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的变革经历》
第53节作者:
青原樵夫 11月,对工资制度重新进行修正,制订《工时效率管理办法》,取消数量奖、品质奖和超产奖,一律改为奖励工时,只有良品数高于定额的才有奖励,低于定额的则扣工时,禁止主管领班随意要求生产工程师更改工时定额,并加大执行力度,要求成本会计和行政人资部每周对每个车间进行随机抽查一次。新进员工也定任务,第一个月完成定额的60%,第二个月80%,第三个月和老员工一样。
12月1日,新的《工时效率管理办法》出台,这次吸取经验教训,公司、部门经理和主管对员工进行了多次培训,让员工明白这是一个利己利公司的双赢制度。对于淡季,可以保证员工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起到稳定员工的作用,到了旺季,可以激励他们多做产量。12月的产值和11月差不多,但工资降低了近3万元,1月份,又有下降,说明这个制度开始起作用了。
根据下半年从8月旺到过年的判断,公司在8月份完成了新的管理架构的搭建,主管、工程师基本都到位了,公司工程师的人数就增加了近10个,还有新增了一些主管,员工人数在8月也增加到420人,准备在年底突破500万的月产值目标。
9月份开始进入淡季,初期大家都以为只是暂时的,没想到10月之后继续变淡,到11月仍没有复苏的迹象,大家才明白今年和以往不一样了。
为了迎接下半年的旺季,8、9月份招聘了大量的管理技术人员,而且进行了工资改革,现在突然变淡,在9、10月,因为根据以前的经验,林总和李卫还不敢准确判断是真正的淡季来到了还是偶然性的订单减少,直到11月份材料大涨整个行业萧条,才确定逆市到来了。虽然12月份其他同行企业进行裁员,但李卫不打算裁员,让员工自然流失,因为2月份开始变旺,如果一旺,到时招人难招,员工又不熟练,而且一裁员,也会伤害从上到下的心,大家还是勒紧裤带熬过这两三个月,除非实在熬不过去才裁员。但是不裁员,整个管理成本下半年就变高了。
既然外部形势发生了变化,李卫打算今年不赚钱,筹备培训好人才,维持好客户关系,一切为明年而准备。
公司7月份订购的这些新设备8月份都到了,每个月供机款多了二十多万(公司的设备都是分期付款购买,分三年供完,即2005年还在供2003、2004年的设备),招聘的经理、主管、工程师每月工资比以前多了10万,加上工资改革,新租的厂房装修花了三十多万,每个月租金和电费都增加了好几万。一下子,管理成本每个月除了供机款都增加了近20万。如果下半年是旺季,这些管理成本很容易被消化,因为如果有订单,购买新设备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订单,但突然变淡,设备却闲置,管理成本自然上升。11月开始,林总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1月初,林总看了财务报表,下半年管理人员工资比以前增加了近10万,多次对李卫进行指责。
12月,公司接了一个澳门贸易公司Bluechip公司的订单,这种产品利风2004年也生产过,以前是为一家裕成银的客户加工的,这两家客户的终端客户都是美国一家知名的运动器材公司,利风有现成的模具。Bluechip公司下的单量较大,将近200万,分两个月交完。林总很开心,在签合同之前,李卫提醒林总几次,和新的贸易公司做生意必须收取20%~30%的订金,林总觉得没关系,因为他认为这种产品小,可以一出六件,而且材料成本不高,风险不大。李卫看到林总这么有信心,也就没有坚持了。
没想到,总共30万套的订单,生产了将近20万套,交货都交了10万套,Bluechip的美国客户说有一个小齿轮和图纸尺寸不符,拒绝收货。这下,Bluechip和利风都很紧张了,因为Bluechip公司已经给利风确认过样品了,经过多次沟通,Bluechip将货送到市测量公证机构进行耐磨测试,证明这个尺寸不会影响安全,但美国方面还是不接受。这样一来,生产了20万套的货就得报废,送到Bluechip公司的10万套货还要拆下来,利风这边的货还得报废处理。经过Bluechip公司和利风协商,双方都有责任,各承担一半,送过去的货他们负责,但要扣10%的款,利风这边的成品自行报废,货必须尽快补齐。
1月和2月,利风拼尽全力补货,但模具铸造了快5万次,寿命快到了,模具已经开始老化,开新模又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品质经常出问题,生产得非常辛苦,而且,经过这次事件后,Bluechip公司对货物检验得又非常严格,非常轻微的也退货。本来下半年就是淡季,经过这一事件,利风亏损材料、人工等不下于70万,公司的现金流就比较紧张了。
12月份和1月份,立诚公司拉来10多套模具,他们的产品价格都是按以前13500/吨给客户报的价,而且品质标准又不清晰,都属于垃圾单,做一个亏一个。
这边,利风拼命补Bluechip公司的货,但Bluechip公司品质卡得非常严苛,退货非常多,每个月退货几十万,基本上都是这家公司的退货,而且,因为补货进度不够,Bluechip公司的款也就拖延。这样,公司的现金流则比较紧张了,有时甚至低于100万,最低时甚至跌至80万左右。原来营销部贺经理在任时,回款率从以前的90%跌至70%多,现在加上Bluechip公司的款又拖延,马副总又监管营销这一块,本来马副总做事就比较懒散拖塌,这样一来回款率更是不足70%,付款比回款还高。
淡旺季的变化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新管理体系的适应期,Bluechip事件,立诚转来的一些烂单,加上伏特狮的审核,12月至2月,把李卫好好地折腾了一番。
下半年铝料的持续上涨,给一些中小企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李卫和林总在上半年就聊过原材料涨价一事,上半年钢铁等原材料涨价,而锌、铝等不涨价,所以预计下半年铝料有可能会涨,但到底什么时候涨会涨多少,谁也不清楚。结果10月初一涨价,马上购买了两个月的期货,11月又购买了两个月的期货。一些中小企业受不了这种购销倒挂现象以致亏损倒闭。有些企业看到铝料涨了两三个月,一是企业顶不住资金压力,二是估计也涨到头了,于是在12月份进行调价,结果12月后继续上涨,这些企业不可能对客户隔一个月又调一次价,结果有苦说不出。虽然10月、11月利风购买期货时价格也上涨了一定幅度,成本也增加了,但毕竟不像其他企业一样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利风有了这两次期货的缓冲,可以使调价往后延迟,但到了年底也顶不住了,于是在2月份统一进行调价。铝料的涨价通过两次期货的缓冲,利风总算减缓了这种风险,但整个行业的逆市,却不是一家企业可以扭转过来。行业的冬天就看谁准备好了棉衣,谁有棉衣过冬熬过去了,谁就是赢家,没有棉衣的,只有等着冻死了。
下半年铝料上涨,成本高企,李卫要求生产工程部门对主要产品的铝料配比进行分析,原来很多产品是用原铝料的,或者用原铝料的比例过高,而实际上很多产品可以搭配较多比例的回收料(也就是水口料,即铸造出产品不合格后报废重新熔化的铝料)。生产工程师根据主要的产品进行分析,发现有一些产品根本不需要用全原料,或者有些产品的全原料比例过高,他们根据产品一一制订新的搭配比例。PMC部门根据铸造车间的报废回炉品,经过喷油电镀加工的报废回炉品,以及一些铝渣滓,分成一级水口料、二级水口料和三级水口料,经检测,一二级水口料成分除某种元素比例稍高点,其他和原料没多大区别,三级水口料则送到外厂重新精炼成原料。PMC部专门编制三级文件《铝料管理规范》进行控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