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凭什么从一个小人物登上历史的制高点》
第41节

作者: 映雪青松翠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苏逢吉俯身长揖,“在下只知为我大汉尽忠,为皇上效力,不敢再有他望。”
  日期:2019-04-18 10:40:30
  李业笑道,“以前和苏相疏于亲近,是咱的不是,明日略备薄酒,务请赏光。”
  苏逢吉再次俯下身去,“能得大人垂青,幸何如之,幸何如之。”
  李业今日心结得解,甚是欣喜,未曾顾及得苏逢吉比自己官阶高出许多,也不还礼,哼着小曲转身离去。
  苏逢吉看着李业远去,方才在脸上堆出的笑容逐渐凝结,转身步出宫门,守在门外马车边的贴身仆从苏福趋上前来,伏侍他上车,贴耳轻声道,“相爷,有书信来。”
  苏逢吉看了他一眼,并不细问,只吩咐道“回府。”
  细碎的马蹄声伴着辘辘车轮缓缓驶出皇宫正门外的明德楼,明德楼正前面是一个宽阔平整、青石铺地的大广场,天子逢朔便登上明德楼,在此接受百官万民朝贺。广场西边有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大湖,湖水来自汴河的一处分支,湖面烟波浩渺,两岸遍植垂柳,这叫金鳌池(十几年后被柴荣改名为金明池)。出了广场往东便是开封的州桥,桥横跨汴河,又名天汉桥,拱如玉带,高大壮观,远看如长虹卧波,过桥后为东市街,平时这里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各路贸易、水陆杂陈。但近日因国家新丧,禁市百日,故冷清了许多,街上也没几个行人。苏逢吉的府第便在东市街背后的同福巷,因此马车过了州桥,踏上东市街的街面,便加快速度向苏府跑去。

  。
  日期:2019-04-18 11:00:45
  郭威退了朝,回到家中,刚坐下,家人郭忠奉上茶来,郭威心中有事,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独自在房中静思。过了一会,郭忠来报,有客来访。郭威开门迎接,一见来人,喜出望外,来的不是别人,乃是淮北节度使高行周。

  高行周是和符彦卿齐名的南北两大著名统帅,他历事三朝,战功素著、威望甚高。当年他和符彦卿、刘知远、李守贞等同为石敬塘手下的节度使,后来石晋败灭,高行周不愿降顺契丹,便助刘知远从河东起兵,杀入汴梁。刘知远建汉称帝后,认为他忠诚可靠,便加封他为临清王,后又加封齐王,领淮北节度使。高行周在淮北手握重兵,使占据淮南和江南的李唐王国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亲自来访,令郭威又喜又惊,他和高行周向来熟识,且私交甚笃,因此一见到高行周,便大笑道,高王有闲赴京,真是国家之喜。
  高行周奇道,郭兄此言何解?
  郭威解释道,高王身膺重任,坐镇准北,若是边境有事,又岂能擅离封地,轻身赴京?
  高行周一听,也是大笑,点头道,郭兄不愧是久掌枢密,真乃料事如神。近来我国与江南相安无事,弟早有髀肉复生之感。
  郭威道,但得边境安宁,生民乐业,纵使你我老却英雄、赋闲在家,亦是于心甚慰。
  高行周道,正是如此,但目下无事并不代表干戈永息,国家迟早一统,届时战火重燃,又将生灵涂炭了。
  日期:2019-04-18 11:21:00
  郭威道,分久必合乃大势所趋,只是你我已老,今生不知是否有幸得见。
  高行周笑道,一年未见,不想郭兄竟出此老颓之言,令弟大出意外。
  郭威笑了笑,转而问道,高王此次入京,不知所为何事?

  高行周道,先帝与我,份属君臣但谊同兄弟,弟在淮北乍闻噩耗,悲痛莫名。故亲来吊丧。
  郭威心想,原来如此。转而又问,“但枢密院已行文地方,命各镇不必来朝,就地举哀,为何高王…?”
  高行周看了郭威一眼,说道,怎么?枢相大人是在责怪小王不遵钧命么?
  郭威连忙摆手道,岂敢岂敢。高王兄向来深明大义、恪守本分,从不逾规越矩,今有此行,实出意外,故在下才有此问?
  高行周道,不要拐弯抹角,有话直说便是。
  郭威笑道,恐怕王兄此次入京并非仅是吊丧这么简单吧?
  高行周一阵大笑,郭威也大笑,高行周伸指点着郭威,“你个老狐狸,什么都瞒不过你。不错,我此次入京,名为吊丧,其实另有目的。”
  郭威半眯起眼睛,耐心倾听,高行周继续道,“先帝待我,殊遇非常、恩信有加,可惜天不假年,竟致早逝。今新皇即位,国无长君,我是想亲自来看看皇帝对我们这班老臣会不会仍象先帝那般信任。”
  郭威道,这话高王只可在我处提起,切勿再语诸他人。
  日期:2019-04-18 11:41:14
  高行周脸色一沉,说道,郭兄何出此言,莫非新皇当真…?
  郭威叹了口气道,皇帝年少即位,涉世不深。对我们这班老臣颇多怨尤,再加上太后亲族如李业等辈亦想从中弄权。弟常夙夜忧叹,恐日后会变生不测,灾祸横加。
  高行周怒道,外戚专权乃前汉倾颓之因,难道他们又想重蹈覆辙不成?太后向来睿智明决,应该不会见容此事。
  郭威不想沿这个话题再多说下去,只是叹了口气,高行周知他内有苦衷不便明言,也不再追问。
  郭威又道,高王已见过皇上了?
  高行周道,昨夜才到汴梁,先来找你说说话,然后再去见驾。
  郭威点点头道,高王见驾之后,还是速回封地为上,弟恐江南闻得王兄不在,会乘机侵扰。
  高行周笑道,李氏窃据江南,虽有并吞中原之志,可惜手下并无良将精兵。弟常与他们多次交锋,每次都令其铩羽而归,谅其不敢轻易启衅。
  郭威道,江南李氏自建唐之后,烈祖李昇亦曾励精图治,现在传位其子李璟,听说他注重与民生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江南隐隐有太平之象,一旦俟其国力强盛,而我中原又有可乘之机,其必野心骤起。因此高王还是小心为上。
  高行周这些年与江南作战,屡次得胜,因此并不把郭威的劝告放在心上,只是说道,郭兄提点得是,小王定会小心在意。
  日期:2019-04-18 12:01:30
  小王此次进京,其实还有件事不明,要向郭兄查证。
  郭威身子前倾,“高王请讲。”

  高行周道,历年辽国皇帝皆会派出使臣,遍访中原及南方诸国,我朝及蜀、江南等亦会遣使回访。
  郭威点头道,不错,这是双方互通音问,暂保和平之举。今年我朝派出的回访使便是侍中冯道。
  高行周接着道,但自前年起,凡出使江南的辽使每次北返途中,便会遇袭被害。
  郭威道,弟亦知此事,前年辽使耶律广北返时在淮北身亡,去年又是耶律文在沂州为乱刀砍死。但弟曾遣王峻调查,发现使团的一应财物俱被洗劫一空,故推测可能是强人所为。为这事,我们可伤了不少脑筋,都不知怎样才能向辽帝解释得清楚。
  高行周摇头道,事情恐非如此简单,强人劫掠,为何不劫别人,单拣辽使下手?辽使往来之路,皆通衢大道,谁又敢光天化日之下冒险作难?再者,使团护卫众多,不乏武艺高强之辈,普通强人一般百十来人,乌合之众焉能将其尽数杀死又不留下线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