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光 离婚了,才发现他隐瞒了他的家势》
第14节

作者: 梅莉may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黎健说去哪儿?
  罗曼想了下说,去我家。

  黎健忍不住笑。罗曼说笑什么?最后一次让你去我家。
  叶东却给黎健来了电话,说有动静了。
  黎健脸色一变,说我半小时左右到家。
  叶东说老莫恐怕要一起。

  黎健说,那在上回那里见。
  不用他解释罗曼说有消息我再和俞天成讲。
  黎健嗯了一声说,我再联系你吧。
  他走后罗曼发了会儿呆,也就慢慢走回家去了。他在日本那些天要是也回她句我再联系你,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自己会不会太冲动了?不过立马她又有了答案,自己提了离婚,他同意了呀。
  回到家看手机上3个未接电话才想起约了地产中介,匆匆下楼,中介说卖家等不了留了钥匙,可以先带她去看。和她同一栋楼,16楼以下没有复式,面积正好一半,工薪的装修,中介说,差价上可以多谈一点钱。
  罗曼说我就担心他为什么要换。
  中介抿嘴笑,摸摸鼻子说,他说他姐嫌他买小了。见罗曼不明白,说他这姐……是才认识的。
  罗曼想了下说,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中介犹豫着笑,说其实我们其他店帮他这样换过几次了。中介又想了一会儿说,也是人家挣钱的一种方式。
  保险起见罗曼还是提了一个试住一周的条件,没有问题才正式签了换房的合约。180平的差价是450万,税费和装修的差价对方死活只同意给90万,熬了几天,中介说旁边一户复式也愿意换,不知真假,难得在同一栋楼,罗曼也就同意了。签合同时不禁多瞄了几眼对面的男女,目测女的至少大对方10岁,满身戴得黃烘烘的,完全不似电视剧里那种海派投资人,倒像宋蕙莲刚刚傍上了西门庆。想来自己从黎健那里得来的便宜房以这样的方式失去,也算桃花财来桃花去。

  接了女人的名片她就告辞了,搬完最后一个箱子她都还在想,现实生活中,真正红杏出墙的、查出来给贪官当情妇的、给人做小白脸的,往往连漂亮都算不上。晚上录《读书》聊《安娜卡列宁娜》说起这个现象,韩老师说也许这就是现实和想象的差别。王老师听完和周老师笑,说你看看这两个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周老师说这还是我们一直说的机会论。罗曼便有些明白了。王老师说,红杏出墙、傍这傍那,本质上还是漂亮的人更有机会。但漂亮的人,不用红杏出墙、傍这傍那也更有机率达到物质也好、精神也好的目的。又看罗曼说,又愿意让你当正妻,又钱也给,捧也给,何必当情人。韩老师说,就是说原本够不上,所以机会来了更想要去抓住他。周老师点头,说自我实现,有点自我实现在里面。从另一个层面说,人能不走歪路,还是不走歪路的。

  日期:2018-11-18 20:11:34
  录完节目出来照样是节目组会餐,加上电视台负责他们节目审核的也有一二十个。下楼来遇见《法制》组的人也是要去前面新开的烧烤店,两组人便乌泱泱地去了。下了车罗曼才看见了黄晋,说你怎么来了?
  黃晋说公司的车年检,黎总让我把他的车先开过来。
  罗曼再看可不就是黎健开过的车吗?人多,也就暂时没有说什么。
  《法制》导演李立悄悄叫她到一边说,今天开会的事听说没?
  罗曼笑笑说,说我与国争利?
  李立笑说,还真是扣的这个帽子。有准备没有?

  罗曼说,谈不上准备,不愿要我们,只好看看有没有下家了。
  李立看看人都进去了,说恐怕不会让你轻易成为一个跳槽的节目。
  罗曼点头,说所以我们选择的范围也很窄啊,能够抗衡,又愿意抗衡的没有几家。
  他拿他手机上一条今早市长冯寄腾出任副省长、省委常委,副市长龙长兴出任市长的新闻给罗曼看,说今天还说起两任副省长都表扬了你们的节目。你猜马台怎么讲。
  罗曼学着马台歪头说话的样子,说人家领导难道说喜欢娱乐节目吗?
  李立哈哈笑说,还真是。怎么样?有没有可能往上面找一找?
  罗曼摇头,说我们的节目虽然因领导提议而来,后面没有什么交集的。再说戴着与国争利的帽子,越往上走越容易死路一条。不过这话她就不和李立讲了,突然殷情,难说有什么目的。
  李立说你心里明白就好,忙不一定帮得上,但有什么消息一定告诉你。你帮忙搭上刑警队还一直没有感谢你,诶!我不是盼你出事啊!

  罗曼笑,说不用放在心上。听说去韩国谈版权了?
  李立说去了,又让别的台抢先了。
  进去大家正在聊最近传得火热的刑警队集会。北京来的周老师说那你们《法制》组还不去那个什么金太阳备点素材?
  李立感叹,说你们看人家嘉宾都这样,人家《读书》怎么不火?
  电视台一个编导说,人家周老师还是导向的保障,有时候他们讲的那些话啊,我在想剪不剪剪不剪,人家周老师一句话就导回来了。
  罗曼给周老师倒茶,笑说,有时候反应真是比我快。

  周老师看看韩老师、王老师,说我这个年纪的人,这个怕字,心里面是要比你们深刻一点。罗曼家里好像也不是一帆风顺。
  罗曼掰指头数起来,说我爷爷,国民党。我小爷爷,三青团,57年又划了右派,一伸冤呢,又成了右派翻天。我爸文丨革丨的时候虽然小,每次批斗会都要拉出去示众,凡要政审的,全都过不了。
  周老师说,不让申冤。
  一个小编导问韩老师什么是三青团?
  韩老师说,三民主义青年团。
  罗曼说,说起导向,前几天搬家,收拾屋子遥控板不知掉哪了,有个电视剧说什么一个老兵要调到北京去,就做自己儿子的工作,看样子七八岁,让他留在新疆给老战友养老,自己带别人的孩子去北京生活。我还以为我看错了,第二天我又看了两集,还真就是这个意思。就算是革命队伍里什么文化程度的人都有,特殊年代人和人的感情怎么不同,可到了今时今日,我们还是不是应该宣扬这种东西?鼓动七八岁的孩子自我牺牲?帮助抚养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人家父母又同意,这还能理解。或者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呼吁完善社会养老机制,也算是警钟长鸣,我是没看全,但要是只为宣扬老兵情谊,就没有别的情节可以展现?你们说这算不算有导向问题?提着脑袋干革命,是为了有权利把孩子送来送去?

  李立说,主要还是观念的问题,我们无论是伦理上法侓上还是把孩子视为家庭的人。我们前段跟了个虐童案,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过得困难了就拿孩子出气,一心想找个男人过又找不着,经常把孩子打得要断气。丨警丨察来,也就是规劝,困难嘛,联系民政部门送点钱。要不了几天又打,拉去关几天孩子照样又给她送回去。我们说就不能不让孩子跟她吗?人家说没有这种条款,除非她把孩子弄死,法律难有下一步的跟进。

  韩老师说,我们缺乏一些先于法律的预防机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