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说,吊死的人最后看到谁,就会找谁索命。我不信,直到我12岁那年》
第31节

作者: 元気蛋包饭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到了村口便看到浓浓的一股黑烟,半个村子都被呼喊声笼罩,许多人端着盆提着桶慌张奔跑。
  村里失火了,我跟着人们跑过去,却发现失火的居然是我家,那容我栖身十二年的房子,已经被烈焰吞噬。
  我家失火。

  我懵了,随后就往火里冲,一开始救火的人没注意到我,见我要冲进去,赶忙拦住,叽叽喳喳在我耳边说着什么,可我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一句话都听不到,只是喊着爹,娘,拼命挣扎。
  再后来的事便不记得了,不知是晕了过去,还是明明记得,却强迫自己忘掉那段难以承受的记忆。
  我睁开眼的时候,眼前就是初二那张笑脸,我躺在大队的床上,她就坐在我旁边傻笑,有人说我醒了,村长进来,脸上还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他哽咽着说:“初一,赵叔跟你说个事,你坚强一点,你家里失火,你爹娘和二叔二婶,困在火里没出来。”
  于是我又晕了,迷迷糊糊之中,看到一团烈火里,爹娘变成火人,撕心裂肺的喊我去救他们,我拼命朝那团火焰跑去,却咫尺天涯,始终跑不到尽头。
  醒来又睡,睡着又醒,直到唇边流过一股甘甜的液体,我再次睁眼,还没彻底清醒便听到一句话:“初一,你爹娘都没了,你妹妹也成了孤儿,你得振作起来,不然谁养活她呀。”
  像是落水人抓住的救命稻草,我感到耳旁有人在呼吸,扭头一看,初二缩在我身边睡觉,小脸蛋皱巴巴,可脸上还带着笑。

  那一刻,我好像长大了,明白我还有个妹妹之后,肩上扛着怎样的担子,而那个年纪的我,知道家破人亡的含义,却没有承受这种悲伤的能力,我只好逼自己忘记,忘记过去发生的,初二才会有未来。
  听乡亲说了我家的事,没人知道起火的原因,但火头太凶,一露面就将我家在内的六户人家烧着,可除了我家,再没死人。
  将火扑灭,乡亲在水窖找到初二,七岁半的小丫头坐在木盆里,一动不动,而那一块铁板隔绝了水与火两个世界,保住初二一条命,可水窖阴冷,初二被救上来便发起高烧,好不容易退烧却烧坏脑子,整个人浑浑噩噩,不会说话,就会傻笑。
  也就没人知道她如何进到水窖之中,若是我家大人有时间将她放进去,更应该有时间抱着她逃出火灾。

