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红叶》
第6节

作者: 羊角岩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也巧,就在那个时期,突然地,国家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首先是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三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辞世,这对于曾经相信“红太阳永不落”的这一代知青来讲,简直无异于晴天霹雳。再不久,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集团……
  知青“返城潮”开始出现了。一天,请假回城探了几天亲的田光旭回到知青点,趁人不注意,悄悄地递给虞嘉玲一张纸。虞嘉玲展开一看,原来竟是一张招工表。此时,虞嘉玲的父亲刚刚“解放”,恢复了工作,任夷陵港务局革委会副主任。尽管他对女儿回城的事忧心如焚,却不便找主任田太华提出要一张招工表,在给女儿的多次信中,只是鼓励女儿安心务农,未来一定是有机会回城的。虞嘉玲虽然焦急,但是她是一个懂事的女儿,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从未言语激烈地给父母增加压力。这时,田光旭拿出的这张表,不免让她感到惊诧。

  这张表是怎么回事?你给我?那你呢?
  田光旭看着她,说,我老爸好不容易给我弄到一张表,但是我毕竟是一个男人,我更愿意把机会给你。事情很简单,你填了这张表,你就不再属于黄牛岩知青点了。
  可是,你只有这么一份表,如果你给我了,你就失去机会了。而我,又怎能接受你这份厚礼呢?岂不是要让我愧疚一辈子?

  不,你错了。你在我的眼里,是金枝玉叶,不能在这个地方老呆下去。你也千万不要考虑领了我的情,从而会感到愧疚。不管怎么说,你先回城再说吧!你也不要小看我,我并不会因为给你这张表而向你索取什么——如果不是以爱的名义的话!
  日期:2018-05-06 07:10:12
  每一个字,都撞击着虞嘉玲的心扉。人都是有其自私的一面的,尤其在这个特殊时刻,如果不是因为心中有爱,田光旭没有必要这样舍己为人的。在虞嘉玲的眼里,一直以来,田光旭也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男生,不仅长相俊朗,眉清目秀,而且身为领导干部子女,对人谦和,没有丝毫的特权意识,对虞嘉玲、王艳等女生,更是说话办事都有分寸感。几年来,既满腔热情,又不越规矩,不能不让人叹服。现在,虞嘉玲该如何处理呢?

  虞嘉玲却想到一个人,他就是陈振江。她跟田光旭和陈振江三人都是从小的玩伴,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一直同学,而且她跟陈振江曾经是同桌,很要好,无话不谈。虞嘉玲便想到了把这张表送给陈振江。可是,把表送给陈振江,让他先回城,这又算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让本身应该有机会先走的田光旭留下继续“再教育”?

  虞嘉玲对田光旭说,表还是你填吧,我不要这张表,随你处理了。
  田光旭定神看了看虞嘉玲,你真的不要?
  当然是真的。
  不后悔?
  绝不后悔。
  好吧,我不勉强你。而我也能猜测到你的某些心思。我们把这张表送给陈振江,让他先走?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乐意。而这是因为我有一个私心:这样,我就可以留下来陪你。
  虞嘉玲沉吟半晌,说,好吧,你试试。
  可她心里却想,如果我没有看错人的话,估计陈振江也不会要这张表。
  陈振江在半个月前的一次搞基本建设时脚背上受伤了。他跟田光旭搭对手打炮眼,一个使锤,一个掌钎。在做这种重体力活方面,田光旭比家在农村的陈振江差得太多,陈振江做农活不仅吃得苦,耐力强,而且做起事来很快就适应了,像是老把式。但田光旭总是不服输,做不过陈振江,却爱逞强,这一回是他抢着要轮大锤,他一只手去夺大锤的时候,另一手却把钢钎随意的往陈振江面前扔,钢钎落在了陈振江的脚背上,把他的脚背戮了一个洞。陈振江当时血流不止,额头冒汗,脸色寡白。田光旭吓得不知所措,陈振江则一声不吭,抓了一把土按到伤口上,硬是用土办法止住了血。章朝阳、覃启刚、黄龙津几个男知青才连忙砍了树枝绑成滑杆,把他抬到村赤脚医生那儿……这一段日子他一直打着石膏夹板,睡在床上落不得地。是不是落下残疾还说不定哩。他这种状况,如果有一张招工表,就可以回城了。

  田光旭对陈振江本是有愧意的。他悄悄地把表塞给陈振江,陈振江愣了几秒钟,然后问,你有几张表?你自己也可以回城吗?
  田光旭说,我只有这一张表,但你是我的好兄弟,而且你因我而受了伤,我愿意让给你,我的机会可能比你多。
  陈振江问,那嘉玲呢?
  嘉玲还走不了,她也没有表。
  行,那我们把这张表送给她吧,她是一个女生,不能长期在这吃苦,让她先走。

