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征战:皇权争霸赛——五胡到底咋回事?细说史上最乱的十六国政权!》
第9节

作者: 东夷校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司马乂的主力在和司马颙作战,致使司马颖的军队从北面包围了洛阳城,司马乂几次要和司马颖求和,司马颖都不允许,就是铁了心要把司马乂干掉。
  洛阳是被围住了,可司马颖的军队短时间内又攻不下洛阳,攻一次败一次,前前后后损失多达六七万人。司马颖见久攻不下,便答应司马乂可以休战,但条件是司马乂必须杀掉皇甫商和杨玄之。

  如果司马颙叫司马乂杀了皇甫商还可以理解,毕竟是皇甫商害死了李含,可皇甫商和司马颖没有任何关系,司马颖非要皇甫商这个小人物死,真是没理由。
  杨玄之又是什么人?答案是,皇帝的岳父!之前司马伦政变杀掉贾南风后,孙秀便为司马衷娶了杨玄之的女儿羊献容为皇后。
  那司马颖为什么要杀杨玄之?原因不明,也许这是司马颖的圈套,是想让司马乂担上一个残害忠良的罪名吧。
  日期:2018-06-06 19:49:18
  司马乂没有答应司马颖,可能是他心存仁慈不想滥杀无辜,也许是他不想入了对方的圈套。所以,司马颖与司马乂只能继续打,司马颖继续攻,司马乂继续守。
  战争一直在持续,此时京城内又闹起了饥荒,饿死的百姓数以万计。眼看着司马乂就要顶不住了,这时京城里的另外一个王爷登上了舞台,他将改变整个战局。
  这个人就是东海王司马越,他和河间王司马颙一样,都属于是皇帝的远亲,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所以司马越和司马颙同辈,都是皇帝司马衷的远亲叔父。
  司马越当年也参与过诛杀杨骏的事件,司马伦掌权时曾封司马越为司空,任中书令。现在城内的司马越有些惶恐不安,他担心司马颖攻破洛阳后,自己受到牵连。

  这天夜里,司马越带了几百名亲随,趁司马乂疲惫之际将其捆绑,送到了金墉城关押。扬言道:“战争让洛阳城生灵涂炭,司马乂就是罪魁祸首。”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不错,一年前司马冏就是这样被自己的手下出卖的,最终导致惨败被杀。
  司马乂以司马冏为鉴,发誓一定不走他的老路,在很多方面他也的确做到了,唯一没做到的就是对部下的防范,以至于酿成如此大错。
  司马乂被抓后,司马越迎接司马颙和司马颖的军队进入洛阳城,等这两部人马进了洛阳,所有人都后悔了。
  司马颙和司马颖的将士都疲惫不堪,残的残,伤的伤,已毫无战斗力可言,倘若司马乂能够再坚持一个月就能将敌军击退。
  见此情形,司马乂的部下打算悄悄把司马乂救出来继续与司马颖对抗,这下司马越怕了,他担心司马乂出来后会第一时间报复自己。所以他将司马乂被关在金墉城的消息透漏给了司马颙,随后司马乂被司马颙的手下张方带走,目的地是法场。
  张方是司马颙的心腹大将,作战勇猛,杀人如麻,其人以心狠手辣而著称。他给司马乂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一堆干柴和一把烈火。

  司马乂被绑在木架上,身下的干柴逐渐燃烧成熊熊烈火,嘶嚎声不绝于耳,惨叫声在整个法场循序渐进,不禁令敌军将士也都落下了眼泪。
  这是公元304年正月,司马乂死时仅27岁,从去年的八月到现在,整整五个月的时间,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不仅司马乂为这场战争而惨死,还有那几万横尸沙场的将士们,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唯一盼望只是希望世界和平。
  司马乂是“八王”之中第五个送命的,史书记载其身长七尺五寸,开朗果断,礼贤下士,甚有名誉,所以他的惨死无不令人惋惜。
  当时司马乂向司马颖求和时,曾给司马颖写信说:“你我是同胞兄弟,都曾分封在外,这些年来并没有对国家做出什么突出贡献,如今你又与太尉发兵包围京城,我与你对战并不是要杀掉你,只是为了保卫皇权而已。而今战场上每天死伤无数,这让我很痛心,这些死去的人哪个又是该死的呢?所以你现在退兵还来得及,不要让皇族因为你的行为而倍感耻辱,我这是念着骨肉之情,不想兄弟相残才给你写这封信的,希望你不要再执迷不悟。

  日期:2018-06-07 12:06:51

  【终结者】
  司马乂被杀后,司马颖被封丞相,司马颙为太宰,司马越加受尚书令。之后,司马颙又上表皇帝,请求废掉当初司马冏立的太子司马覃,封司马颖为皇太弟,司马衷应允。
  司马颖把京城的戍卫部队全部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然后大摇大摆的回到了邺城,在北方遥控朝廷。
  既然司马颖掌管了大权,为何都要离开京城而返回邺城?其实司马颖也想留在京城,但是他的母亲却不同意从邺城迁居到洛阳,在其母亲的强烈反对下,司马颖也只能作罢。在他看来,在邺城管理朝政与在京城没什么区别,甚至在邺城反倒更自由一些,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不用顾及什么天子的尊严。
  但几个月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司马颖的想法大错特错,他自己不是曹操,司马衷也不是汉献帝,他在邺城对天子以及洛阳的掌控能力还远远不足。

  公元304年七月,时任尚书令的东海王司马越,联合右卫将军陈胗以及司马乂的旧部讨伐司马颖,聚集十万之众,号称天子亲征。
  司马颖听说这一消息后,可谓又惊又气。真没看出来,司马越这小子还有这种野心?竟敢讨伐我?这是想死了还是不想活了?
  在司马颖的帐下有员猛将,叫石超,作战勇猛无比,司马颖派他总领部分兵马前去迎敌。
  石超果然没有让司马颖失望,战争刚一开始,他就击退了司马越的一路人马,而后又击退了陈胗大军,在短时间内大获全胜。究其根本,司马越的军事实力只是在短期内聚众形成的,和司马颖的嫡系军队相比,悬殊还是太大,以至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战败而退。
  司马越仅率几千亲随逃跑了,把皇帝司马衷也丢到了一旁,最后被石超俘获,将其带到邺城。
  战后,整个朝廷都被司马颖迁到了邺城,司马颖空前膨胀,为了更进一步铲除异己,他决定先从北方的军阀开刀。
  当初三王联合讨伐司马伦时,司马颖曾派人去幽州请安北将军王浚出兵,但被拒绝了。司马颖觉得该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家伙了,他下诏任命和演为幽州刺史,让和演上任后找机会杀了王浚。
  日期:2018-06-07 16:29:52
  司马颖的保密工作做得不是很好,以至于他谋划铲除王浚的消息很快就走漏了风声,和演刚刚上任就被并州刺史司马腾和王浚联合给杀了,幽州被王浚接管。

  司马腾又是什么人?他是东海王司马越的亲弟弟,是并州的掌权人,因和王浚离得不远,所以两人走动的比较多。
  司马颖大怒,随即发兵讨伐司马腾和王浚。
  在封建社会体系下,一个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比如王浚,他是王沈的庶子,他的母亲只是个身份低微的下人,所以王浚的出身非常不好。但是他的运气很好,因为王沈直到死就只生了他这一个儿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