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4年发生的事》
第40节

作者: 安托万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心里不由得笑了一下:调门一下就上去了哟!各位同胞你们要hold住!
  Tom:我非常钦佩孙先生的个人经历,万给我讲过孙先生的故事,令人敬佩!今天,我又认识了你们在座的各位,我很欣赏你们为企业发展所做的努力,你们都是很称职的经理人、总监。作为投资人,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你们一起交流。我觉得在座的各位都非常有潜力,你们有那么多计划、经验,还有孙先生带给你们的资金实力。关键是,你们还这么年轻,你们还有大好的前途,还有精彩的未来,你们不能仅仅把企业看成一个能挣钱的买卖,你们还应该把企业看成承担社会责任,帮你们实现价值的载体。一年挣一个亿也好,五个亿也好,十个亿也好,但是成为“规则制定者”更好!我愿意用我的经验,帮助你们成为中国网络小贷的“规则制定者”,而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企业。让我们为这个目标,一起努力!

  Tom说的很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的表情和语气都足够真诚,还扫视着每一个人。
  有人试探地鼓掌,看孙总也鼓掌了,中方团队集体热烈鼓掌……
  都快下午两点了,我忙着张罗团队赶紧去吃中午饭,顾不上有感想。
  但是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一幕幕,各种当时一闪来不及细想的感觉纷至沓来,在脑子里横冲直撞。应该说会议很成功,气氛很好,交流也足够多。Tom本质上还是急着催促企业上市,而且提醒企业,要按上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是把“上市”包装成“规则制定者”,确实让人没那么反感。而且,“金钱+权力”的“梦想”特别能击中男人的心。我在心里笑了一下。继而我又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激励团队没错,但是孙总的团队……虽然我对互联网企业融资没有经验,但是对人的经验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并购的消息一出,卖方公司就会人心涣散……Tom这么煽动孙总的团队,也是一种绑架啊……不过话又说回来,投资没有谈妥,投资人这么往外掏干货,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四个字:百感交集。不,喜忧参半?还不准确,说不清了……总之,投行不是机器,也会有感情,我的情感天平始终是倾向孙总的。

  【46】背后的算盘
  不管怎么说,第一天的会议安排算成功,尤其是孙总的团队,本来对美国投资人有隔膜,担心他们不懂中国国情,Tom露了几手以后,大家对美国团队热情多了,两地的尽调都很顺利。
  尽调期间,孙总又拉着Tom吃了好几次饭,由我跟政府关系顾问做翻译。
  毕竟是尽调期,双方能否达成合作还未可知,敏感话题要绕着走。但双方都有迫切的愿望彼此了解,敞开心扉。作为旁观者,能目击这一场大型“谈话艺术”也是很有趣的事。
  比如,孙总请教Tom公司治理结构的事,“治理结构”绝对是个泛上市话题,这个信号Tom自然会抓住。

  作为战略投资者,Tom那小几千万美元也就换几个点股权,你要真把自己当企业的“恩客”也是醉了。贝小姐讲话,“钱也是有品牌”的,融资时要谁的钱不要谁的钱,就像丈母娘选姑爷一样,投资者也要向企业“秀肌肉”。
  就这样,双方各怀目的,孙总问了许多擦边但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Tom以自己的经验作答,趁机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在华尔街的“业缘”、相熟的投行、基金、本身资金实力甚至与SEC的高层、联邦参议院的关系都一一说明。
  这种心照不宣但是又坦诚真挚的谈话效果非常好,虽然两个人有着语言的隔阂,但是到谈话的后期,话题已经进入了双方的家世、经历、包括现在的婚姻家庭等私人领域……做到了灵魂的交流!
  最后,孙总甚至问了Tom对家族企业的看法,尤其是富二代怎么接班的话题……

  说实话,以前在宇宙投行,我没有这么深入地接触企业家、投资者的机会,这些金额很“小”的业务,对我也是大开眼界!以前工作中很多模模糊糊的概念都清晰了。我觉得我对世界的理解都进化了!
  尽调结束后,尽调团队要出报告,他们在我公司加班加点,果然闹的鸡飞狗跳。
  其实这一时期Tom很忙,他带着他的政府关系顾问和公关顾问经常不见踪影,我知道他们曾南下上海,据说是见了另一家网络小贷企业。
  Eddie没那么闲,在北京待了几天就回美国了,说等谈判前再回来。他一走我松口气。摸着良心说,Eddie还是个好老板,一点儿乱都没给我添,跟吉祥物似的就那么待着。
  突然有一天,Tom告诉我,他想借我公司宝地跟S见面。
  我:这里?
  Tom:对,他说他来拜访我。我想不是酒店就是这里,酒店气氛太随意,你这里很好,很方便,咖啡也很好喝。你允许吗?
  我:当然。我的荣幸。我来安排一下。
  S,著名投资人、中国互联网界大佬,来我们公司,蓬荜生辉了。我都怕Joel会冲上去求合影。还有,人家的商业会晤,为了避嫌,我巧妙安排了大家都外出,包括我自己。
  没想到,临下班时间,公关经理给我打电话,让我X点X分到某饭店跟Tom、S一起晚饭。
  啊!有钱人总是气派很大……敬陪末座,我的荣幸。
  S辈分比我高,很早就回国负责外资投行的中国业务了。据说跟Tom相识于本世纪初。S有着南方人的温和,说话很严谨,也很客气。吃饭期间贡献了一些中国互联网界的段子,主要集中在创业者的“不靠谱”,S说初代互联网创业者大多是海归,规则意识很强,现在的创业者,都很“生猛”。我感觉这不是好话。
  饭后发生了很中国特色的一幕:S和Tom争着付账。最后S赢了。

  以后我是不是可以出去说:S请我吃过饭?
  S走后,Tom主动邀请我去酒吧,向我通报了下当天的会面。
  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
  1.S肯定了网络小贷,认为是个非常挣钱的行业,而且给杠杆就能放大。
  2.S并不想涉足这个领域。
  3.可以为Tom介绍项目、介绍其他投资人共襄盛举。
  我:他不想投资,顾虑是什么?
  Tom:他认为网络小贷的社会评价太差,担心影响他的美誉。而且他也劝我要小心,怕投资的企业在美国惹上官司。
  我:官司是指?
  Tom:主要是担心企业经营中发生丑闻,触发美国法律,你知道,“长臂管辖”加上美国证券业律师的本事……可能会把公司搞垮。
  我:哦……其实VIE的中国实体和美国上市公司之间的法律联结,是否符合“长臂管辖”的“最低联结”原则,在法律上还有争辩的余地,我记得没有什么判例……
  Tom:这个我得问问律师。
  其实我心里还有一个疑问,但是没好意思说,公关经理替我说了:但是投资人只要投资退出了,公司后面怎么样无须负责,对吧?
  Tom没直接回答,他的政府关系顾问解读了一句:S现在是中国投资界的大人物,可能有他政治上的顾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