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征战:皇权争霸赛——五胡到底咋回事?细说史上最乱的十六国政权!》
第31节

作者: 东夷校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呼延宴等一干大臣回道:“陛下曾受封中山王,在战国时期中山国出自于赵国,所以应该改国号为赵。”
  这个回答让刘曜很满意,他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把国号“汉”改为“赵”,以冒顿单于配天,以光文帝刘渊配上帝。
  其实在靳准之乱后,刘渊所建立的汉政权就已经亡了,与其说是刘曜继承了汉国的皇位,还不如说是他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和政权。对于“汉”与“赵”,到底能否算作是继承关系,史学界是给予肯定态度的,将这两个政权统称为“汉赵”或“前赵”。
  就在刘曜把改国号几个月后,石勒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巧合的是,同样是以“赵”为国号。
  石勒称赵王,定都襄国。从而,天下就有了两个以“赵”为国号的政权,石勒建立的赵国,史称后赵。
  日期:2018-07-18 11:57:57
  石勒和刘曜不仅在“赵”的国号上在争,对于“大单于”的称号,两人也都是同时兼任。因为大单于在胡人心中的地位非凡,身兼大单于的身份,有利于管辖和统治境内的胡人。
  从这个时候开始,石勒逐渐开始实行“胡汉分治”的治理方略。而刘曜对于汉人和胡人之间的矛盾,却总是处理的不够好,手下的胡人却接二连三的给他找麻烦。
  公元319年年底,刘曜手下的几个部落首领造起反来,其中不乏有和刘曜同种的屠各人,这些人都以晋王司马保为主心骨,来对抗刘曜。

  司马保是南阳王司马模的儿子,司马模也就是当年统治关中地区的晋朝藩王,后来关中沦陷后投降,被刘粲杀害。
  司马模死后,司马保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并且在关中大乱时控制了秦州地区,到司马邺继位,封他为相国。晋愍帝司马邺投降后,司马保成了关中地区晋人的最高领导者,暗自有自立之心。
  等到司马邺被刘聪杀后,在江东的司马睿宣告天下登皇帝位。为此,司马保愤愤不平,于公元319年,称晋王,设立百官,不承认司马睿建立的东晋朝廷。
  这样一来,司马保就是在关中地区刘曜最大的敌人,曾经晋朝廷在关中的残余势力接二连三的投奔司马保,对刘曜的威胁越来越大。

  刘曜先后派人讨伐,都未能成功,最后他亲自挂帅,发兵讨伐这些反叛的势力。直到次年的春季,也就是公元320年,刘曜大获全胜,叛军首领相继逃散,晋王司马保也因势力单薄而逃奔凉州。
  这时候控制凉州地区的掌权人是凉州刺史张寔,张寔是张轨的儿子。张轨的政治嗅觉很敏锐,早在八王之乱晚期,他就意识到可能天下大乱,逐在寻找一个可以自保之地,凉州恰恰就是他看中的地区,之后他向朝廷请令,出任凉州刺史。
  张轨死后,他的儿子张寔继承了他的公爵,出任凉州刺史。在刘曜先后两次攻打长安时,张寔都曾派兵援救长安,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晋愍帝司马邺投降后,张寔统治的凉州地区完全独立。他一面向晋王司马保纳贡,同时又承认司马睿创立的东晋政权。看似在夹缝中生存的凉州,其势力不可小瞧。
  张寔听说司马保战败要来投奔凉州的消息,立刻派兵出去迎接,看上去是迎接,实则是拦截。张寔担心司马保的威望过高,而抢了他凉州霸主的地位,所以打算在中途把司马保赶走。不巧得是,司马保在前往凉州的途中就病死了,反倒让张寔顺利收编了司马保的兵力。
  司马保死了,刘曜也将那些造反派暂时平定了,可是还没来得及庆功,他就又听说又有人计划谋反,以长水校尉尹车为首的一干人等正在勾结胡人部落首领,暗地里谋划。
  好在刘曜消息灵通,在他们起事前,将尹车和涉事的部落酋长五十余人等全部抓起来斩首示众。愤怒的刘曜觉得这还不解气,他又命人将这些人的尸首全部丢在街头曝街,等到烂得不成样子了,又将尸体仍入河中。

  刘曜只顾享受一时之快,从没有想过其后果是什么。
  日期:2018-07-18 18:41:51
  在这之前,大司徒游子远曾劝说刘曜不要斩杀这些酋长,以免激起更多胡人的叛乱。刘曜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不听其劝,游子远甚至把头磕破来求刘曜,可刘曜就是不准,见游子远这样为他们求情,大怒,把游子远关入大牢。
  事情的发展果不出游子远所料,关中巴、氐、羌、竭等胡人听说首领被杀,全部揭竿而起,推句渠知为首领,号称大秦,叛军规模达三十余万众,一时间关中大乱。

  游子远又从狱中上表,进言刘曜不要再继续杀戮。刘曜撕毁表书,怒骂游子远道:“你是嫌死的不够快是不是?你真的以为朕不敢杀你?”随后,刘曜下令将游子远拖出去斩首。
  呼延宴、刘雅等大臣赶忙劝说:“游子远不顾生死,还在劝说陛下,这是忠臣啊,若陛下杀了游子远,不如也把我们这些臣子也杀了吧,到那时陛下身边一个忠臣都没有,陛下还怎么来统治天下呢?”
  刘曜恍然大悟,也许他们真的是在劝说自己,难道朕真的错了?仔细一想,游子远还真如他们所说,人都在狱中了,还在为天下社稷着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忠言逆耳吧,刘曜想通了,游子远被无罪释放。
  刘曜打算亲征句渠知,游子远进谏道:“若陛下能用臣一计,一月之内便可平叛反贼,完全不用陛下亲征!”
  刘曜喜出望外,道:“卿有何计策?说来听听!”
  游子远道:“这些造反之众并没有什么大志,只是恐惧陛下的威刑,都在逃死而已,看似人多势众,实则战斗力并不强。倘若陛下能够赦免这些平民,放掉他们被抓的家人,那这些人自然就会归顺。陛下都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他们还有什么理由造反?若那些罪孽深重的反贼自知死罪难免誓死不降,那臣愿带领五千兵马前去剿贼,一月可定!”。
  刘曜大喜,他听从游子远的建议,宣告赦免造反派中的平民,又任命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率领五千人马前去讨伐。

  游子远屯兵与雍城,兵马一到,前来投降的部众就达十余万人,紧接着游子远又与未降的胡人大战几场,屡战屡胜。不出一个月纳降了胡人二十余万,将所有人口迁往长安安置。游子远大胜归来,刘曜升任他为大司徒。此次关中危机,圆满化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