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21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问题是,想要达到这一政治目的,律法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这里不再过多地证明这样的一个事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隋书》里面这一时期的官方诏书,看看隋炀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日期:2018-05-17 10:09:12
  从江都回来之后,隋炀帝就给牛弘派了个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人手编撰法律条文更为宽松的《大业律》!
  比如,《开皇律》中规定,只要你犯了十恶之罪,几乎是必死无疑,尤其是谋反罪,朝廷在定案的时候可以不分情节轻重,直接判处你死刑,刑罚的执行可以不分时令和场地……更有甚者,只要你有谋反的想法或者言语,朝廷就可以立即给你定罪,将你流放到两千里地之外……至于株连,屠杀,根本就是小儿科!
  隋炀帝下令取消了十恶之罪,将一部分条例修改之后并入到《大业律》之中。

  隋炀帝确实是一个聪慧的人,他意识到帝国的人口正在快速膨胀,国家已经进入到繁荣稳定的时期,如果说在乱世需要用重典,但是在太平盛世,道德教化远比严刑峻法要好用,想要去收服人心,就必须推行宽厚仁德的治国理念。
  有许多人说隋炀帝的《大业律》其实就是个摆设,根本就没有得到执行,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开皇律》,难道真的是这样?
  事实上,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611年是一个分水岭。
  611年之后,隋朝对辽东半岛的高句丽发动战争,大后方却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许多土匪和盗贼,还有贵族杨玄感的叛变,隋炀帝为了镇压反对他的人,开始加大律法的执行力度,这一部分我们会在后面继续说。
  607年《大业律》立法完成,到611年的这段时间,隋炀帝是如何践行他的律法的?我们可以看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隋炀帝的律法规定,在洛阳宫值守的卫士绝对不能擅离职守,即便旁边站着你的同伴!有一次,隋炀帝在洛阳的显仁宫办公,中途觉得有些疲乏,于是就走到宫殿外面散步,结果发现有一个岗位居然没有人值班……
  隋炀帝当场就怒了,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番调查之后,发现是禁卫军首领派遣值班卫士出门办事去了。
  情有可原吧?
  隋炀帝并不这么想,他找来了大理少卿源师(最高法院院长),控告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大业律的规定),要求他严格调查此事,并放出话去,希望源师能够将禁卫军首领判处死刑(有点滥用了),以儆效尤。
  源师却认为,禁卫军首领虽然触犯了朝廷的律法,可毕竟罪不至死,因此极力劝说隋炀帝,最后改判成徒刑。

  日期:2018-05-17 11:47:17
  第二个故事:
  隋炀帝一共有四个儿子,嫡长子杨昭很早就死了,还有一个皇子直接夭折,身边只剩下齐王杨暕和小儿子杨杲。
  杨暕也是萧皇后的儿子,隋炀帝的嫡子,他觉得大哥去世之后,他就成了大隋皇位最有可能的继承人,因此平日里显得非常嘚瑟。齐王妃韦氏去世很早,杨暕便开始和韦妃的姐姐元氏私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有一次,杨暕在宫内秘密地摆了一桌酒宴,邀请当时有名的术士前来看相,术士为了讨好杨暕,指着元氏说道,此女以后必定会成为皇后!话说得很委婉,意思就是你齐王杨暕以后就是皇帝了呗……
  这还不算,嫡长子杨昭虽然去世了,可身后留下了杨侑、杨侗、杨倓三位嫡长孙,他们可是大隋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于是,杨暕便开始在宫中行厌胜之术,诅咒三个外甥早点挂掉,不料事情却被泄露出去……
  隋炀帝当即做出指示,要求大理寺严肃处理此事,接到圣旨后,大理寺方面不敢懈怠,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证据确凿,齐王杨暕应该被流放!
  隋炀帝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难道真的要流放齐王吗?
  最后,隋炀帝考虑到小儿子杨杲既不是嫡子,年纪也还小,无法继承皇位,因此驳回了大理寺的判决,下诏严厉申斥了齐王。
  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吗?
  据史料记载,此事过后,齐王杨暕彻底失去了隋炀帝的宠爱,他虽然担任京兆尹之职,可隋炀帝却再也没有让他参与过朝政。意思是,齐王你可以歇息了,大隋的皇位已经和你没关系了!

  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将齐王宫的所有卫士都替换成老弱病残的士兵,派人将齐王府严密监视起来,一直到齐王杨暕被杀,隋炀帝都再也没有原谅过他。
  事实上,隋炀帝在制定《大业律》之后,并没有弃之不用,反而是以身作则,践行着自己制定的法典。试问,一个子嗣稀少的帝王,能够因为嫡子犯错就大加斥责,冒着后继无人的风险维护自己的律法,这样的心胸,是否应该被尊敬?
  日期:2018-05-17 14:27:21
  前情预告,连载马上进入精彩的环节,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23章边疆暗藏杀机
  第24章历史遗留问题
  第25章御驾亲临大漠

  第26章临走时的豪言
  第27章征服西域诸国
  第28章鼎盛的大隋朝
  第29章步子迈得太大
  第30章兵指辽东半岛
  第31章第一批造反者

  第32章帝王心思难测
  第33章辽东城下失利
  第34章天子颜面尽失
  第35章再度征高句丽
  第36章杨玄感的背叛
  第37章兵临东都洛阳
  第38章势力如日中天
  第39章弘农宫的羞辱
  第40章隋炀帝的转变
  第41章江南由治入乱
  第42章坑杀数万降卒

  日期:2018-05-17 14:59:18
  第23章边疆暗藏杀机
  581年2月,杨坚从北周静帝宇文阐手里夺过了江山,北朝宣告结束。
  587年10月,杨坚消灭位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县)的西梁。
  589年2月,杨坚派遣51万大军渡江南下,消灭南朝最后的一个政权陈。
  590年9月,杨坚派遣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地区的军政领袖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正是成为大隋王朝的领土。
  听起来似乎很霸气啊!
  不过,咱们必须得面对一个寒冷的事实:隋文帝统一的只不过是中原地区的政权,而且和今天的中国版图相比,估计不到二分之一。

  在隋朝的周围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政权,他们分别是东突厥、西突厥、高句丽、百济、新罗、室韦、靺鞨、宝髻、孙波、女国、契丹、霫、奚等。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隋朝的疆域图看一下各个政权所处的地理位置。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东突厥、西突厥、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五个政权。
  公元6世纪,突厥的阿史那土门可汗灭了柔然政权,随后统一了北方几乎所有的地区,建立了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今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少数民族超级大帝国。
  那个时候,北周和北齐正在中原搞战略对峙,为了拉拢这个新兴的政权,北周和北齐的统治者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把阿史那土门哄的五迷三道,各种呻*,以致于逢人便说:本可汗在南方的两个儿子非常孝顺,我一生都不用愁没钱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