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照本宣科治天下(王莽的第三张面孔,你不曾认识的王莽)》
第11节

作者: 周亚夫的周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刘骜更看好他的侄儿定陶王刘欣。刘欣是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康当初深受刘骜的父亲刘奭宠幸,几乎要夺走刘骜的太子之位。可能刘骜对这事还心存芥蒂,在挑选继承人之初,他还打算让弟弟中山王刘兴继位。
  刘兴也是刘欣的叔叔,但这哥们脑子少根弦,远不如侄儿刘欣。
  元延四年(前9年),刘兴与刘欣一同来京师朝拜。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朝拜,刘骜很显然想利用这次机会,考察弟侄二人选择继承人。刘欣不打无准备之仗,带上了定陶国太傅、国相、中尉等二千石官员做智囊团,以便随时谋划对策。而刘兴却是个愣头青,估计他嫌带人多麻烦,就只带了中山国太傅一人。
  刘骜感到奇怪,先是问刘欣,你怎么把你们定陶国的大佬们都带来了?刘欣的回答很得体,根据朝廷规定,诸侯王来京师朝拜时,可以带本国二千石官员作为随从,太傅、国相、中尉都是二千石官员,所以侄儿都带来了。
  刘骜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又问刘兴,你怎么只带了一个太傅?这是朝廷哪条法律规定的呀?刘兴一下就蒙了,哑口无言,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刘骜对他的印象顿时下跌。
  立储是国之大事,刘骜当然不可能凭一个问题就确定谁当储君,他于是决定考察刘兴与刘欣的文化水平。

  刘骜让刘欣背诵《诗经》,刘欣功底比较扎实,达到了通习的程度,并且能够讲述其中大义。刘骜对侄儿的文化水平深感满意。
  考察完刘欣,刘骜在另一日又考察刘兴。刘骜让刘兴背诵《尚书》,刘兴背得很糟糕,遗漏不少,更别说像侄儿刘欣那样讲解了。刘骜简直无语了。
  但刘骜还想再给刘兴一个机会,于是赐给他食物,想考察下他的礼仪。如果刘兴颇知礼仪,也还可以考虑立他为继承人,毕竟在独尊儒术的西汉末年知礼可是一大优点,文化水平差了点,对朝廷政令陌生了点,都可以慢慢培养嘛。
  但刘兴实在不成器,见到美食后馋虫上脑忘了形,在刘骜面前一点也不矜持,所有人都吃完了,就他一个人还在大快朵颐。吃的时候估计也没吃相,整个一饿虎扑食豪放派的吃法,所以吃完饭后,袜带都开了。刘骜看到后彻底无语了。
  刘骜很不满,后果很严重,刘兴彻底与储君绝缘了。不过,刘兴做不成皇帝,刘兴的后代倒是有这个福气,这点我们放在后面再说。
  日期:2018-07-02 12:36:31

