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38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所以送礼的第一步不是送礼,是建立巧妙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必须好接近、好摸底、好拿出礼物、好游说。李肃找的立足点是朋友关系。
  朋友才好接近对方,才说得上话。否则你虽登了门,距离很近,关系却很远,很多话你都说不上,很难交流。将自己摆在难交流的位置,是失败的开始。
  朋友之间才好摸底。在并不确定这礼物是否送得出去、以怎样的方式才好送出去之前,你得先摸清情况,知己知彼。掩藏在朋友的身份下才好探口风。

  以朋友的身份砸出礼物,才是礼出有名。非亲非故,别人为什么要收你的东西?朋友就不一样了,各种理由,说这绝不是送礼,是兄弟义气,是关心,是感情——就像敬酒的人一样,明明是去灌别人的,却说喝的是感情。名义很重要,可以说是一层遮羞布,也可以说是一件美好的外衣。
  探好口风了,想使事情成,你还得说服。朋友的意见才显得客观、中肯、为对方着想,别人才听得进去。
  当然,接近对方不止交朋友这一种方式,还有的是论亲戚、结兄弟、拜干爹干妈之类,比交朋友还好使。这类事大家都耳闻目睹不少,或者心里颇不屑,但那些人是比你我都精明的人,试问若没有更大的收益,犯得着恶心自己吗?社交中能说会道左右逢迎,不过是次一级的手段,结成真正的关系才是高手手段。结成关系了,就是自己人,否则,不管你怎么能说会道,仍是个圈外人。
  所以为了这个有利的立足点,李肃得掩藏身份。吕布问他现在何处时,他说“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故意漏掉“董卓手下”这四个字。
  这样说瞎话也行吗?当别人后面发现你的真实身份时,不会恼怒吗?有什么不行的,说客都这德性。他们都是反转高手,口号是——只要让我接近你,我便能最终俘虏你。
  日期:2018-10-01 08:57:22
  第二步,见面礼不是礼,是开胃菜,得有完美的借口来隐蔽地打开突破口。
  套够近乎了,李肃便说:“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
  对口才抱有偏执信念的人总以为凭两片嘴皮就可以把一切搞定,事实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有成本,纵然你口才再好,若是只翻动两片嘴皮耍口才,别人很快都会失去兴趣。想让人有兴趣有耐心,得加点润滑剂,得动点真格的——使人眼前一亮的见面礼,或使人心情愉悦的各种招待。礼物与招待总是能使人更“讲理”,更给面子。
  这第一份好处的输出,称之为见面礼。
  李肃的见面礼是大手笔——赤兔马。
  吕布见到赤兔马,眼睛放光,脸上大喜,一下就被勾住了。李肃对吕布作为武将的需求很清楚,找准了宝马这个突破点,借口完美,形式隐蔽。毕竟送匹马而已,又不是金银珠宝,又有助你“匡扶社稷”的理由,还达不到起戒心的层次。
  送出一份见面礼,好处多多。可以引起对方打交道的兴趣——尝到了实在的甜头,才有兴趣;可以证明你的实力及诚意——没实力的人也得不到理睬,没诚意的人也让人没耐心;可以试探对方反应——肯收见面礼的人,说明是个收礼的人;也是为了勾住对方——被到手的礼物勾住了,吊住胃口,才不会往回退,而是一步步前进坠入陷阱。

  如何让人收下见面礼,是第一轮重要的角力。所以见面礼还有一个好处——好送出。谁都知道收礼是件麻烦事,接下来对方就会求自己办事,所以对收礼很警惕。一开始就送大礼,唐突而冒失,别人一拒绝这事就黄了。一份见面礼却够隐蔽,同时可以找很多理由来送,对方拒绝的意愿也不会过分强烈。相当于用“小股部队”巧妙地打开突破口。
  李肃正是送出了那份大礼单中最好送出的马。如果先送金珠,吕布一定问他什么意思。但送马就非常自然,理由也很靠得住——“以助虎威,匡扶社稷”。于是吕布被打开突破口。
  日期:2018-10-01 08:58:24
  第三步,迂回试探,逐步推进。
  见面礼送出了,受到了吕布更热情的款待,那么下面就该谈条件了吗?当然不是。
  谈条件之前,还有很多准备要做。首先是试探,找到薄弱点。

  李肃继续深深隐藏来意,两人老朋友式地喝酒、闲聊,吕布也完全放下戒心。酒喝到有醉意了,李肃说:“我和贤弟难得见面,却常常见到令尊。”吕布说:“你醉了,先父已去世多年,你怎么见得到?”李肃大笑说:“非也!我说的是现在的丁刺史。”吕布不好意思地说:“我在丁原处,也是出于无奈。”
  在李肃对吕布的刺探中,酒酣与无意的闲聊是两个关键。因为酒后吐真言,而无意的姿态也使人不作防备。李肃一句看似很平常的闲话——“常常见到令尊”,内里却居心深藏,是在拿“令尊”这个称呼测试吕布这个义子对其义父的感情。如果感情好,第一反应就是丁原;感情一般,第一反应就想不到。第一反应是个很真实的东西,吕布一下子就露了底。李肃暗喜,原来如此,那么对方这层义父子关系并不算顽固的障碍。

  但李肃岂是简单的人,他要进一步一探到底,让吕布明明白白承认这种关系。于是“大笑”,其笑声与回答都是一种刺激——“难道丁刺史作为你的义父,不也是令尊吗?”吕布只好尴尬地坦白,解释为什么会搞错——之所以搞错,是因为关系一般。进一步出卖了真实情况。
  李肃为什么要这样去套吕布的话,而不是直问?这在于谁被直问起家庭隐私,尤其是不好的隐私时都不会坦白回答,而只会碍于情面说些场面话,或提高警惕而用假话套话来掩饰。无论哪一种,都会使你难以得到真实情况而失去主动权。社会上的人并不会大方地提供信息,你得善于提问,让对方不经意间透露,才能获得想要的答案。
  李肃摸到了底,找到了吕布对丁原感情淡薄、对待遇不满这个薄弱点。薄弱点是打开突破口的关键。
  日期:2018-10-01 08:59:02
  其实这个薄弱点并不稀奇。李肃早可料到吕布这种见利忘义的人,在丁原处是什么情况。但除了进一步确定之外,这番交流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原则”。
  让对方主动去承认一件事,比你费力去说服他来承认,要有效十倍。所以能让对方主动承认的事,不必花大量口水去说服,而是巧妙地诱导他说“是”。
  有时明明是事实,对方口头上却非要说不,任你费再多口水也不改口。现在对方已经说了是,那么事情就顺利多了。
  日期:2018-10-01 09:00:35
  吕布承认了自己的无奈,李肃顺势说:“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吕布说:“恨不逢其主耳。”李肃又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