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中国历代不为人知的冷门谋臣》
第22节

作者: 天人啸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14 13:37:13
  (5)袁术称帝
  随着袁术说了那句什么玉玺在手,天下我有的梦话,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孙策得到消息之后非常气愤。因为孙策原本就是袁术集团的一份子,你袁术公然称帝,必定成众矢之的,我才不和你发皇帝梦。为了和袁术撇清关系,向世人表明自己与袁术决裂的决心,孙策委托张纮写了一封信给袁术以表明自己坚决反对袁术称帝的立场。
  张纮在这封信中一共列举出袁术称帝的九点坏处和做得不对的地方,(由于太详细了,本人压缩如下)他写道:汉末以来天下大乱,做臣子应当协助朝廷平息各地叛乱才是正道,凡是把持朝政或者密谋称帝的都必将遭到天下人的讨伐。现在的皇帝并没有做违反天理之事,仅仅是因为先后受到权臣的胁迫才无法施展自己的治国才能,皇帝本人虽 然年幼,但天资聪慧,假以时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你袁家四世三公,世代受到朝廷的恩宠,更应该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命。而今却想着称帝自立,我必派兵征伐你这个乱臣贼子。

  日期:2018-11-14 22:24:13
  从此东吴集团已经与袁术集团彻底划清界限,并表明东吴集团一心拥戴朝廷的决心,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权。而袁术在收到这封信之后也感到非常震惊。原本他认为孙策一定会赞同自己称帝的主张,却没料到这个事件反倒成为孙策与自己决裂的最佳借口。
  以下是A站地图帝大佬布哈林公元197年的局势图
  日期:2018-11-15 13:44:45
  (6)规劝孙策

  袁术对孙策反对他称帝十分恼怒,便拉拢丹杨的祖郎等地方势力,并鼓动山越共同对付孙策。而太史慈也占据泾县,自称为丹杨太守。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迎接刚从袁术处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
  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张纮也跟随孙策出征,先进击陵阳(安徽青阳县东南),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安徽泾县西北),擒获太史慈。孙策平定丹阳回师的时候以太史慈、祖郎二人领军为先锋,一时风光无限。
  日期:2018-11-15 21:41:43
  但是将一切看在眼里的张纮感觉非常忧虑,他看见孙策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他认为是一种鲁莽的行为。他对孙策说:“你是主将,三军的核心所在,所以你不应该轻率上阵厮杀,而是临阵指挥,居中调度。我希望你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所有人都为你担心。”
  对于张纮的劝说,年少气盛的孙策那里听得进去,虽然表面上满口答应,但是每次有战事都会身先士卒,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虽然对敌打仗时很有号召力,但也造成了他年纪轻轻就意外地被刺身亡。
  日期:2018-11-16 13:36:47
  (7)江东外交家

  在中原大地上,曹操在数年来四处征伐,先后消灭了张邈、张绣、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是时候准备与北方的割据势力—袁绍决一雌雄,曹操为了巩固后方,消除后顾之忧,他想和孙策继续保持暂时的互不侵犯的关系。而孙策这方也忙于稳定江东内部地区,因而双方很快便达成了一致,孙策派遣自己的心腹谋臣张纮出使许昌。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张纮便到达许昌,作为孙策和曹操的中间人。然后被曹操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张纮来到许昌之后,积极发展人际关系,又常和曹操说孙策的好话,在张纮的努力下,曹操准备和孙策联姻,好用全力对付接下来的官渡之战,于是曹操将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自己的儿子曹章娶了孙策堂兄孙贲的女儿,还让扬州刺史严象推荐孙权为茂才。这样一来家大欢喜,通过这种同盟关系,双方都得以利益最大化。

  日期:2018-11-16 22:28:17
  (8)化解危机
  曹操看见张纮才谋都非常出色,便有意拉拢他,曹操多次向张纮暗示自己想重用他,同时不断地赏赐和加封官职,曹操之前封张纮为侍御史,后来还想任命张纮为九江太守。表面上是借此巩固与东吴的关系,其实是讨好张纮,把对有东吴极大帮助的重要谋臣留下来。对于曹操的小心思,张纮非常清楚。他当然不愿意留在曹操阵营,只想尽快回到江东复命,因此他借口患病推辞了曹操九江太守的任命。

  不过,在当时复杂的局势下,孙策最后还是作出了让张纮继续留在许昌作为东吴使者的决定,这对于想回到江东的张纮感到一丝遗憾,因为建设和稳固江东才是他最大的目标。
  日期:2018-11-17 09:47:23
  让张纮留在许昌在后世看来,是利大于弊,因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在一次狩猎时被许贡的门客伏击,身负重伤,于数日后病逝,终年二十六岁。这个消息传到许昌不仅让张纮感到非常震惊,而且曹操打算利用孙策新亡、东吴集团群龙无首的时机,出兵征讨江东。至于曹操这个想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这正是江东的生死存亡的时刻。
  张纮知道事不宜迟立即求见曹操,向曹操当面阐明了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看法。张纮说:“趁别人举办丧事发动进攻不是仁义之道,如果征讨不成,双方就将成为世代的仇敌,以前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也将毁于一旦,不如趁这个机会厚待东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