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征战:皇权争霸赛——五胡到底咋回事?细说史上最乱的十六国政权!》
第18节

作者: 东夷校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聪、刘曜两兄弟无功而返,唯有石勒和王弥分别在冀州与豫州一带攻城虏地,可唯独就是打不进洛阳。
  九个月后,也就是公元310年七月,刘渊病重而终。如果他还能再活三个月,那他称帝刚好两年,建立汉国刚好六年,但所有事情都是不圆满的,就像他临死都没有攻下洛阳一样,这个皇帝当的也充满了诸多遗憾。
  日期:2018-06-17 22:38:01
  【新“诸王之战”】
  刘渊临死前任命了一批辅政大臣,一般来说这都是皇帝临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最慎重、最值得深思熟虑的事。可就在刘渊的这份任命诏书里,他为汉国埋下了一颗定时丨炸丨弹,这个丨炸丨弹就是楚王刘聪。
  刘渊死后,太子刘和继位,这是顺利成章的事,可刘渊在临死之前任命了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这势必会对刘和造成一定的威胁。
  大司马在汉国是最高军事统帅,大单于则是匈奴部族传统的首领,按理说大单于应该由继承人刘和兼任,也不知道刘渊是有意如此,还是犯起了糊涂,总之至少这让新皇帝刘和感到了不满。

  刘和是刘渊的长子,为呼延氏所生,呼延氏是刘渊的原配夫人,刘渊称王后被册封为王太后,可惜没过几年就病死了。
  刘和作为刘渊的嫡长子,出身尊贵,自小饱读诗书,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其长得也高大英俊,可谓是要文化有文化,要长相有长相。从被册封为太子到登基为帝,几乎是一番风顺的。
  刘和的综合实力不弱,不过他并非没有短板。首先他的战功不足,和其他几个战功赫赫的大将相比,明显逊色许多,所以在军中的威望尚小。刘渊是在称帝之后才开始扶持刘和,为自己的接班人铺路的,只可惜刘渊只做了不到两年的皇帝就病死了,从时间上来看还是短了一些,所以刘和的太子地位并不是特别稳固。
  除此之外,刘和还有个致命的小毛病,那就是气量太小,这看似并非什么大的缺点,但是对于一个天子来说,这至少不是什么优点。如果刘和只是一介平民,这个小毛病顶多让他少几个朋友,可是他身为皇室贵族,这个性格特点就足以让他付出血的代价。
  日期:2018-06-18 18:26:08
  刘和刚登基,这个毛病就犯了,加上新官上任三把火,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要杀人。刘和觉得,一来可以立威,二来可以扫清障碍。

  在刘和身边有一个人读懂了他的心思,这个人就是他的舅舅呼延攸。当年他给刘渊送去了一封信,现在他又给刘和递过去了一把火,目的不是引火烧身,而是铲除异己。
  呼延攸在刘渊称王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原因是刘渊觉得他无才无德,一直都让他担任一些无实权的工作,这让呼延攸心里一直很不满。所以呼延攸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个外甥刘和身上,一直在努力与刘和搞好关系。刘和也的确拿呼延攸当作至亲之人,登基后以其为心腹大臣。
  刘渊临死前任命了几个关键性的托孤大臣,在刘和的兄弟中有楚王刘聪,任命为大司马;齐王刘裕为大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分别掌管朝廷机要。
  另外还有北海王刘乂、永安王刘安国、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西阳王刘璿分别掌管宫城的禁卫军。接下来,刘氏兄弟之间的“八王之乱”,手足相残的惨剧就要开始了。
  刘渊作为八王之乱的间接受益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渊应该已经知晓了诸侯王之间内斗带来的后果。既然如此,那刘渊起码要在自己的国家避免这个问题,以免重蹈覆辙。
  可是刘渊对子嗣的这番安排,不仅未能避免诸侯王之间的内斗,反而更是给他们增加了内斗的基础。可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刘渊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来避免此等惨剧的发生。
  我们不妨让刘渊和司马炎进行一番对比,便能分析出里面的很多不可抗因素的存在。
  司马炎在登基之后,继承的是司马昭的政治班底,其够撑主要由宗族和功臣组成,司马炎要做的就是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

  刘渊在称王之初,主要的政治班底基本是由自己构建的,所以在话语权方面,刘渊的权力要远远大于司马炎。
  司马炎称帝之初,分封的诸侯王几乎都是司马懿七个兄弟的后代,司马炎的兄弟及子嗣只有司马攸一人被封王。
  司马炎是在灭吴之后,才逐渐有了自主权,他开始分封自己的子嗣为诸侯王,又刻意培养外戚为自己的政治势力。
  刘渊称帝后封的所有诸侯王几乎都是虚拟的称号,诸侯王没有实际的封地,所以对刘渊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但是刘渊分封的诸侯王中,以刘聪、刘曜、王弥、石勒势力最大,这些人中没有一人可以是刘渊的继承人,反而他的继承人刘和与这几位一对比,就显现出了十分大的差距。
  所以对于刘渊来说,他虽然有能力去削弱诸诸侯王的势力,但对于正在打天下的国家来说他却不能这么做,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可抗因素。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刘渊的继承人刘和在短时间内的势力还难以和这几位功臣相抗衡。

  所以刘渊在临死前定的辅政之臣都为自己的子嗣,算是唯一的万全之策。就算在他死之后发生了内乱,那最后的皇权也应该在他的子嗣手中吧。
  结果正如刘渊设想的那样,他的几个儿子们在经过一番屠杀后,皇权确实还在他的子嗣手中,那个人就是刘聪。
  日期:2018-06-18 22:24:18
  在刘和的兄弟中有一个人没有受命托孤,他就是西昌王刘锐,为此而耿耿于怀。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锐和呼延攸以同样的遭遇而让两人顺利凑到了一起,他们又联合侍中刘乘,共同向刘和进言道:“先帝使三个拥有兵权的诸侯王留在京师,又让手握十万重兵的楚王驻扎在单于台,看似是戍卫京师,实则是对皇权的威胁,还请陛下早做定夺。”
  这三位诸侯王指得是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和北海王刘乂,另外还有刘聪的十万大军驻扎在单于台。呼延攸等人的意思很明显,现在内有狼外有虎,如不尽早清除,这些家伙迟早要联合起来造反。
  这几个人讲得好像也不无道理,可是就算要除掉这些人,也应该选择智取才对,而非用武力解决,更何况论武力刘和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尤其是手握十万大军的刘聪。
  在政治上涉事尚浅的刘和根本不懂这其中的学问,他以为皇权就是一切,他要谁死谁就得死。理论上皇权是可以做到如此,但前提是皇权稳固。
  刘和殊不知,自己的一番作为,恰好是给了诸侯王们一个造反的理由……
  刘渊死后的第三天夜里,刚继位的刘和紧急传唤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入宫,这两个人分别掌管宫城的禁卫军,要在宫城内搞点事情肯定是离不开禁军的,这点刘和很清楚。

  随即,新皇帝刘和把他的计划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二王,刘盛即刻反驳道:“四位亲王虽手握重兵,但并没有反叛,此刻陛下若对兄弟痛下毒手,那天下人会怎么看?而且帝国大业才刚刚开始,先帝的棺椁还停放在大堂之上,陛下万不可轻信挑拨离间的小人!倘若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可信,那天下还有何人可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