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些年我的真实经历》
第12节

作者: 墩石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02 14:54:00
  喧慌:
  2013年过了正月十五,前面故事提到的钻机石老板给我打电话说今年3月份他有台钻机要在吐鲁番的托克逊县干活,特意说不只是租我的车,还要让我帮他管理,托克逊这边活不多,可能就是两三个钻孔就结束了,他今年要在南疆工地,这边就不过来了,工地干活有机长管,让我开车给工地拉油、买菜买生活,监督钻机取岩芯的质量和安全抓好就行了。于是我成了司机+后勤+监理,哈哈,租车费加月薪,看来做人善良、诚信了,到哪都吃香。

  托克逊县隶属于吐鲁番市,位于吐鲁番盆地西部,东与吐鲁番市高昌区为邻,北与达坂城毗邻,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在内地几乎没人知道托克逊这个地方,但要说起新疆风大到刮翻火车的三十里风区应该很多人知道。
  我再啰嗦几句:中央电视台在广播天气预报时,有时会提到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的风特别强,那么三十里风区在哪里呢,原来兰新铁路上除了百里风区外,还有一个强风区,那就是三十里风区。 它位于吐鲁番到达板城区间,就在托克逊县境内。4—6月几乎天天有较强的风,大风天数有时在一个月中超过15天,三十里风区大风强且出现次数多,是和特殊地形有密切关系的,从乌鲁木齐经达板城到托克逊,是天山的一个谷地,达板城的海拔1103米,翻过达板城后,海拔急剧下降,吐鲁番海拔34米,托克逊海拔0米(全国唯一的海拔“零点”城),而水平距离仅90公里,地形坡度之陡峭可想而知。冷空气在翻过达板城谷口后,顺着地势下滑,势不可阻挡。从达板城到托克逊,有一条白杨河谷,冷空气顺河谷直插托克逊,因而托克逊的风力比吐鲁番又要更强一些。民间流行一句 俗话叫“乌雨托风”,说的是只要乌鲁木齐下雨,托克逊一定会刮大风,这就是说,当西方或北方的冷空气入侵,造成乌鲁木齐下雨,则冷空气向东移过达板城时,必然会造成托克逊的大风。除了地形原因外,这里地面为沙漠戈壁,吸热性强。在冷空气入侵前,地面大量吸热,使得大气密度变小,气温高。而冷空气与此相反,正好是气温低,密度大,两种质量不同的气体,形成鲜明对比,也是风强的另一个原因。

  介绍风的原因是为了让大家感受我们在施工中遇上的一次强风沙尘暴是有多么的可怕。
  天涯论坛里不能发视频,有一段新疆沙尘暴的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让大家从视觉上感受一下,再看后面的故事就联想到我们当时的恐怖画面了。
  日期:2018-05-02 17:54:58
  喧慌:
  就这样我和整个钻探工队共15人,还有炮车(沙漠六驱送水车)、吊车(装卸设备、升起钻塔架)、铲车(沙漠修路)和两大车钻探设备一起开进了沙漠。按老套路,人员分成两班,一班卸钻机设备,安装塔架和钻机;另一班平整场地,搭建帐篷,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然后顺利开工,安全生产。我开车三天出去一趟,往返县城一来回,拉油、买菜、给工人买烟酒和给他们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一切都正常。

  4月底的一天,大概下午六七点,我从有人类居住的地方购物回来正在算账,突然帐篷里灯灭了,也听不见柴油发电机的突突声了(野外钻探用电是柴油机发电,然后顺带给帐篷里接照明电,还能给厨房冰柜供电,如果没有柴油发电机就不用拉柴油了),工地上怎么停了?正想出去看,正上班的带班班长跑了回来,对我说:钻塔架子上面扶钻杆的小王给他喊有沙尘暴过来了,问我怎么办?
  我说:你问我,我问谁,问你们机长去。
  他跑去另一个帐篷去找机长了,我也跑出帐篷,感觉除了风大了一些外,没有任何沙尘暴的迹象,还在想这不是胡说嘛。跑到钻塔架子下面,对着塔上的小王说:你胡说什么,哪有沙尘暴?
  小王说:哥,你快上来看。
  我绑上安全绳,上到塔顶,朝着脸色刷白的小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巨大的,看不见两边宽度的黄色土墙犹如电影中洪水袭来的场面一样向我们这边快速滚动而来,一半是湛蓝的天空,一半是与大地连成一体的土黄色,也算是一个壮观的景色。此时没工夫欣赏了,和小王快速下塔,找到机长(工地施工负责人)问:怎么办?机长是陕西商洛人,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也不知该怎么办。
  我对他说:沙尘暴来的太快,钻塔和钻机顾不上了,人重要,先保命,你让全部的人都拿上铁锹和自己的铺盖,做饭大师傅拿上吃的和矿泉水,你去拿上铁丝跟着走。

  我开上车带着他们跑到一处地势低洼,而且背风的地方,把车停好,指着车后边地面对他们说:快,在这挖坑,三个人挖一个坑,挖好后就钻进去趴下。
  大家开始挖坑,风刮的越来越大,沙尘暴马上就要到来了,我对他们说:在一起的三个人用铁丝把你们从腰上绑成一串趴下,用被褥把自己包上,风里会刮带着石头,再难受也要趴到坑里,不能站起来。
  就这样五个所谓的坑里(其实就是挖了五个槽)趴着15个人,沙尘暴袭来,我用被子紧紧的捂住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飞沙走石“乒乒乓乓”打在车上的声音,接着“哐”的一声,应该是车玻璃被打烂了,然后就是很大“咚”的一声,应该是钻塔架子倒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