  我刚从她那里来,跟她讲过。正是她,很关心你,让我把表送给你。
  我很想要这张表,但是我不能这么做,谢谢你,也谢谢嘉玲。
  可你伤了。
  伤了怕什么?总会好起来。伤了,我也不能抢在嘉玲前面回城;再说,你弄到这张表,也该你先回城。
  一张招工表,此时在任何人的眼里,它都是一砣金疙瘩,但是现在在这三个人手中传来传去,竟没有人愿意填这张表。这可真是怪事情。田光旭对虞嘉玲说了这张表在陈振江那里的遭遇,虞嘉玲也颇为感动。
  田光旭叹了口气,望着夷陵城的方向,在心里对父亲说,爸,对不起了,我要浪费一张表了,但是我很高兴。你就原谅不孝的儿子吧,我可能真的要在黄牛岩长期呆下去了。
  他看也不看,随手撕碎了这张表。
  一阵风来,招工表的碎屑,像蝴蝶一样,飘飞到波涛翻涌的江面上……
  日期:2018-05-07 05:37:47

  七位知青一个也没有提前返城,大家又坚持“接受再教育”半年多。陈振江的脚伤慢慢好起来了。那一段时间,阴雨天好像特别多。阴雨天的日子里,大家都不说话,闷在知青点里睡大觉。睡累了,再在床上心气浮躁地看几页书。突然一天,广播里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了。多年后,章朝阳回忆,那次听到恢复高考的广播,就好像有一道光突然射进了他的脑子里面。他立即召开全体知青会议,宣布从现在起,大家全体上阵搞高考复习。全体知青白天上工继续挣工分,晚上集中补习高考所需的文化内容。对于不会做的习题,大家讨论,会做的人进行集中讲解。黄牛岩知青点,正是在章朝阳的带领下,掀起了一个认真学习,互帮互学的热潮,每天大家学习到深夜。由于凑近煤油灯学习,次日每个人的鼻孔里都是黑漆漆的油污。陈振江还写了一首“恢复高考有感”的诗:

  霹雳畅情怀,龙门动地开。
  蹉跎安可道,困窘砺雄才。
  十载凌寒立,山河待我裁。
  雪纷堪对酒,梅萼报春来。

  年底某日,他们紧张而欣奋地走进了夷陵市一中的考场。考场外候考者太多了,简直人头攒动,大家不由感慨十年教育停滞,压制了多少青年人才。一门门功课考下来,章朝阳、陈振江、覃启刚、田光旭、虞嘉玲等几位信心满满,都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分数还没有下来,教育局就组织填写志愿表了。章朝阳按照自己一定要成为大江水运建设者的理想,第一志愿填写了山城交通大学,不久他果然收到了来自该校的入学通知书。虞嘉玲的第一志愿则填写了金陵大学。陈振江、田光旭两位男生也都跟着她填志愿,后来三个人都录取到了金陵,虞嘉玲录的是金陵大学航政管理系,田光旭录在该大学船舶驾驶系,陈振江却略有遗憾地录在金陵交通大学船闸管理系,没能跟虞、田二人录到同一所大学。

  七七级高考,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只录取二十七万人,招生率只有4.9%,而黄牛岩知青点是考出来大学生最多的,四个,而好多的知青点一个也没考上。
  另几位,覃启刚没考上大学,只考了夷陵交通中专,航道专业,三年制的。
  王艳也没考上大学。她在知青点的最后一些日子,陈振军来看望来得似乎更勤了。这时知青点只剩下她和黄龙津两人,陈振军来了便跟黄龙津挤着睡,然后便埋怨王艳,这么孤男寡女的住在这里是何打算?不如请长假在家里复习,以备来年再参加高考。王艳听从了陈振军的建议,回家复习,兼带着恋爱,次年再考时,便顺利地考上了夷陵师专中文系。她倒也很满足,每天晚上都可以回自家住,跟陈振军恋爱也挺方便。

  黄龙津的情况差一点,这次参加高考他差几分,连中专都没考上,不免垂头丧气的,而这成了陈振江的堂妹陈雅曼经常嘲笑他是呆鸟笨鸟的由头。虽然骂他笨,但不妨碍这个已经亭亭玉立的高中生周末回家之前,先要到知青点上玩到天全黑,甚至在黄龙津这儿蹭一餐晚饭再走。这时,知青点上已经只有黄龙津一个人了,他虽是山城人,而且他爸爸黄赤怀是当领导的,出面说句话他的问题就能解决,但他却不屑于采用这种手段“逃”回去,实际上他也不太愿意回他那个有后母的家,他爸寄来的信他也懒得回复。这一时期陈雅曼的蹭饭,实际上就是像小夫妻一样跟黄龙津相对捧碗。而既然天已经全黑了,她必然要说路上害怕,也必然提出要黄龙津送她回家,而且必须要他牵着她的手,以免她会摔跤。半年后,黄龙津考上了海军,去了福建,分配在某军舰上主机班当机务员。临走的前夜,陈雅曼在知青点上留宿,没有回家。黄龙津参军不到一年的时候,他和他所在的军舰开拔到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虽然最终北部湾没有直接爆发战事,但他表现良好,技术过硬,曾在舰队的技术比武中荣立三等功一次。战争结束后,他被选送到海军军事学院学交通管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