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险,妖狠魔多,仙佛妙招,胜负难明?只因你在局中:西游大棋局》
第51节

作者: 于东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3-23 10:57:11
  让我们回到正题,接着说唐僧。
  唐僧在太白金星的帮助下逃出三个妖怪的魔掌,除了两名随从其他什么东西也没丢。太白金星为什么要帮助唐僧?按理说唐僧其实并不需要太白金星帮忙,天上还有六丁六甲、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呢,唐僧有困难时他们肯定都会帮忙。我认为太白金星出现在这里是玉帝给如来释放的一个信号:同意双方就市场份额问题展开谈判,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一般来说还是谈判。太白金星是天庭的宰相,他的行为代表了玉帝的态度。

  日期:2019-03-23 16:30:09
  唐僧在刘伯钦的指点下与孙悟空发生了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有很多人都在想一个问题:孙悟空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给唐僧做徒弟?我认为孙悟空确有真心。这里的关键是孙悟空已经有过成为体制内人员的经历,他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体制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在天上当个官怎么也比在花果山做大王强吧?再加上这五百年牢狱之灾,孙悟空哪能不想重回体制内?当年观音寻访取经人前曾经来到五行山看望孙悟空,这猴子对观音表现出让人恶心肉麻的热情:

  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
  日期:2019-03-23 21:44:27
  孙悟空急于重回体制内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看到唐僧终于来到,孙悟空心里那个高兴就别提了。但是先不要高兴太早,最初的热情一过去,一个很大的难题摆在取经负责人观音的面前:唐僧很有可能和孙悟空发生矛盾。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因为这两个人都是有本事的人。有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的台词:
  多大的本事,多大的脾气。没有脾气的多数是吃才。
  唐僧和孙悟空都有本事,所以他们都有脾气。都有脾气,所以会发生矛盾。在唐僧的心里,师父就是师父,当然是说一不二的,要不何必做师父。但一开始孙悟空并不是这样想的,孙悟空其实更想和唐僧建立一种互助联盟的关系—我帮你到西天,你帮我回体制。他们两个人的想法是针尖对麦芒,永远都不可能调和,要想在西行路上和睦相处,其中一个必须放弃自己的想法。应该让谁放弃?上级领导选择了孙悟空。在观音的运作下唐僧建立了绝对权威,孙悟空当然是不满意的。但不满意也没用,孙悟空要想真正回到体制内,首先就应该学会服从领导。不服从领导,还说什么回到体制?体制不就是领导体制吗?

  日期:2019-03-24 20:17:42
  领导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必然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应该时刻向领导的优点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地促使自己进步。假如我们老是盯着领导的缺点看,我们永远都是一名落后分子。
  观音给唐僧建立权威的方法说起来也简单,先是制造事端引发矛盾,然后对需要管理的人(也就是孙悟空)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建立强制服从制度。一整套动作下来,孙悟空不服也得服。
  唐、孙二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遇到了六个小贼拦路抢劫,于是孙悟空把人打死了,师徒二人第一次发生矛盾。假如我们真的以为孙悟空打死了六个小贼,那我们可就太天真了,这六个小贼其实是六个护法神奉观音之命假扮的。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名字:
  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日期:2019-03-25 18:48:21
  眼耳鼻舌身意,佛派色彩非常浓厚,这个暗示还不够明显吗?他们不过就是来引发师徒矛盾罢了。而且这种事情也并不是最后一次,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矛盾引发后孙悟空甩手不干到了东洋大海,孙悟空找龙王仅仅是看望一下老朋友吗?不是,看望老朋友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希望老朋友劝说一下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假如孙悟空真的不想参与取经,他要回的第一个地方应该是老家花果山。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决定,然后觉得这个决定不太正确,但又不愿改变,我们会怎么做?一般来说我们会找一个感觉比较亲近的人,把我们的决定说一说,给对方一些语言上的暗示,让对方否定我们的决定。是不是?孙悟空甩手不干其实也是一时冲动,苦苦等了五百年,好不容易有了重新进体制的机会,难道就真的这么一走了之?这五百年的监狱不就白蹲了?孙悟空好歹是活了这一大把年纪,这点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孙悟空懂人情世故,东海龙王这样的官场老油条当然就更懂了。东海龙王不但积极劝说孙悟空遵纪守法,还拿出一张画作为论证工具。这思想政治工作做的,一点也不硌人。龙王拿出的这张画叫“圯桥三进履”,说的是汉朝初年的功臣张良年轻时的事,很完美的一个励志故事,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说过的。画是好画,只不过东海龙王是受了观音的指示才挂上的。此话怎讲?

  日期:2019-03-25 19:40:00
  东海龙王对孙悟空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结合上下文来看,龙王的意思是说孙悟空成仙在前,张良的事迹在后,孙悟空是张良的前辈,前辈不知道后辈的事迹是正常现象。龙王的话也是给孙悟空拍马屁的意思。这样问题就来了,东海龙王的资格比孙悟空都老,张良既然是孙悟空的后辈,当然更是东海龙王的后辈了。东海龙王家里挂了一张宣传后生小辈事迹的图画,难道不觉得降低身份?东海龙王家咋就突然多出这么一幅画?无他,就是为了给孙悟空做思想工作,用完就扔。一次性的印刷品,千万别以为是什么名家名作。唐僧取经成功不成功和龙王有关系吗?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好不好和龙王有关系吗?没关系。龙王不会主动关心取经的事,也不会主动关心孙悟空的思想动态,之所以挂这么一幅画,不过就是有人在暗中关照过而已。

  孙悟空在龙王家里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观音,观音轻描淡写说了孙悟空几句。观音的教导孙悟空根本没往心里放,他觉得这不过是领导的例行训话。没想到接下来就遇到了最大的套路,让唐僧骗着戴上了金箍。
  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这谎话编得,张嘴就来,且富有诗意。谁说唐僧老实?这泼秃!
  孙悟空一但知道这金箍是观音下的套,他能不恨观音吗?孙悟空肯定要找事报复观音一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