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征战:皇权争霸赛——五胡到底咋回事?细说史上最乱的十六国政权!》
第29节

作者: 东夷校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16 09:42:29
  【第一位天王】
  靳准成了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人,不过他没有称帝,也没有另立他人。而是自称天王,设立文武百官,行使皇帝职权。
  天王这个称号,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靳准是第一个使用的,在他之后将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和使用这个称号。

  天王,单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介于天子和王之间,也许在靳准看来,统一天下者才配成帝吧,然而他又不甘心自己只是众多“王”中的一个,所以就自称天王了。
  靳准没有称帝,其实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他在自称天王后,承认了晋朝廷的统治地位,之后还派人向东晋称臣。并且声称,自古以来就没有蛮族当天子的,刘渊不过就是一个屠各部的小丑,趁着晋室内乱才发展起来的,纯属是乱臣贼子。
  靳准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之后,他还派人把传国玉玺和晋怀帝与晋愍帝的灵柩送往江东,意在与晋修好。
  其实靳准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现在对于他来说,至少有两大劲敌。一个是东面的石勒,一个则是西面的刘曜,这两个家伙势必会来找自己麻烦,所以他迫切的需要一切盟友。
  靳准掌权后,所有反抗的势力团伙几乎都被他杀光了,这个时候他也想拉拢人心。
  靳准又一次找到了老王延,王延这个人在朝中的威望很高,这年已经六十多岁了,面对靳准的邀请,王延对他破口大骂:“你这个屠各的叛徒!直接把我杀了算了!我死后你把我的左眼挖下来放在西阳门(西门),把我的右眼挖下来放在建春门(东门),让我看着相国和骠骑大将军进城来把你这贼子剿灭!”

  王延这句话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春秋时期伍子胥说的,当时“吴王夫差”计划北伐灭齐,伍子胥反对,建议吴王先灭越国再攻齐国。吴王怀疑伍子胥是在暗中帮齐国,所以吴王赐给他一把剑,让伍子胥自杀。伍子胥在临死之前告诉门客,要求在死后把自己的眼睛挖下来放在东门,他要亲眼看见吴国灭亡。果然,九年后吴国被越王勾践灭国。
  靳准哪受得了王延这样对待自己,我三番两次的给你面子,你不肯接受,那就不要怪我无情了。
  杀!把这老东西给我斩了!
  王延的预言果然很准,相国刘曜和骠骑大将军石勒此时正在调集军马,准备向平阳进军。

  东西两路兵马来讨伐靳准,这是多数人都能预料到的。可是他们没料到得是,这两路兵马快到平阳的时候,竟然都放慢了步伐,就地安营扎寨,停止不前了。
  两路兵马看似都是以讨伐靳准为目的,但实则各怀鬼胎,各有各的私心。石勒和刘曜都想兼并靳准的兵力,可谁都不想浪费一兵一卒。
  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石勒在冀州,刘曜在关中,两人早就是半独立状态了,现在靳准在他们面前就是一块偌大的肥肉,谁能吞得下去那完全看本事。
  在平阳城内,太傅朱纪和太保呼延宴听到消息后,连夜逃出城去,投奔了刘曜的大营。

  至于靳准为何没杀这两个人,还有待研究。刘粲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把“三公”杀得差不多了,呼延宴和朱纪能够侥幸逃生,也算有本事。
  呼延宴和朱纪投奔刘曜后,劝谏刘曜称帝。
  刘曜从长安出发时,就有这个打算,无奈身边却没有威望高的人来劝进,所以这事儿就只能等,这也是他来平阳的目的之一。
  公元318年年末,刘曜登帝位,改年号光初,大赦天下。不过赦令中,唯独不赦免靳准一家。

  刘曜为了拉拢石勒,特地晋升石勒为大司马,加九锡,进爵赵公。
  石勒收到刘曜称帝的消息果然很不高兴,对于刘曜的封赐,他压根没当回事。依旧把五万精兵驻扎在平阳以东,筑成多个堡垒,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靳准玩政治是把老手,但在军事上确是他的短板,面对两路大军的围困,令他苦恼不已。既然形势所迫,那还不如主动出击,也许还有战胜的可能。
  首先,靳准和东路的石勒打了几丈,结果都是以败军收场。

  靳准见来硬的不行,自己的军事势力和他们相差实在是太大,那就要想其他办法了。
  靳准这个时候又拿出了他最擅长的政治手腕,他派人把皇帝的御用车子和衣物等物件都送到了石勒的大营里,请求和解,言下之意就是请石勒称帝。
  就在前段时间刘曜已经宣称登帝位,倘若现在石勒再称帝,那么他两个自然就会打起来,平阳之危自解。
  靳准还真是机关算尽,不愧为一个合格的阴谋家。
  日期:2018-07-16 11:46:38
  只可惜靳准的阴谋,被石勒看得清清楚楚。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石勒叱诧疆场这么多年,不单单是只会打仗,对于斗智他也毫不含糊。更何况他手下还有个以谋士张宾为首的“君子营”。
  石勒转手又把靳准派来的使者和东西都送给了刘曜。言下之意就是,你看,你刚称帝他就把这些物件给我送来了,我还给你表明我没有这个野心。然而石勒更深一层的意思应该是激怒刘曜,从而让刘曜对靳准发起总攻,石勒只想当最后面的那只黄雀。

