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王爷,你以为活着真的那么简单?》
第51节

作者: 我爱大包纸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详读奏本,看完后,唐王大怒,将那奏本狠狠地摔在地上,唐王怒言:“林栋,奏本之事你可有半分虚假?”
  林栋双膝跪下,说道:“臣绝不半句假话,愿以这颗人头作保,若陛下不信,可召国子监学生上朝作证。”
  他掷地有声,说话巍然凛凛,若心中底气不足,又岂敢理直气壮,大义凛然。
  “祝逢春,你该当何罪!!”唐王极少朝大臣们怒吼,除非遇到极其生气的事情。
  祝逢春慌忙跪下,磕头说道:“臣不知所犯何罪,请陛下明示。”
  “好你个祝逢春,恶人告状,枉顾朕对你的怜悯,你且自己看看吧。”
  祝逢春爬着上前,拿起唐王扔在地上的奏本,花少许时间浏览一遍后,祝逢春的脸色顿时慌了,额头的汗珠不受控制的流淌出来。
  他的冷汗直冒,奏本详述之事,全部属实,他曾盘问四个儿子,要求他们务必全部招认,如此也好想出对策,林栋所言,丝毫不差。
  “陛下冤枉啊,冤枉啊!!”
  祝逢春是不会承认的,唐王最看重的两件事。一是律法;二是礼法。恩威并用,律法与礼法并存,此乃他的帝皇之道,任何人想要触及那两条底线,必会受到惩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奏本写的清清楚楚,你还有脸喊冤?”
  祝家四兄弟如此行径,实在妄为人,简直就是人渣败类,长安城怎么有如此丧尽天良的畜生。
  林栋还在奏本上写道,他们竟敢在国子监做出玷污神圣学院的行为来,平常此等所不耻之事定不会少,他们连四品大员的女儿都敢欺凌,何况平常百姓家的儿女,他们又何处伸冤,无奈到头来,只好忍气吞声。
  在结尾处,林栋引用《荀子哀公》篇中的一段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一锅老鼠坏了一锅汤,唐王平生最痛恨那些猪狗不如的杂种。
  “好你个祝逢春,事已明了,一切根本皆由你管教无法而起,你却不知悔改,竟敢污蔑牧王,你该当何罪??”
  “臣冤枉啊,林大人奏本所述皆为他杜撰之言,陛下万不可全信。”
  奏本记述有理有据,自然是假不了。当然,李世民也不会真的相信,毕竟牵扯到当朝二品大员,既然他不承认,拿他也是没有办法,唐王陷入沉思之中。
  袁天罡见之,明白李世民之忧虑,他移动中间来,持玉笏躬身行礼,硕大:“陛下,微臣到有一言,不知当说否?”
  “快快说来!”唐王龙颜大悦,袁天罡站出来解忧排难实在恰到好处。
  “祝大人之前所言,即是孩子们的事情,自然由孩子们解决。”
  此一言,祝逢春连忙点头,他极为赞成袁天罡的说话,由此一来,唐王不再介入,即可大事化小,减轻罪过。
  “天师何意?”
  “祝大人执意坚持祝家四兄弟是冤枉的,而牧王又恰好参与其中,不如由牧王主审此事,陛下隐蔽旁听。一来,可避免衙堂屈打成招之局,公平公正;二来,吾等之人回避后堂,由此旁听,孩子们也少了些许负担,正是锻炼他们的好机会;三来,亦可真相大白,到底谁说谎也能召开天下。”
  唐王思虑片刻,认为此法可行,旋即答应他。
  “如此甚好,朕即刻下旨,任牧王为本案主审,设公堂于国子监晨读大堂,三日后公开审理此案。”
  朝堂之下的激昂博弈,与国子监那份安逸闲的格格不入,大人们面红耳赤喋喋不休,学生们打闹玩笑不亦乐乎。
  此刻,正有三五之人围着李牧尘身边,他们都是李牧尘死忠粉,被李牧尘个人魅力折服,心甘情愿做他的小弟。
  “你们谁知道那祝家四兄弟都怕什么?”李牧尘问道,他之所以那么问,就已经猜到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会被告上朝堂,但他没想到的是,袁天罡保他做了本次案件的主审官。
  其用意有四,之前袁天罡只说了三点。第四点,才是他的核心,让李牧尘于唐王前大展身手,逐步改观唐王对李牧尘的印象。
  “怕女人呗。现在他们见了女人一定自惭形秽,这辈子再也满足不了她们。”有人打趣的说道,讽刺他们四个变成太监,永远不举。
  哈哈!!
  众人皆笑。
  “说实在话,不开玩笑,他们四个有没有特别害怕的,又或者很不想见的东西?”李牧尘问。
  “好像还真有,我听说他们四兄弟特别怕鬼,是非常非常非常怕的那种,甚至他们身边有人提及诸如此类的字眼都会害怕。”
  “大男人怕鬼?没出息。”有人说道。
  每个人都怕鬼,只不过他们害怕的程度更深而已,这算不得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出息。
  课间休息时间,宫里来人了。
  传旨那人正是唐王贴身公公,钱德发,与他已是第二次见面,也算的上老熟人了。
  “牧王李牧尘接旨,………”
  等到他宣布完唐王圣旨后,班级再次沸腾了,李牧尘非但没有受到责备,还晋升主审官,简直给黄字班长脸。
  手里拿着“沉甸甸”地圣旨,李牧尘看着远方,嘴角上撅,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
  “这一次,我不会输给任何人!!”

  明天就是会审“祝家四兄弟”一案的日子,皆是会有诸多旁听的朝堂大官,以及部分国子监学生。
  主审官一职,看似风光无限,实则门道颇多,并非所有人都可胜任于此,是需要一定能力的。
  牧王府“不速之客”,一大清早来到府内,李牧尘还未归来,他倒不客气,在府中闲逛,喝着李牧尘珍藏的黄山太平猴魁茶。
  等李牧尘骑马回府,下人们第一时间告知他,李牧尘不敢耽误,疾步快走,穿越大堂,直奔后花园。
  袁天罡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他们二人见面,没有古人那些繁文缛节,仅以握手表达一切。

  “我该称呼你为‘同类人’呢?还是应该叫你袁天师呢?”李牧尘邀请他坐下,并为他斟茶一杯。
  袁天罡笑道:“都已当了三十多年袁天罡,本名早已忘记,你还是称呼我为天师吧,这个称呼我喜欢。”
  袁天罡穿越到唐朝时间节点比李牧尘早了足足有三十多年,与李牧尘一样,他附身在尚时年轻的袁天罡身上,活了一辈子,说他现代人,他可能会摇头,他早已同化,融入古人。
  “恭敬不如从命。”
  “关于‘主审官’一职,多谢天师美言。”李牧尘举起茶杯,一饮而尽,并说道:“以茶代酒,聊表于心。”
  “他乡遇故知,我不向着你谁还向着你,感激涕零的话就不必多说了,陪我多喝几杯才是王道。”

  袁天罡的感觉,李牧尘或多或少可以理解,他独自一人在唐朝生活了三十多年,其过程无需言多,绝非“坎坷”二字可以形容。当他遇见李牧尘后,他几乎快哭了,千言万语全部寄托在一杯酒中。
  李牧尘吩咐下人拿酒来,上一次大病一场,二人互相知道对方身份,来不及喝两杯,实为遗憾,今天,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喝。
  “天师,今天找我来是为了明天主审‘祝家四兄弟’一事吗?”李牧尘问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