  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和无法捕捉的了然涌上心头,我好像知道许多事情又说不出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是凭着直觉,作为家里最后的男人,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我没有再问我家的事,听从乡亲指点给我爹娘,二叔二婶下葬,等待大队对我和初二的安置。
  而小城隍爷这个名头,在我家破人亡之后,不管用了,大家都记起我出生时爷爷的话,他认为我不详,生下来会害死全家,而今我全家死光,没人敢领我回家。
  大队开会,赵村长说:“领初一和初二回家的人,队里每月补贴二十块钱。”
  没人吭声,村长发飙,问大家有没有良心?
  有人回他一句:“你有良心,你领回家嘛,我们每个月给你凑二十块钱。”
  村长脸色难看,想出个折中的主意,他说大队收了我家的房子和田地,而我是城隍爷送来的,正好城隍庙有一间空屋,收拾收拾让我和初二有片瓦遮身,一日三餐由大队管。
  我认可这个决定,我巴不得住在城隍庙,我要看看城隍老爷到底管不管我,要么看着我死在他面前,要么帮我练成柔功软骨。
  我必须练爷爷的本事,因为我觉得爹娘的死不是意外,肯定与那辆吉普车里的人有关,因为我想起刘老四是谁了。
  是我见过的哭丧老大爷,但跟村里人询问,他不是我们村人,是小桃花的丧事要在陈老头家办,陈二才去外面请来的哭丧人,也没人知道陈二才从哪请来。
  赵村长的主意很美妙,二叔家的房子还在,归村里,二叔家和我家的田地,归村里,这个主意美得他冒泡,所以其他人还是不同意,没人愿意收养我俩,可每人都愿意收了我家的房子和地,管我们吃饭。
  他们在大队吵架,全被我听在耳里,那争执不休的丑态和诋毁让我深感厌恶。
  没了家人的陈家村,就像一个茅坑,充斥着令人作呕的恶臭,我只想远远逃开。
  于是那天夜里,我偷了两件衣服,四个馒头,怀揣着一块两毛钱和一包红梅,一本被撕了一半的破书,领着初二离开陈家村。
  我以为自己可以照顾她,却没想到是一场流浪,等我吃尽苦头,初二饿得发晕,脏成个小乞丐时,我觉得陈家村的城隍庙就是我们的天堂。
  可那时候,我已经找不到回村的路了。
  不过熟能生巧,要饭这种事,要得要得也就要出心得了,随便找个菜市场,找个卖馒头的铺子,就凭我那身脏兮兮的打扮,站在笼屉前不说话,老板总会给两个热馒头。
  但我不敢在一个地方久待,因为碰到一个大叔愿意收养我俩,在他家住了三天,他娘叫我赶紧跑,说她儿子要把我和初二卖给人贩子。

  这样的事不止一次,还有些大人小孩,莫名其妙打我们,似乎在殴打之中能找到别样的乐趣。
  不过再苦也扛下来了,只是每次被人欺负,我都会想到爷爷的一句话:“要是那天夜里俺孙子死了,俺叫这陈家村留不下一个活人。”
  为我遮风挡雨的爷爷已经离去,我还得带着初二活下来,就这样颠沛流离的熬日子,纵然我绞尽脑汁让她吃饱,穿暖,她依然扛不住冬天的严寒,又发烧了。
  她昏睡不醒,我不知所措,只能拍打旁边院子的两扇铁门,因为几天前,那家的婶子给过我们吃的,我一直蹲在她家门口,就是等饭。
  我猜对了,婶子是个心善的女人,非但领初二看病,还收养了我们,同时告诉我,她不叫婶子,让我叫她阿姨。
  阿姨姓刘,她老公姓李,还有个女儿比我小三岁,一家人都很善良,善良的基础是他家有钱,不过那时候只要是个人类,在我眼里都是有钱人。
  李家的做木材生意,规模不大,但多两张嘴也衣食不愁,而我在李家的一年无比幸福,并不是说他们比我爹娘还好,而是灾难过后的幸福,格外厚重。
  那年我十三,明白寄人篱下该做些什么,承包所有的家务,这都是我心甘情愿并乐在其中的,唯一的不美之处就是初二在火灾中落下病根,似乎不会痊愈了。
  一年后,李家的生意出了问题,好像被人骗走一笔钱,于是李叔叔对我说,家里确实没钱了,只能负担一个孩子,初二又是个药罐子,所以他想把初二送人。
  要了半年饭,我习惯向人祈求,可不愿给李叔叔增添负担,既然家里只能养一个孩子。
  我说,初二留下吧,我走。
  李叔叔的表情很复杂,最后点了点头。
  家里着火时,我无能为力,而李家陷入困境,我为了家人离开,带着自我牺牲的自豪和荣耀,走的雄纠纠气昂昂。
  我按照李叔叔的指点向北前进,琢磨在省城要饭会不会容易一些。

  其实也不容易,饥一顿饱一顿混了一个月,我坐在马路牙子上思索这个冬天怎么熬过去时,有个老头走到我面前。
  抬头看他,深感不安,因为这三天来我四处瞎逛,见了他好几次,显然,他跟着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