分配给贫民。不仅如此,他又在长安兴建五个里,盖民宅二百所,用来安置贫民。
  王莽这次的行为有没有作秀的成分在内呢?难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拿不出任何可靠的证明证据他在作秀,连《汉书》也没有说他作秀。但不管怎样,王莽以身作则,号召公卿大臣捐钱捐地救济灾民,这种做法是值得赞许的,即使是作秀,也比面对满城灾民无动于衷逍遥快活强。
  日期:2018-08-23 16:44:22
  人是很复杂的,简单的因果逻辑或矛盾无法否定一个人做事的动机,尽管王莽在后来对百姓也施以严刑峻法,但我认为王莽此次救灾的诚意毋庸置疑。作为一个自以为怀有做汉朝周公的理想的人,如果连最基本的救灾的诚意也没有,这种人又怎么可能向周公看齐?但王莽为什么到后来又变得那么不可理喻?
  这是因为王莽根本没有弄清楚他想做什么,他以为他有当周公的理想,实际上他的理想不是当周公,他只是想当周公那样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势与万人歌颂的美名的人物罢了。当周公只是他的手段,他误以为手段是理想,事实上他的理想是追逐周公背后的权势与名誉。正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当企业家,其实他们追求的不是像企业家那样努力奋斗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造福社会,当企业家也只是他们的手段,他们误以为是自己的理想,而他们真正的理想还是金钱与名气。

  王莽骨子里其实只是个把权势和名誉放在第一位的人。
  日期:2018-08-24 11:46:47
  为了实现他对权势与名誉的追求,汉朝周公的角色一定要扮演好,只有利用这张华丽的外表才能恰到好处地掩饰内心的欲望,那么,即便他将来谋取更多特权也可以完美地解释成为了天下百姓着想。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可能让人当成事实,王莽在人前无时无刻不以周公的标准要求自己,加上他本来就是信而好古的儒生,所以我怀疑他有时候自己把自己催眠了,他也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究竟是想当周公还是更贪恋权势与名誉。
  但不管如何,既然以周公的标准要求自己,救灾是义不容辞的。关于这次旱灾、蝗灾,史书上并没有大量灾民死亡的记载,《平帝纪》里虽有对死亡灾民补偿的记载,但大规模的灾害有人死亡这很正常,并不能说明灾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王莽的救灾应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使王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遇到灾情他就吃素。这倒未必完全出于作秀,王莽是个极其迷信的人,他在这次灾情中吃素,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以为这是感动上天所致,那么以后发生自然灾难,只要也坚持吃素,就同样能感动上天,同样能使灾情得到有效控制。
  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以后发生的事情,会证明他的迷信是多么可笑。不过现在王莽根本想不到那天,通过赈灾事件,他的民意支持率与权势、威望又大大提高。他很高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巩固权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