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些年我的真实经历》
第29节

作者: 墩石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26 19:49:32
  喧慌:
  这个摩托车轮胎印以小溪流为界,水的下游是干花纹印,而上游是湿花纹印,说明摩托车是从河道的下游往上游骑过去的,我立刻穿上半干的衣服和鞋,往下游跑去。怕他们三个人出什么事,想先找到车,赶紧原路返回,离开这个地方。
  大概跑了有两公里,远远的看见车停在河道中,老w和老z在观察山体岩壁,明在一旁看着。见到他们没事,我走过去对三人说了刚才我看见的摩托车轮胎印,明说:山里没有村子,来这个地方都是开车,骑摩托车到这能干什么呢?
  河道边一颗树的后边有个很窄很隐蔽的石缝,如果不是树下有摩托车轮胎印和大量脚印,我们再怎么寻找也不可能发现这个石缝,石缝里还有一道石梁,人要站在石梁上才能看到里面有一个古采洞口。明说:是不是有人在这偷着采金,骑摩托车运输啊,走,上车顺着摩托车轮胎印找过去看看。
  日期:2018-05-27 13:36:12
  我怕又像上次古龙沟经历那样部分章节被.,果然昨天重要部分又看不见了,只有跳过再继续了,后边遭遇XX训练也会省略。这样的话以后有很多真实经历无法叙述了,遗憾!
  先给大家看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世界地标奇迹
  乘坐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你能看到什么?可以看到新疆哈密戈壁滩上40多年前留下的地标大字。很多人都知道新疆哈密盛产哈密瓜,但鲜有人知道哈密的戈壁滩上还有堪称世界奇迹的五组巨幅标语,每个字长宽各达50米,面积折合近4亩地,相当于每个字有6个篮球场的大小,各个笔画宽度在5到10米之间。五组标语共有30个汉字加一个巨大的感叹号,总面积达75000平方米。40余年过去了,即使一幅标语距车来车往的312国道仅360米,但生于斯长于斯的哈密人也几乎无人听说。

  在新疆哈密市东南方约40到60公里范围内,模拟高空10公里俯视,依稀可辨地面显示汉字字形,当模拟放大到5公里高空时,所有五组标语字迹清晰可见,您可在“谷歌地球”软件中输入坐标查找,新疆境内的戈壁滩上五组工整的标语分别是
  “毛主席万万岁!”(42°39`18.85"N;94°10`00.80"E)、
  “只争朝夕”(42°39`33.30"N;94°16`00.59"E)、
  “为人民服务”(42°32`33.95"N;94°19`36.80"E)、

  “向斗争中学习”(42°27`40.95"N;94°14`36.80")
  “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42°27`12.08" N;94°08`49.36"E)。
  飞行训练需要各种地标,地处戈壁,大部分空域没有明显地标,不便于区分空域位置,飞行时极易迷失方向,就在戈壁滩上做人工地标,历经半个世纪依然清晰可见,堪称世界地标奇迹,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原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简称八航)。
  巨幅地标建成后帮助飞行员掌握方向,引导教员、学员准确进出空域。当年八航日常的训练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下,飞行训练时看这些地标非常清晰。骆驼圈机场旁的这五处巨幅文丨革丨标语地标,堪称是新疆空军原第八航校官兵在戈壁滩上创造的智慧奇迹,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她既是当年的实用文化,又是***思想时代的政治活动、文化艺术作品,同时也见证了一段中国空军非同寻常的发展历史。这些巨幅地标对八航的教员、学员来说不是秘密,却并不被外界所知,甚至连哈密当地的人都知之甚少。1992年,八航被合并整编后,消失于解放军空军序列中,当地也渐渐被废弃。2000年后,美国卫星拍摄到这些大字,并于2004年年底起发布在网络上才逐渐被网民获知,曾引起热议。

  飞机高空拍摄照片:
  无人机低空拍摄照片:
  日期:2018-05-27 19:18:33
  我拦住明,说出了我看见摩托车印紧张的原因,几个月前(2014年3月)在云南火车站发生的事情(自己百度),还有新疆POLICE在帕米尔高原端掉坏人野外训练营地的事情,汽车目标大,坏人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

  我给他们说出了看见摩托车轮胎印紧张的原因后,他们三人也有些害怕,老Z说:不去找了,咱们赶紧走吧。
  我刚准备上车,发现车比平常低了很多,我绕车一周看见四个车轱辘已经有不同程度陷进河道的沙子里,停在这里好好的怎么会陷车?我用铁锹挖着,可是刚挖几下就有水从干沙子里渗了出来,而且越渗越多,我马上停止再挖,对他们说:有麻烦了,这条河看着是干河道,其实是条地下暗河,河水都在地表下边流动而且水还很大,必须赶紧把车弄出来,不然越陷越深,车最后会全部埋没的。
  说完指挥他们在每个轮胎下面浅挖坡度,铺上木板,我到车上拿下来手动绞盘和一组滑轮组,一端固定在车前方斜侧七八米外的一块大石头上,另一端钢丝绳挂在皮卡车的前端牵引钩上,让老Z通过滑轮组搅动绞盘收钢丝绳的同时,我发动车,轻踩油门,然后猛松手刹,车轮在打滑空转了几圈后受到绞盘牵引力的作用,一点点的从连沙带水的坑里驶了出来。
  还好,有惊无险,我们迅速收拾东西,上车,原路返回,在车上老W说:地下河阻断了金矿脉的延伸,古时受技术落后和人力开采限制,而且暗河很危险,所以古采洞到那里就停止了。
  开出了没多远,一辆摩托车迎面而来,骑车的是个维族男子。
  需要说明:原来车上没有绞盘的,上次在昆仑山上看见别人的车装有绞盘,脱困能力很强,想着经常爬山涉水的,回到乌鲁木齐我也买了一个,不过电动太贵,而且装在车头重量和体积也更为巨大,对车的限制很大,还会加剧油耗,一旦发动机失去动力,这个笨重的大家伙自然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说白了就是一辆皮卡车装个电动绞盘有点猪鼻子插葱的感觉。我买了一个三齿轮,断裂强度4吨的手动绞盘,皮卡车自重1.5吨,算上陷车带来的阻力,4吨足够用了。没想到配备到随车工具后的第一次旅程就用上了。

  科普:新疆的沙漠下全是地下河。
  我陷车位置的地下河形成:沙漠大多是因为气候干旱导致的,高气温导致土壤中水分减少,造成土地沙质化,从而演变出沙漠。但是干旱的沙漠其实并不缺水,新疆沙漠中植物生存所需的水分其实都来自于新疆沙漠下的地下河,地下河的水大部分是雪水,因其地理位置靠近昆仑山,而昆仑山冬天会下雪,雪融化后一部分蒸发,另一部分则渗透到了地下。而且沙漠虽然干旱,但却并不是完全不下雨,每年沙漠中的降雨大部分被蒸发,剩下小部分流入地下和雪水一起混合成了地下河。新疆地矿局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罗布泊发现与三峡水库库容相当的“地下水库”,已经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多处地下水源,目前地下水开采量每年可达十几亿立方米。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高大沙丘的形成,而地下水位的上升,又有可能引起沙丘变低。许多沙漠里的高大沙山的形成,实际上与地下水的水位低或长期下降有关。我陷车所处的位置常年干旱,地表水份快速蒸发,大部分水流向更低的沙漠中心,所以会出现地表干枯,实际地下流水不断的地下暗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