  刘骜最终决定立侄儿刘欣为太子。
  刘兴被踢出局,其实也不仅是他不成器,而是后来刘骜考虑到,刘兴是弟弟,如果让他继承皇位,到时候自己恐怕不能入太庙。而刘欣最终被立太子,也不完全是他才能胜过叔叔刘兴,还得益于他祖母傅太后的助力。
  傅太后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为人精明有才略,善于人情交往,在汉宫时很得宫人拥护。刘奭对傅太后宠爱到什么程度呢?为她与冯婕妤(刘兴之母)特设昭仪称号,位在婕妤之上,仅次于皇后,以示尊崇。俗话说爱屋及乌,因为宠爱傅太后,刘奭更喜爱其子刘康,多次想改立他为太子,只是刘骜是父亲刘询的爱孙,加上外戚史丹力保才作罢。
  在这件事上,傅太后一直深以为憾,当初老娘那么受宠,却只是个诸侯王太后,而王政君先帝都没正眼瞧过他几回,却贵为大汉皇太后。现在刘骜因为无子而考察刘兴、刘欣叔侄二人谁适合当储君,傅太后觉得翻身的机会来了,她绝对不能错过。
  当时王莽的七叔王根还在大司马位上,赵合德正专宠后宫,这两人在刘骜面前说话都很有分量,傅太后于是决定从他们身上下手。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跟随刘欣一同入朝的傅太后乘机拿出大量财物,贿赂赵合德及大司马王根。
  赵合德清楚自己不能生育,王根也明白刘骜这辈子难有子嗣,将来继承皇位的极可能不是刘骜的亲生儿子,而是某位诸侯王。这意味着刘骜一死,赵合德、王根两人都可能失去权势。在这种情形下,赵合德与王根都不得不为将来做长久打算,比如讨好某位可能继承皇位的诸侯王,成为未来天子的亲信。
  现在机会来了,傅太后出手阔绰,赠送大量财物给赵合德、王根,只希望两人在刘骜面前为孙子美言几句。这个顺水人情不做白不做,赵合德、王根心花怒放,正愁没机会巴结未来天子呢,于是很爽快地把这档子事应承下来了。
  涉及到将来幸福的事,赵合德从来不怠慢,有事没事就在刘骜面前吹枕边风,说定陶王刘欣这也好那也好,要是能给皇上当儿子就更好了。王根也干得很卖力,逮到机会就在刘骜面前表扬刘欣,马屁都拍得冒烟了。刘骜本来就比较欣赏刘欣,看到赵妹妹和王七舅都支持立刘欣为太子,这事也就算是定下来了。
  但刘骜当时并没有立即封刘欣为皇太子。立储事关重大,总得有所周详准备,刘骜决定先给刘欣加冠,并试试天下臣民的反应。刘欣当时只有十七岁,本未到加冠的年龄,刘骜仍亲自给他提前加冠,之后令他回到定陶国。
  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一年,到第二年,即绥和元年(前7年),刘骜派执金吾任宏前往定陶国征召刘欣入京,正式封他为皇太子。

  刘欣显然早就在等待这天的到来,因为时刻准备着,他对诏命的回复很得体:我能够继承先王刘康的王位就已经很幸运了,现在皇上让我当太子,我恐怕胜任不了。还是谢谢皇上的厚爱,不过我希望暂且留在京城,伺候皇上,等皇上有子嗣了,我立马回到定陶安安心心地做诸侯王。
  日期:2018-07-03 12:32:33
  刘骜看到刘欣的答复很欣慰,一个多月后,他下诏将楚孝王之孙刘景作为刘康的后嗣,封为定陶王,而刘欣当然永远成了刘骜的太子,不可能再回到定陶国当诸侯王。
  在封刘欣为太子的同时,刘骜也留了一手,让傅太后和刘欣子母丁姬留在定陶国府邸,不让她们与刘欣相见。刘骜担心等他死后刘欣即位,傅太后、丁姬外戚势力得宠,威胁到他母家王氏的地位。在这点上,刘骜倒不像个昏君。
  刘欣做了太子,他便是刘骜名义上的儿子,是王政君名义上的孙子,与傅太后和丁姬已经断了祖、母的关系,刘骜为了防患未然不让他们见面,这似乎无可厚非。这本是维护王政君的利益,但没想到王政君在这时候“菩萨心肠”,抗议刘骜不让傅太后、丁姬与刘欣见面不近人情,提议让傅太后、丁姬每十日探望刘欣一次。
  王政君真是菩萨心肠吗?也未必。刘骜能压制住傅太后、丁姬一时,能压得住一世吗?等刘骜驾崩,刘欣若想让傅、丁两族外戚得势,恐怕没人能拦得住。到时候傅太后、丁姬肯定打击报复,将刘骜不让婆媳俩看望刘欣的事发泄到王政君头上,发泄到王氏家族头上,而刘欣本人也可能发泄此怨,这样一来,王氏一族还能得意几天?既然如此,还不如乘机卖刘欣一个人情,到时即便遭受打压,也能够少受些伤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