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你真的知道吗》
第2节

作者: ty_末学33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长者,名曰大辩,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不?』
  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复次长者:『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及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勿得先食。如有违食,及不精勤,是命终人,了不得力。如精勤护净,奉献佛僧,是命终人,七分获一。是故长者,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

  说是语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大辩长者作礼而退。
  日期:2018-05-15 23:49:53
  在这我还要提醒各位师兄,我们不要老是把什么万法皆空,什么都是空性的,凡有所像,皆是虚妄挂在嘴边,我们应该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有成就了,恐怕在生活中遇一点小事就原形毕露了,跟人吵嘴,打架,嫉妒或起了嗔恨心了,我们可能在坐的连菩提心都不知道是什么,还是老实念佛,拜佛,忏悔吧。连人家高僧大德都非常谦虚,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来说呢。比如索达吉堪布上师,净空老法师,都是非常谦虚的高僧大德,我们更没有资格来标榜自己。

  日期:2018-05-16 00:10:33
  我们学佛人不能因为自己好像懂得了一些佛法上的道理就飘飘然,感觉自己多么了不起了,千万不要进入这个误区,时间久了就产生了傲慢心,特别危险,我们应该时刻以高僧大德为榜样,他们比我们强,还比我们谦虚,人家天天说法度人,我们更没有资格来傲慢,我们就要老实的学佛,不然就会误入魔障,对解脱产生障碍。
  日期:2018-05-16 08:48:25
  今天我为大家说说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最基本的一个区别。很多同修搞不懂大小乘最关键的一个区别,把大乘都修成了小乘。小乘佛法就是自己解脱,最高果位阿罗汉,自了汉。大乘佛法就是利益他众,悉发菩提心,断除了自我,一切为众生承办利益,让众生获得暂时和永久的安乐。很多修大乘佛法的师兄都利益了自己,让自己获得安乐,心里没有想过别的众生,这是错误的,特别是许多师兄想去极乐世界,去那里自己就快活了,极乐世界其实不是一个享福的地方,诸佛菩萨的大愿就是度众生,去极乐世界很多都知道要信 愿 行,信就是深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愿就是要发愿去极乐。行就是实修,念阿弥陀佛圣号。我想告诉大家,有这3点你们一样去不了极乐世界,核心在哪,我告诉你们,必须发菩提心。只有菩提心才能真正的顺利往生。后面我会为大家说说什么是菩提心。

  日期:2018-05-18 11:42:29
  今天为大家继续说菩提心,不怕贴沉,娑婆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佛法贴善根具足者才能看到。所谓菩提心,“菩提”, 翻译为“觉”,这里是指“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果的“觉”, 即是成佛的意思;
  “菩提心”, 全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是成佛的心;
  “发菩提心”,就是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日期:2018-05-18 11:46:59

  简单说的,菩提心就是无我利他的心,菩提心的基础就是大悲心,没有大悲心,菩提心是不可能升起的,如果你对众生生不起悲悯的悲心,你是不可能有菩提心的,小范围的说比如你被蚊子咬了,看到蟑螂老鼠了,你是怎么做的呢,打死还是养着啊,哈哈,这个自己琢磨。
  日期:2018-05-18 11:53:04
  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我们凡夫居士所能够发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一地菩萨所发的菩提心,我们暂时是达不到那个境界的。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和行菩提。愿菩提就是我们要发愿,今后所做的一切善法都要利益众生。行菩提心就是我不能光想,要如实的行动。
  日期:2018-05-18 12:02:24
  我为什么要为大家说菩提心,不知道你们听说过为啥净土法门应该万人修万人去,如今末法时代也很难,因为就是缺少菩提心,光有信愿行,出离心是不够的,都想着自己去极乐世界享福,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普渡众生,你没有普度众生的心难和阿弥陀佛产生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也接引不到你,还有菩提心一旦产生是不会毁坏的,世世跟随你,不落恶道。
  日期:2018-05-19 18:40:43
  其实告诉大家,想学佛的话各地都有五明佛学院下的菩提学会,可以报名参加佛学班,不收费,一个星期一次受课,想学佛可以加我微信,把报名方式给你们。微信WF138553
  日期:2018-05-20 20:44:44
  现在为大家说《怎样面对痛苦》。佛教中常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人也喜欢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因此,大家来相聚,并不是无缘,这种因缘就是对佛教的信仰和敬仰。 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字眼。在这个世间上,痛苦可谓多之又多。我本人虽然也没有出离痛苦,给你们夸夸其谈不一定合适,但毕竟自己对佛法就有兴趣。三界六道中,痛苦的分类比较多。拿我们人类而言,就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三大根本苦,以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八大支分苦。 印度伟大学者圣天论师,还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意思是说,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则是身体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由此两种痛苦,恒时不断地损恼着芸芸众生。所以,世间上有钱的也痛苦,没钱的也痛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