  刘曜也不是傻子,你们都和我玩心眼,你当我没有?石勒啊石勒,想让我俩打,然后你看戏?你诱我打,我就偏不打!
  就这样,靳准、石勒、刘曜这三人玩起了了斗智斗勇。
  接下来,用计的人该轮到刘曜了。
  刘曜设宴款待了靳准的使者,然后对他说,先帝(刘粲)登基后的确做了很多违背人伦之事,靳准为了正义而替天行道,行使伊尹、霍光之事,所以他对国家是有功无过的。
  不然的话,朕又怎么能登上皇位呢?所以,还请你回去禀报靳准,如果他能够早日迎接朕的大驾,朕不仅赦免他无罪,而且还要重用他。
  之后靳准的使者被刘曜放走了,这个使者叫卜泰,他回到平阳后,完完整整的跟靳准传达了刘曜的意思。
  靳准的确动心了,因为刘曜所说的话的确是事实,可靳准清楚,要让刘曜饶恕自己,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为刘曜的母亲等和哥哥等人都被他杀了个精光,他怎么可能赦免自己?可是自己又有什么出路呢?靳准陷入了沉思。
  面对两路大军,城内人人自危,靳准还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他的手下却不想给他这个时间。倘若惹怒了刘曜,他真的带兵攻入城中,恐怕和靳准牵连的人都会受到诛杀。
  最先反叛靳准的是他的两位堂弟靳明和靳康,这到有点讽刺,靳准对他们的信任所换来的也只是背叛。在生死关头,和利益面前,他们哪里还会去在乎这些。
  靳明和靳康两兄弟,与几位武将联合,悄悄把靳准给抓起来了,之后斩首示众。

  众人又推靳明为主心骨,商量下一步的对策。
  靳准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也不敢相信,他会死于他亲手提拔的两个堂弟之手。这就像刘粲绝不相信靳准会造反一样。靳准苦笑,是啊,是我用实际行动教会了他们如何谋主。
  之前刘曜称帝大赦天下的时候表明了,只不赦免靳准一家,这让靳明和靳康看到了希望,之后又听说了卜泰带回的消息,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下策,其目的只有一个,求活命。
  然而事情真的会朝他们的意象中的样子发展吗?
  靳明派人给刘曜送去了投降书,表明愿意开城迎接天子。
  刘曜收到降书后兴奋不已,看来这次计策是用对了,不费一兵一卒,竟然达到了目的。

  刘曜高兴的同时,有一个人不高兴了,这个人就是石勒,在他听说靳明投降刘曜后大怒。搞了半天,你们两个在那讲和了,合计没我什么事了?
  石勒一怒之下,发兵攻打平阳,靳明率军迎战,屡战屡败。
  靳明没办法,只能向刘曜求救,刘曜接到求救信后,给靳明回信表示会支援平阳。
  这时候石勒又从冀州和幽州调了一大批兵马过来,打算对平阳发起总攻。靳明见形势不利,仅率领一万多人弃城而逃,去投奔了刘曜。
  那刘曜又是怎么对待靳明的呢?
  答案是,杀!
  刘曜几乎杀光了所有靳氏的人员,只有两个人靳姓的人员没有杀害,一个是靳康的女儿,另一个是靳康的儿子。
  靳康这个女儿逃过一劫,得益于她长了一副好看的脸蛋,在面对刘曜的一瞬间,就被那个人瞧上了,就和当年刘曜瞧上羊献容的情形一模一样。

  刘曜把这个女人接到了自己的后宫,告诉她想纳她为妾。
  这个女人倒还挺有骨气,她向刘曜叩头,请求连她和父亲一起处死,她说:“现在我一家人都犯了大罪,都难逃一死,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很多情况下,人越怕死,对手往往越让你死,但你若是无畏生死,对手反倒可能饶你一命,刘曜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人。刘曜杀人无数,能在他的屠刀下活命的人屈指可数,可他对自己喜欢女人却表现出柔情、大度的一面。
  刘曜看在这个女人的份上,也一起饶恕了一位她的兄弟,以此来博取这个女子的欢心,所以靳康才有位儿子活了下来。
  靳明和靳康跑了,石勒率大军进入平阳。他把刘渊和刘聪的尸体收拾了一下重新下葬,以表示他还是忠于汉国的臣子。
  但对于刘曜,石勒还是没将他放在眼里,等刘曜率军回关中后,石勒一把火烧了皇宫,之后留下一些重兵把守平阳,自己则率军回襄国去了。
  接下来就到了石勒和刘曜真正较量的时刻了,刘曜回到了长安,石勒回到了襄国,这两位为匈奴汉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曾联手为汉国打下了天下,而今两人就要二虎相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