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叫我俘虏兵》
第21节

作者: 凌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弟兄们,从今时今日向前追溯,一千九百多年前,西汉名将陈汤北击匈奴,立下不世功勋!在他给汉元帝的上疏中这样写道:‘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弟兄们,这是什么样的气魄?这是兵卷黄沙、驱敌万里的英雄气魄!
  今天,日本鬼子就好比两千年前的匈奴,而我们,就是千千万万个陈汤,我们要让侵略者重新明白一个道理——犯我中华,虽远必诛,杀我同胞,以血还血!”
  “犯我中华、虽远必诛,杀我同胞、以血还血!以血还血!以血还血!”整个操场随着廖高轩强有力的挥手,彻底沸腾了起来。

日期:2009-11-26 16:16:31

  6、
  从团部回政治部驻地的路上,李建华看出曹根的情绪有些不对劲,他明白这是为什么,同时他也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说来,平原县城收编的俘虏必须另眼看待!
  虽然这些人也有着国民党兵的一些恶习,但他们在抗日战场上依旧还是英雄!他们对老部队、对廖豹子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这并不是这一两个月就可以彻底瓦解的。
  如何让这些人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这是一个严肃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而曹根无疑是打开局面的一把钥匙!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天,曹根多少还有些忐忑,但是李建华就完全是推心置腹。过去讲过的那些大道理已经不必在讲了,现在要说的就是一个情字!战友间的兄弟情、兵与民的鱼水情、人与民族的血脉情!李建华觉得,只有这些才是打动一个人的根本!特别是一个像曹根这样热血涌动的好青年。
  李建华毫不忌讳对廖高轩的欣赏,言语间除了赞扬就是深深的惋惜。说到感慨处,曹根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假如能够停止这场内战,您愿意用什么来换?李建华毫不犹豫、正色答道:“生命!”
  “为什么?”
  “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这四万万同胞!”
  这回答让曹根很是震撼,他不知道同样的问题,廖豹子会如何回答。西点军校的培养让廖高轩对各种战役指挥得心应手,但对于这片土地的理解却远远不如眼前这位共产党的政治部主任。
  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永远存留的就只有一样——土地!
  共产党人爱着土地,同样也爱着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单凭这情份,曹根的心理就感慨万分。
  跟着八路走,没错!至于廖高轩,此前的情谊、此后的恩仇不过是沧海一粟,太渺小了……
  李建华和曹根这次谈话的第二天,北顺地区的局势有了新的变化。部队和一直在此地艰难发展的县党委终于建立了联系。一大早,北顺县委的郭路生书记就带着区小队和一部分当地干部赶了过来。

  共产党的干部没有那么多臭规矩,一家人见面自然而又亲切。吃高粱饭抽老旱烟的空档里,郭书记就把当地的情况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而这其中最有价值的一条就是喇嘛洞警署的署长杜正准备起义,投向三十六团。
  “他们现在惟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被清算!”郭书记说完,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高华团长。
  高华没有说话,把头转向了王北风。事实上,对于伪军,高华是不愿意收编的,但这个杜正又的确是个例外。
  高华知道,杜正和汉奸不同,他有着一定的民族骨气,所辖的北顺河东,百姓基本没受日本人的祸害,当地的治安有口皆碑。周边的几伙胡子土匪因为他的原因对河东地区也是秋毫不犯,这巴掌大小的地盘在杜正手里俨然成了一块安生地。因此严格来讲,收编杜正并不存道义上的问题,相反还有着某种正当性。
  王北风沉吟了片刻,说:“老郭啊,杜正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一些。他本人有文化,也有一定的进步思想,但是他手下毕竟还有这么多伪军。对这部分人的收编,我们还是要谨慎一点。那些有问题的,咱不能收!”


日期:2009-11-26 20:53:47

  7、
  王北风的这番话算是给了郭书记一个明确的指示,所谓“有的收、有的不收”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要杜正部放下武器,选择起义、接受整编。
  从三十六团团部出来,郭路生立刻快马加鞭,直奔喇嘛洞警署。
  到了警署之后,郭书记把马交给身后跟来的同志,然后就乐呵呵地朝院子里走。可是刚进一步,他就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警署大院里,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看着自己,有几个兵的脸色甚至已经变得铁青。
  郭书记刚想开口问,这时一个领头儿的排长急匆匆走过来,低声说:“老郭快走!”
  “走?往哪儿走!”郭路生刚问了一句,就听屋子里突然传来一阵不阴不阳的声音:“怎么,杜署长,今天有客人啊!那就赶紧请进来吧!我可不是外人啊!”
  “怎么,老杜这儿有客人?”屋外的郭书记问了一句。

  “这……”排长为难地往身后左右看了看。
  此时院子里一片萧杀之气,几乎每个人都在用力地握着枪杆。
  情况有变!这会儿郭书记也已经看出了门道。
  但是,就这样转身离开吗?他又有些不甘心,毕竟杜正起义这件事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而且话说回来,万一老杜这儿真有什么事,作为朋友自己撒丫子跑了,这就太不够义气了。
  郭路生明白,在东北这白山黑水间,人与人之间要的就是个情分,在那年月,很多事情对错可能难分,但义气却必须得顾!

  所以说,这东北人 “傻”就傻到这儿,奇怪也奇怪到这儿——有时候不讲道理,非得死要个面子。抗日胜利若干年后,直到今天,还有那么一些人爱说东北人软骨头,当顺民、汉奸的多!可话说回来,这事情真得两面看!
  第一,东三省政治背景和关内大有不同!这里是满族龙兴之地,溥仪皇帝的旗号还在,很多守旧的东北人就确实不会反。除此之外,在当时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政治触角在东北伸展得都还不够。虽说中国人抗日的主力军是农民、工人,但要真没有知识分子的大力鼓动,老百姓还能折腾出什么来?弄到最后也很难形成强力的组织网络。

  这第二呢,说出来可就有点儿难听了,抗战这么多年,在东北,汉奸确实是出了不少,但全国知名的那几位还真都不在这儿。
  所以好话坏话说到头,地域之间历史有别、民风有别,有些事情的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下定论的。抗战八年,东北人没闲着!别人不说,就说这郭书记吧,他本身就是东北黑龙江人,十六七岁就参加了抗联,火爆脾气、为人爽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觉得自己不光不能走,而且还得进屋!
  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这个面子,倒什么也他娘不能倒台啊!想到这儿,他把大手往怀里一放,握住自己那支大肚匣子,然后又朝身后的几位同志使了个眼色,接着便大踏步进了杜正的办公室。
  杜正的屋子一里一外,外屋是办公室,和里屋相隔的门上挂着蓝色棉门帘,那是杜正平时小憩的地方。
  一进屋,郭书记就看见杜正沉着脸坐在椅子上。而就在他的对面,一个身穿国民党军服的人正笑呵呵地看着自己,右手则紧握着腰间的枪柄!

  “如果没猜错的话,阁下就是纵横在北顺地界的共产党郭书记吧!久仰啊!”国民党军官阴恻恻地笑道。
  “我操他姥姥的!要坏菜!”郭书记见此情景,心中一惊,顺手就要往外掏枪!
  而坐在椅子上的杜正,这会儿眼睛都直了!心里一个劲儿地说:“老郭啊,老郭,你他妈怎么就这么一根筋呢!让你走你不走,不让你进,你怎么就非要进来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