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中国历代不为人知的冷门谋臣》
第8节

作者: 天人啸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9-26 22:16:07

  (7)做了一次好伯乐
  荆南地方狭窄,很多人才都不会投奔这种小鱼塘,所以荆南各方面人才都很短缺。本篇介绍梁震就不得不提孙光宪。天成元年(926年)梁震在江陵遇上了避难的前蜀陵州判官孙光宪,便向高季兴大力举荐,于是任命为掌书记,成为高氏集团里的文职人员。(在这里详细介绍孙光宪这位重点人物,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早年在前蜀任职,前蜀灭亡后,由梁震引荐至高季兴,初任掌书记,史书记载“自是凡笺奏书檄,皆出其手。”后官至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仕南平三世,投降宋朝后,为黄州刺史。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其中《北梦琐言》为唐末五代史的资料来源之一,梁震的部分生平也记载其中。)

  日期:2018-09-27 13:41:57
  孙光宪作风务实,颇有谋略,善于审时度势。其能力不亚于梁震,《资治通鉴》记载,天成元年,高季兴大造战舰,准备与楚国开战。孙光宪谏议:“荆南遭遇战乱割据之后,国王实行休养生息,国民才有了安宁的生活。如果又与楚国断交,一旦别的国家乘机而来,是很值得忧虑的。”高季兴便终止了这个念头。
  后来高从诲继位后,非常羡慕楚王马希范豪华奢靡,对官员说:“如果像马王一样,可称大丈夫了。”孙光宪连忙说:“天子与诸侯,按礼制应有等级差别。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只知道骄奢淫逸,僭越礼制,只求一时的快乐,不知何时危亡,又哪里值得羡慕呢?”高从诲猛然醒悟说:“孙公的话是对的。”感谢孙光宪的及时提醒。
  日期:2018-09-28 13:51:37
  (8)功成身退

  天成三年农历十二月(929年1月),高季兴因病病故,终年71岁。长子高从诲继位后,由于高季兴在位末期曾与后唐决裂,并向南吴称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从诲嗣位后,回归向后唐称臣,930年(长兴元年),后唐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并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赐谥号武信。《资治通鉴》评价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把梁震看作兄长,非常信任他,而梁震称呼高从诲则是大郎君。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便想退出朝政,隐居过田园生活。他对高从诲说:“先王待我如同布衣之交,将你交给我去辅助,现在你能自立,没有抛下先王的基业。我已经老了,不能再侍奉你了。”高从诲留也留不住,于是为他在土洲(随州市)起了一间房屋为其养老。于是梁震过着退休的状态,他平时身披鹤氅,骑黄牛(PS无法想像一个人披鹤氅,骑着黄牛的场景),自称“荆合隐士”。如果高从诲有事找他,便骑着黄牛去。高从诲也经常亲自拜访梁震,每次到访,都赏赐很多东西。

  日期:2018-09-28 22:02:10
  梁震晚年过的很安逸,他很喜欢写诗,与江陵龙安寺的僧正僧齐己成为好朋友,经常互相赠送自己写的诗词,但是基本上已经在历史中丢失了,只剩下一首《荆台道院》。
  荆台道院
  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黄犊依然花竹外,清风万古凛荆台。
  日期:2018-09-29 13:21:17
  (9)个人看法

  作为荆南的首席谋士,梁震虽然没有为高季兴谋划过任何军事谋略,也没有为高季兴夺取过任何土地,但是他为荆南的安定做出重大的贡献。或许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梁震不是在荆南这种小地方混,而是在一个国家实力强大的地方由他施展拳脚,那么他的成就绝不低了。
  梁震作为一个以“前进士”的身份,不担任任何官职,可以看出他对大唐王朝的怀念,对待高季兴的无赖做到不卑不亢,有着对诸侯的自信和勇气。只是在五代这种乱世当中文人的命运基本上操控在武人手中,无法抗拒。
  日期:2018-09-29 21:52:38
  在后世的史学家对梁震的评价颇高,胡三省评价他烛照数计,意思是在光亮的灯下计数,了然于胸。而司马光也对他的功成身退表示称赞,梁震辅助高家父子,保其领地安全,举荐孙光宪这位治国内政的高手加入荆南,是为梁震的一大贡献。在梁震隐居后,孙光宪治国有方、直言劝谏,继续继承梁震的保境安民,对中央政权表示尊重和听从,从而保证了荆南的稳定。
  日期:2018-09-30 13:41:12
  四、祸起萧墙——高郁
  五代十国是一个人才济济的乱世,上一篇写的是五代十国荆南的谋士梁震,而这一篇则写的是他隔壁南楚的谋臣高郁。南楚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又称马楚,南楚创始人马殷,而马殷的这位军师确实不错,可谓是南楚的“诸葛亮”。南楚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高郁的主意,对国家局势的判断都有他独到之处。
  高郁的能力出众,马殷也一直相信高郁的建议,导致其他政权嫉恨高郁的能力。最后被人用反间计离间,让马殷之子马希声杀害了高郁。此后南楚逐渐走向下坡,马家各子骄奢,各谋继位。内乱不断,被称为众驹争槽。

  同样是一国谋臣,梁震和高郁的遭遇截然不同,梁震功成身退,安享晚年,高郁兔死狗烹,死在自己人手上,实在令人惋惜。
  日期:2018-09-30 22:17:47
  1)不花冤枉钱
  高郁唐末五代扬州(今属江苏)人,为人聪明有心计,马殷在孙儒的帐下做将军的时候,高郁已经跟随马殷了,到了乾宁三年(896年)马殷被唐朝任命为湖南留后、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便以高郁为军师封为署都军判官,为马殷出谋划策。
  马殷刚刚当上湖南一把手的时候,周围有不少强大的对手,东边是杨行密的吴国,北面有荆南节度使成汭,南面还有个南汉的刘岩,搞得马殷坐立不安,夜不能寐。非常头疼,害怕一不留神就成了三家分楚,如果加上后唐就是四家了。
  日期:2018-10-01 09:35:41

  无奈之下,他就想以金帛等礼物结交他们,换取暂时的和平,花钱买平安。高郁知道后跟他说:“成汭占的地盘狭窄,兵又少,不足为患。刘岩一心只想霸占南方地区,湖南这边他没心思。至于杨行密,原本由于和你前老板孙儒的事结下了深仇,花再多的钱结交他,也会无事于补的。所以不如对外尊重和依仗中原王朝,以求朝廷支持我们来稳住附近周边国家,对内加强安抚百姓、训卒厉兵,加快农业生产,休养生息,这样我们就能站住脚,从而称霸一方。”于是马殷接受了高郁建议,只向唐朝进贡,果然安然无恙。

  日期:2018-10-01 15:21:45
  (2)发财的好主意
  怎么提高经济发展是南楚的一个重要目标,于是在开平二年(908年)高郁建议马殷允许楚人将自己制造的茶叶卖给北方(即后梁),征其税以为军用。后来在后梁朱温的同意下,在后梁都城大梁及荆、襄、唐、郢、复各州设置卖茶的官邸。而作为代价南楚每年要将二十五万斤茶叶作为贡品送给后梁朝廷。之后楚国的茶叶可以被船运到北方卖掉,所得的钱又能购买南方缺少的丝绸和马匹。同时,马殷不对商旅征税,以鼓励楚国境内商业。结果各地商人都来楚国经商。南楚开始富庶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